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两权”下放    强化便民服务

时间: 2017-05-23 09:40 来源: 城固县编办

2015年以来,城固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省级重点示范镇柳林镇和市级重点镇桔园镇开展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他们紧紧围绕事权财权下放,强化便民服务,稳步推进重点示范镇改革试点,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了试点镇政府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入调研,理顺关系。为使改革更贴近实际,各项工作稳步衔接,城固县在调查研究上力求深入,确保基础情况掌握更加真实。组织人员多次深入柳林、桔园两镇实地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县委、县政府部门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着力从理顺县级部门与试点镇间的关系入手,找准新型城镇化、镇村综合改革、县级政府机构改革间的衔接点,为重点镇改革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征求各部门、乡镇意见、建议,确保改革方案制定更加科学。认真学习借鉴南郑县大河坎镇的有益做法,加强与其他县区的沟通交流。加强调研,反复讨论、不断完善,形成了《城固县柳林等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

三是精心组织,稳妥推进。一是下放管理权限。及时组织召开了重点镇机构改革工作推进会,现场宣读《城固县柳林等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组织事权下放部门与柳林镇、桔园镇现场签订职权下放授权委托书。将县政府承担的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或由试点镇政府实施更为方便有效的24项审批事项,交由试点镇政府组织实施,赋予试点镇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事业等方面一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充分发挥镇政府就近管理、便民服务的优势。二是改革财政体制。在适当调整县与试点镇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的基础上,对试点镇财政管理体制采取“核定基数、比例分成,自收自支、激励发展”的模式,通过划分收入范围、支出范围、核定基数等方式不断激励试点镇自身经济发展。

四是加强督查,确保成效。将改革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各部门下放事权落实情况逐一进行各项督查,并将县级相关部门与两镇分别签订的《授权委托书》报县法制办备案。同时,把试点工作列入相关部门和对试点镇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对改革试点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妥善化解,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平稳展开。

通过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为城固县重点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和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部门管理权限下放。在重点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核心是扩权强镇,关键是事权下放。经过充分协商沟通,并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和市编委审核,将8个部门24项涉及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以签订授权委托书形式下放到试点镇政府,理顺了镇域范围内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镇规划、经济发展等条块关系。

二是建立了新的财政管理体制。采取“核定基数、比例分成,自收自支、激励发展”的模式,赋予镇级财政支出权限,增强镇级财政收支功能。将县级专项资金尽可能向试点镇倾斜,试点镇结合实际和资金使用方向,对上级各项专项资金分类整合、捆绑使用,集中财力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便民服务中心不断发挥作用。通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把镇政府和驻镇单位行使的审批权和公共服务事项一律进入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强化公共服务,优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规范服务内容,提升了服务质量,提高了行政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