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安康市>
汉滨区恒口高级中学
汉滨区恒口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4-02 18:31
单位名称
汉滨区恒口高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汉滨区恒口镇二中巷104号
法定代表人
陈君
开办资金
29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19.74万元
2637.2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7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教学质量稳中有进。一是常抓教风建设,校领导带头坚持推门听课,开展巡课50余次,教风得到有效转变;二是加强学风建设,本学期通过赴西安及成都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励志教育、心理团辅、中高考誓师大会、送考活动等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三是稳抓中高考复习备考,高度重视毕业年级考试分析,及时调整备考教学策略,2024年高考、中考成绩比往年均有所提高。(二)教研能力有新提升。一是以培促学,扎实开展教师培训。组织280余人次参加线上线下培训16次,寒假暑假赴陕西师大进行“三新”培训共计118人次;二是以赛促教,成功举办青年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公开课60余节,邀请专家名师指导青年教师公开课40余人次;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市区级评选活动,多名教师获奖;三是以备促改,学校深入开展与成都七中云上高中教研,与陕西教育研究学会开展“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教学实践的全域集体备课,累计完成各类集体备课活动32次;四是以研促成,扎实开展学科领域专题研究。顺利完成2023年市级课题结题12个,成功申报2024年市级课题14个、区级课题8个。(三)改革创新有新起色。一是扎实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通过学习借鉴湖北、四川、江浙等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改革模式,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实践,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扎实开展“三名”工程建设,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12人获得区级教学能手,3人获得市级教学能手评选资格;三是集团化办学务实有效。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参与安康中学集团校的教学研讨活动,借鉴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有效提升了本校的教研教学水平。(四)体艺特色有新突破。举办了2024年春季运动会暨科技节,建设了15个多样化的学生团队。在2024年安康市青少年(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荣获男子甲组团体第三名,在全区青少年足球联赛中获得15岁以下(初中)男子组冠军;学校被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五)德育安全有效加强。一是持续擦亮“爱・恒”德育品牌。坚持每周对纪律、卫生优秀班级进行表彰,每月进行“爱恒骄子”评选表彰,对班主任进行量化考核;二是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坚持实施路队建设,每周利用班会、校会、团队会、教师会等会议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师生安全意识得到了不断提升;三是全力做好学生矛盾调处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学生,科学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回复12345投诉工单;四是进一步加强各类安全演练工作。本年度共计开展消防演练4次、防溺水救护演练2次,防踩踏演练4次、反恐防暴演练4次以及突发事件演练2次,有效提升了全体师生应急处突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所辖服务区人口22.6万人,现有教学班48个,学生2522人,其中初中部教学班12个,学生579人;高中部教学班36个,学生1943人。2024年高考参加人数376人,过本科线229人,上线率60.9%,其中一本17人、二本168人、体艺双过线44人;中考体育平均分90.8,比往年上升了6分,81人被普通高中录取,较往年上升了24%。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抓教育教学质量模式不突出,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二是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对学生评价不足;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培训内容和形式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对教学实际问题解决效果有限。(二)改进措施:一是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结合,全面了解教师教学状态,完善检查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机制;二是利用专业数据软件,深入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优化学生评教方式,为教师提供建议;三是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邀请一线优秀教师分享经验,加强校内教研活动组织,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常抓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效能;二是注重教研发展,助推教师成长;三是狠抓教学质量,锻造过硬教风;四是加强德育管理,构建良好校风;五是狠抓特色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六是强化合作办学,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