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0日,全省市级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各地市委、市政府的负责同志、市委组织部、编办和人事局的负责同志和省级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近1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市及时汇报市级机构改革的进展情况。截止10月18日,各地市分别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先后报来了在全省工作大会后本地市机构改革的进展情况。从本期开始,陆续印发各地改革情况,以资借鉴。
全省市级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后,各地认真贯彻全省会议精神,稳步有序地展开了市级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
一、汇报会议精神,提出贯彻意见
各市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了全省市级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安东、丕善、治邦同志的重要讲话,密切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意见。宝鸡市作出了整体规划、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分步实施的总体安排。渭南、铜川编办还向全体同志传达了省上会议精神,组织大家认真学习讨论了领导讲话和省上文件,明确了任务,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
二、加强领导,落实人员
各市都参照省上做法成立了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基本上都是编委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监察局)、政府办、人事局、财政局、编办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组员,办公室设在市编办。咸阳市机改办下设三个组,即:综合组,负责领导讲话、制定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人员分流组,负责制定人员分流意见和具体实施意见;人员定岗组,负责制定职位设置、竞争上岗实施意见和具体实施工作。商洛机改办下设“三定”规定审核、综合、信息管理三个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机构改革工作,为机改提供了有力体障。各市基本上都落实了办公经费、设备和地点,抽调了必要的工作人员。宝鸡还对抽调人员进行了一天的学习培训。
三、制定配套政策,严明改革纪律
各市都基本明确了组织、人事、编制、财政、审计、纪检(监察)、档案等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研究制定机构改革的配套政策。安康、商洛已拟定了十几个配套政策待研究下发。宝鸡、商洛组织部门开始初拟部门领导班子组成人选并开始考察。榆林同时抓了乡镇区划调整,清理临时人员。渭南、铜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待有关会议最后研究决定。咸阳、榆林、延安等市正在加快进行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力争月底结束。商洛为做好分流人员工作,成立了“商洛地区机关分流人员管理中心”,牌子挂在地区人才市场,准备各部门分流人员在与机关脱钩后,交该中心管理。渭南市宣布冻结人员编制,强调了机改期间的保密纪律。汉中市编办与纪委、组织部、人事局、财政局联合起草了加强纪律的文件,即将下发。安康市下发了严明纪律和冻结人员编制两个文件。
四、修改完善方案,及时沟通意见
根据省上会议精神和市上研究意见,按照陕发[2001]22号文件,对原草拟的机改方案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和修改完善。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利用多种渠道与省编办进行协商、讨论,遇到不明确的政策及时请示省编办。西安、渭南、宝鸡、咸阳分别来人与省编办就方案中的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
五、周密安排,扎实工作
按照省上年底前完成市级机改任务的要求,提出了机构改革的日程安排,落实了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宝鸡、商洛分四个阶段进行,铜川分三个阶段进行,安康分五个阶段进行。汉中、咸阳制定了日程进度表,规定了时间,明确了主要工作内容,落实了负责(牵头)单位。西安、铜川积极做好市级机构改革动员大会的筹备工作。榆林分四组着手研究拟定26个部门的“三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