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渭南市委编办积极开展督查评估问效工作。集中一个半月时间,对市本级33个涉改部门及其所属98个事业单位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系统评估、客观问效、跟踪整改,推动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落。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数易其稿完善方案,由3名班子成员轮流带队,抽调各科室业务骨干成立专项督查组。明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问题导向、数据为重”四项督查原则,督查分工细致明确,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
二是明确范围,突出重点。对市本级131个部门单位2019年以来所有涉改事项进行地毯式督查,根据改革方案及各部门涉改事项,逐单位确定督查评估框架和重点。实地查看党政机构组建、职责划转、事业单位改革、“三定”规定执行、机构编制文件执行、实名制管理、法人登记等7方面内容落实情况,实现了对象全覆盖、内容无遗漏、评估系统化。
三是严督实导,程序规范。通过听取汇报、座谈问询,实地核查门牌、查阅人员花名册、工作计划、会议记录、相关文件,查验实名制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核对《机构编制实名管理手册》等多种方式,客观全面评估改革任务落实情况。高度重视数据信息,重点调查采集核实能够反映工作实际的量化指标和有关数据,做到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
四是跟踪整改,务求实效。对发现的个性问题,当场列出清单及整改建议,明确整改要求及时限,要求限期报送整改结果。涉及多部门的整改事项,明确牵头部门主责。对于未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的单位第一时间下发督办单,确保真督实查、真查实改。督查共发现问题7类46项,截止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结束后认真梳理总结,逐单位形成评估报告,为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提供一手资料,为今后开展督查评估积累经验。
五是宣传政策,巩固成效。积极向部门单位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机构编制相关政策,引导领导干部强化“编制就是法制”的意识,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认真听取各部门意见建议,共同从体制机制、管理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客观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为各部门提供优化管理流程、转变履职方式的思路建议,主动延伸服务链条,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2021年,市委编办还将主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沟通,探索日常监督+专项督查、自主监督+联合督查、督促落实+法治宣传等督查模式,通过建立纵横贯通、多点联动、宣教并重、一体协同的督查机制,促进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为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