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简政放权 把企业的负担减下来

时间: 2015-12-03 11:38 来源: 陕西日报

全面深化改革浪潮席卷神州大地近两年来,陕西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用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数据诠释着“释放改革红利”的魅力。据统计,今年陕西企业负担指数降幅0.324,为全国最大。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项全国之最?

省级行政许可项目减少超三分之二

近日,西安市卓顶文化传播公司的小苏告诉记者,因为公司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今年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半征收。小苏高兴地说:“今年预计只需要缴纳不到1万元,这真是收到了大红包。”

今年元月至2017年底,西安市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标准将从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凡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的西安市小微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是自陕西实施“营改增”以来的又一次减税改革举措。据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统计,西安“营改增”实施两年来,46.4%的企业享受到减税实惠。

税减少的同时,手续也简便了。在西安东郊经营汽车用品公司的张先生,对几天就办到公司证照的“神速”非常满意。企业申办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办结时限,由过去的30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他说,今年实行“三证合一”,开公司再也不用“跑断腿”,真正方便了他们这样的私企。

商事制度改革,是正在全面推行的陕西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2月,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使陕西省行政审批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经过六批次清理,省级行政许可项目由1056项减少到386项,超过三分之二。许多企业投资、资格认定、评比达标项目被取消或下放,企业和群众开展经济活动少了很多门槛限制和审批手续,发展和创新创造的热情与活力得到释放。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3.53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7.90%,在全国排第17位。

宽进严管 防止一放了之

政府简政放权,但不能当“甩手掌柜”。既要放好,更要管好。放权以后,在运行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新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指导和监管,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

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后,我省各部门和市、县政府的职能和工作方式正在由审批型向监管型、服务型转变,探索实现宽进与严管有机结合的具体办法。

省发改委专门制定了《关于优化行政审批工作流程的意见》,成为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的创新之举。对于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从审批要件、时限、方式、程序等方面逐项提出优化简化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并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清单以外的审批事项不再审批。

省质监局与省发改委联合,建立“2+N”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机制,已在42家省级服务业标准化企业开始试点,推动了陕西服务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省质监局发挥计量的重要技术保障作用,为产业发展服务。今年上半年,我省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60项,提升全省食品安全、环境空气等领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填补了西北空白,并培育诚信计量承诺示范单位855家。

市场监管的力度逐步加大,成效较为明显,查处假冒伪劣商品、食品安全事件的力度加大。仅今年上半年,全省车用汽柴油、建材、电梯等7大领域质量监督执法检查中,查处立案案件1260余起,涉案货值2300余万元,有效打击了各类质量违法行为;全省查处食品药品安全案件5991起,捣毁食品药品违法窝点49个,市场环境趋向好转,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简政放权期待提高“含金量”

尽管我省简政放权取得了实效,但仍然存在和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和要求的差距仍然较大。

一些企业反映,尽管简政放权已使其受益,但在地方上仍存在落实不到位、变相保留的问题,甚至存在着明放暗不放、换汤不换药等现象。因此,企业对政策仍有期待。

 因此,我省巩固成果、防止反弹的任务更加艰巨。对此,省编办工作人员表示,对已经明确取消、下放和承接的审批事项,我省将逐事项、全链条落实到具体环节、具体单位、具体人员。严格执行纪律,坚决纠正名实不符、变相变通、截流附加以及“放责不放权”等现象,对典型问题将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同时,坚持上下联动、协同推进,重点是健全、完善、规范市县镇特别是县镇服务大厅,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人民群众能够真切感受到改革的成效和好处。下决心清理社会组织承担的审批、收费事项,能取消的坚决予以取消,集中治理中介组织中存在的各种乱象。

此外,我省将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并根据省级部门和市、县、镇、开发区的不同特点,探索创新更为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内“自贸区”模式和做法,实现体制机制的新突破。(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