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咸阳兴平市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后台运作、受办分离、电子监察、限时办结、统一发证”审批模式,积极实施“四个一”便民审批工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了“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条块分割”向“整体联动”转变、“群众来回跑”向“部门协同办”转变,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投资环境更加优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首先,拓宽服务职能,实现“一站式”整合。一是着眼于“大厅之外无审批”,全面梳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一方面围绕“厅外整合”,推动各个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另一方面围绕“厅内整合”,推动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避免了群众“来回跑”。目前,大厅内可办理25个部门的197个审批事项、15个部门的66项便民服务事项。二是窗前窗后同步服务。整合开设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三个板块及政务综合审批区 “全能岗”,实行分板块综合受理,由“依机构设窗”变为“依事项设窗”,优化行政资源,改善闲忙不均的现状。同时,在窗口外安排14名帮办人员 “手把手”协助引导群众进行填表申报,并设置饮水休息、免费复印等人性化服务。三是线上线下同步审批。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需集体会议审批的事项以外,其余审批事项由“综合窗口”进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实现了政务中心与各部门的互联互通,也使群众反复跑转为“最多跑一次”。另外,逐步实现群众在家“点点鼠标申报、全程网上办理、证照快递到家”的全程网办模式过渡,做到“一趟不用跑”。
其次,坚持受审分离,实现“一窗口”对外。全面推行“综合窗口”模式,着力构建受理在窗口、审批在部门的格局,实现部门利益归零。一是审批后台化。推行“内转外不转”,审批事项由综合窗口初审受理申报材料后,依托网上系统交由相关部门单位办理,办结后送交发件窗口,统一发放给申请人,最大程度避免工作人员在各个审批环节打卡设坝。二是报件清单化。兴平严格落实事项申报材料一次性告知制度,所需提交资料全部“一表式”呈现,严禁出现“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等模糊要求,对于需要查看现场的审批事项,需将办理结果当场签单交办事群众;三是运行备案化。坚持审批全程留痕,对所有申报材料纸质、电子档并行存档,退件说明及审批签章均“只读式”保存,一旦出现变通式审批,可以追责具体环节的具体责任人,对权力寻租现象形成震慑。
再次,推动流程再造,实现“一张网”审批。把原本分散各部门的审批事项进行连接整合,倒逼“审批流程再造”,从机制体制上清除群众“跑断腿”的根源。一是信息联通。通过数据共享与业务交换平台,让智慧政务、智慧公安、智慧税务、智慧医疗等子项目实现“建一个平台、管理整个城市”。二是证件联用。兴平市逐项梳理基本流程和办事依据,简化无谓证明和烦琐手续,由办事群众对证件真实性负责、窗口人员对证件完整性负责、后台人员对证件进行审核,跨部门、跨行业互认共享证明信息。三是审批联动。对涉及招商项目、重大事项、重要许可审批服务项目,由原串联审批改为相关事项主管单位为牵头部门,涉及部门为并联审批部门,按照“统一受理、提前介入、同步审查、信息共享”实行并联审批和会议联审,使办事群众走出以往申报材料互为前置、互为证明的“死循环”。
最后,打造阳光政务,实现“一体化”监督。兴平依托电子监察评价系统,对各个审批环节全程监督,倒逼环节提速优化。一是全程督办。严格实行限时办结,按照法定审批时限的三分之二对总时长进行压缩,合理划定各个环节用时,创新开启“逾期不审免签通过”模式,从制度层面杜绝拖延现象。同时,全面推行短信提醒制度,在每一个办理环节,信息平台都会短信督促办理人员按时办结,逾期进行追责。二是窗口服务全程监察。通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每个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进行实时监督,使政务服务更加阳光透明,对违反行政审批相关规定、失职渎职的经办人员,按照《兴平市行政审批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另外,在政务大厅严格实行“AB”岗制度,A岗是常设政务窗口服务人员,B岗是临时接替A岗的窗口人员,由政务服务中心出据考核结果与“AB”岗人员津补贴挂钩。三是群众评价全程跟进。一方面在所有入驻的窗口单位全部安装电子评价器,群众可通过电脑、微信随时查询审批进展情况,对问题进行投诉;另一方面对各系统网上投诉平台进行公示,让群众直接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使各项受理审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