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鸡市对标习总书记对陕追赶超越的科学定位,将县域园区作为追赶超越的主战场,不断创新园区管理体制,高点定位,跨越突破,挺起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脊梁。
以产设园,启动县域经济新引擎
宝鸡市委、市政府紧扣国务院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确定了“加速园区集聚、产城融合,建成一批新型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名县和特色农业大县”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各县区结合各自发展特色,整合区域内产业集群,加大工业和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市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按照中央编办关于加大各类开发区调研力度、提出解决相关问题意见建议的安排部署,提前安排,抓早动快,坚持“精简、高效、统一”原则,按照“科学合理”的要求,在全面梳理调研全市50个县域园区的基础上,逐步调整理顺了条件成熟的15个县域园区管理机构。调整后,各县区已按规定程序审批成立的园区管理机构共27个,其中涉及工业的园区13个、自然保护区8个、旅游产业园区5个、综合改革实验区1个。工业和旅游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占全市县域园区管理机构数量的67%,工业和旅游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全市县域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面积57.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988户,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952.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9.26%。凤翔县、扶风县、眉县、麟游县等县的工业和旅游产业园区对县财政的税收贡献达到了80%以上。
一区多园,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
工业和旅游产业园区的兴起,已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园区在快速建设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体制不顺、布局不合理、园区管理运行效率不高,招商难、融资难、建设项目进度缓慢、省级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市编办深入凤翔、眉县、麟游等县,就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开展了系统调研,在反复沟通的基础上,提出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原则,在凤翔县、眉县实施“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以凤翔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核心,将凤翔县县域内长青工业园、西凤酒工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作为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的分园区管理;整合眉县科技工业园区与常兴省级重点示范镇资源,组建眉县科技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管理霸王河工业区、砖机产业园、纺织工业园三个园区。
“一区多园”管理体制的形成,让“多园”享受省级开发区扶持政策,在县域范围内形成了全域互动、相得益彰、竞相发展的态势。
园镇融合,打造脱贫攻坚新支点
“以产设园”“一区多园”的园区设置模式,对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起到了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宝鸡市针对园区设在镇域这一实际,对于整体规划位于一个镇域范围内的园区,将其管理机构与驻地镇合二为一,融合发展,以镇为依托,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对于跨镇域规划的园区,通过镇领导在园区内兼职的模式促进园镇融合发展。融合后,园区管委会与镇分工合作、各有侧重地负责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务,为脱贫攻坚工作和城镇化发展找准着力点。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宝鸡市委、市政府以工业和旅游产业园区为产业脱贫的新支点,在移民安置点选址上坚持“三靠近”(靠近现有城镇、靠近工业园区、靠近商贸市场)原则,最大限度吸纳贫困人口到园区从事生产服务,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脱贫致富,截止2016年底,全市县域园区解决就业14.37万人,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23万人。
与此同时,工业园区成为各县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比如,通过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蔡家坡镇机构、领导班子、事权审批、人事管理、产业与城镇发展的系列深度融合,蔡家坡已发展成为陕西规模最大的建制镇、西北地区第一人口大镇,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同比增长14%,居宝鸡市乡镇首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51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334元,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5%,道路绿化率100%,实现了从经济发达镇到小城市的跨越。凤翔县提出“工业兴镇、园区兴镇”发展思路,园区所在的长青镇、陈村镇和柳林镇,其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道路绿化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在全县12个镇中均排名前列。旅游产业园区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比如,太白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代管眉县汤峪和营头两个镇,其综合服务配套功能的健全,推动了两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在旅游业的带动下,镇内拥有宾馆23家,其中三星级2家、二星级4家,各类旅游、娱乐场所25处,接待床位7000余张,从业人员1.1万余人,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通过改革和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宝鸡县域园区转型升级全面提速,园区功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将园区建成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奠定了牢固基础,迈出了探索园区发展新路径、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