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严格管理、高效服务、狠抓质量、确保安全。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等)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 |
住所 | 渭南市解放路6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姚永琪 | |
开办资金 | 54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26万元 | -63.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公益 | 从业人数 5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注册,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住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自监工程情况;2024年,共监督市政工程20个,总投资量15.54亿元,2024年新建工程11个,总投资量4.4亿元,4个项目竣工待验。共监督房建工程33个,总建筑面积187.78万m2,总投资量40.06亿元,2024年新建工程8个,总建筑面积34.61万m2,总投资量8.63亿。2024年,共组织工程质量安全培训教育7次,其中组织全市培训2次,组织专项培训5次,共计900余人次参加培训。5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市质监站站长会议。(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1.规范监督程序。今年,我站修订完善了《监督工作计划》、《市政工程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用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用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文件汇编》,建立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通知单登记台账》及隐患问题闭环管理监督体系等制度和工作程序。2.加强开展工程质量安全过程监管。2024年,开展日常巡查112次,参加分部验收18次,召开项目约谈会议4次,下发整改通知41份。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我站落实整改责任,在项目整改的基础上,项目监督员进行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落实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机制。3.开展质量通病治理,化解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2024年,群众房屋质量问题信访投诉205起,均已处理完成。主要反映在楼地面、剪力墙裂缝,屋面、外墙、有水房间(厨房、卫生间)、外窗周边渗水等问题,针对反映集中的问题,积极开展质量通病专项治理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通病的预防管理,督促施工企业制定通病治理措施,在源头上优化工艺,针对问题完善监督工作方案,提前消除质量问题,给住户交一个真正合格的好房子。(三)加强检测管理,持续规范检测市场为了加强检测管理,一是制定了建设工程监督抽检送检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原材料抽测力度,有效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二是对全市各检测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包括检测信息监管服务平台运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全市通报。三是起草了渭南市检测机构信用管理办法和渭南市建设工程检测机构监督管理方案。截止11月底,检测信息监管服务平台上传平台报告94658份,不合格报告11205份。平台发现可疑试件30600份,针对不合格报告,我站组织专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开展调研,分析不合格报告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四)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建筑监管人员能力开展全市监督系统“大讲堂”活动。2024年,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水平,促进全市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市监督系统开展“大讲堂”学习活动。全年“大讲堂”活动进行了9期,“大讲堂”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促进了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学习交流,拓宽了监督人员业务知识结构,提高了监督人员素质,推动我市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采取“走出去”的学习方式,今年我站共组织4人分别在广州、西安、青岛外出学习,进一步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学习效果。二、社会效益情况;2024年,群众房屋质量问题信访投诉205起,均已处理完成。加强质量通病的预防管理,督促施工企业制定通病治理措施,在源头上优化工艺,针对问题完善监督工作方案,提前消除质量问题,给住户交一个真正合格的好房子。今年,完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考评25家,项目安评8个,完成建筑起重机械安拆告知、使用登记20台。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解决新问题能力不足,一是监督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不高,仅限于集中学习,自学少。二是部分监督人员履职不到位,施工现场发现不了问题、排查不出隐患,“不敢管”“不会管”等“宽松软”现象较为突出。三是没有将学习成效运用到解决群众关于房屋质量投诉、化解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2.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待提升。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依然频发,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一是材料进场联合验收制度执行不严。二是施工工艺工序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未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工程实体样板引路流于形式,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依然频发。三是隐蔽验收不到位,施工现场“三检”制度未严格落实,隐蔽工程未实行举牌验收,责任未到人。3.工作制度和程序仍需完善。一是执法工作处在起步阶段,还要加强执法知识学习,不断理顺执法程序。二是监督人员业务知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尤其是在安全生产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上存在不足。(二)、改进措施:1.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做好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能力提升。聚焦业务能力提升,以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为重点,通过集中培训学习、现场观摩教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监督人员整体素质,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聚焦监管标准化建设,以规范安全监督行为为抓手,通过督导检查、帮扶指导、制定制度措施等形式,促进安全监督工作进一步程序化、标准化。认真履职,落实监管责任,抓好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一是筑牢建筑施工安全防线,继续以开展住建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突出危大工程、零散作业、关键人员在岗履职等。二是要加强风险研判、预警和监管,逐步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做好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三是要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增强数字化监管手段,压紧压实质量安全责任,持续强化施工过程及竣工验收重点环节、重要部位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四是要以服务企业为标准,增强服务意识,杜绝吃拿卡要行为,廉洁自律,严格要求,继续完善制度建设、优化程序、规范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认真履职,落实监管责任,抓好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一是要筑牢建筑施工安全防线,继续以开展住建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突出危大工程、零散作业、关键人员在岗履职等。二是要加强风险研判、预警和监管,逐步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做好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三是要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增强数字化监管手段,压紧压实质量安全责任,持续强化施工过程及竣工验收重点环节、重要部位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四是要以服务企业为标准,增强服务意识,杜绝吃拿卡要行为,廉洁自律,严格要求,继续完善制度建设、优化程序、规范行为,提高服务水平。2.强化检测管理,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及相关活动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检测管理规定,继续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政策体系,推进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检测工作质量。3.持续做好质量安全监督能力提升。聚焦业务能力提升,以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为重点,通过集中培训学习、现场观摩教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监督人员整体素质,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聚焦监管标准化建设,以规范安全监督行为为抓手,通过督导检查、帮扶指导、制定制度措施等形式,促进安全监督工作进一步程序化、标准化。4.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2025年,要在监督申报等方面建立信息平台管理,减少企业报送资料工作量,杜绝办事推诿扯皮的现象,提高办事效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