湖北省鄂州市聚焦为基层减负赋能,进一步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努力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
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一是在乡镇(街道)统一设立党建工作办公室,全面承担区域内纪检、宣传、工青妇等工作,实现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二是突出基层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梳理细化乡镇(街道)党委及政府主要职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组织建设、公共服务管理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上来。
完善组织架构,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一是优化机构人员配置。乡镇、街道分别按“六办二中心”和“六办三中心”设置组织架构,搭建“6+N”岗位框架体系,划分重点岗位、普通岗位、派驻岗位等岗位类型,统筹使用各类人员。二是确保基层事情有人办。一方面,推动编制向基层倾斜,市区两级共计下放事业编制335名,每个乡镇事业编制数提升近50%、街道提升近1倍。另一方面,建立乡镇(街道)与派驻机构的协调机制,明确乡镇(街道)党委统筹指挥权、考核管理权、任免建议权等,为乡镇(街道)履职提供有力支撑。
赋权增能减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一是依法精准赋权。在城镇管理、环境卫生、民生保障等领域,赋予基层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权限。二是制定履职事项清单。列明全市乡镇(街道)基本履职事项中共性事项和本地特色个性事项,明确配合履职具体责任。对与乡镇(街道)工作没有直接关联的、乡镇(街道)无力承担的、长期空转的事项做到应收尽收。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治理重心下移。一是深化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设立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综合服务,将便民服务向村(社区)延伸,提供初审、约办等代办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难办事”问题。二是将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村(居)代办点接入政务服务系统,打造集申请提交、网上办事、电子证照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镇街前台综合受理、业务局分类审批、党群服务中心统一出件”。(拟稿人:杜泽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