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按照《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要求,深入推进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提高部门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促进机构编制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内部监管,将监督检查贯穿机构编制工作全流程。优化内部程序,严格按照《条例》中“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四个环节,并按照事项办理权限,按程序提交室务会、县委编委会议研究,确保机构编制事项符合我县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内部沟通,完善业务办理流程,加强股室间沟通和协调配合,确保业务办理的无缝衔接,编制股受理机构编制业务进行事前沟通、初审、提会、行文,事业单位登记中心根据发文在接到相关单位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业务的办理,督查股3个工作日内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维护更新,1个月内跟进调整事项落实情况,确保机构编制事项发挥实效。
强化对外监督,将监督检查覆盖机构编制工作全范围。积极开展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和权责清单动态调整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指导各部门对“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职责配置及运行情况、部门间协作配合情况、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情况、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情况、机构编制纪律执行情况等六个方面开展自查自评,深入县市场监管局等7个部门进行实地督查,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时限;扎实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效益评估,对县卫健局等3个部门及所属5个事业单位实施评估;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报告制度的通知》,明确55个单位(部门、镇)机构编制报告主体、内容、程序和时间等相关要求,提高报告科学性、规范性;加强与巡察、审计机构协同联动,将机构编制事项纳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梳理问题线索,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要求。
强化成果运用,充分发挥机构编制使用效益。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编制统筹使用的重要依据,根据监督检查情况,先后为县发改局增加编制3名,为县招商服务中心增加编制2名,优化调整县教体和科技局内设机构设置,动态调整教职工编制,组织调研出台《汉阴县加强和优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编制人事管理的六条措施》,推进医疗卫生人才统筹使用。按照“编制总量不变、盘活空闲编制、动态周转使用”的思路,建立事业单位人才编制周转池,专门用于解决超编问题及补充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加强跟踪管理,建立机构编制事项推进落实工作台账,实行“挂号建账、限期销账”的管理模式,对限期内未落实机构编制事项的相关部门(单位),采取约谈、下发整改通知书等方式,督促其加快工作进度、有效推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