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西安市灞桥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7:39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才流动提供中介服务。人才交流服务,组织人才交流洽谈、搭建就业平台;流动人才组织与人事关系转接;流动人才档案保管;人才信息服务及信息库管理;代评职称、代缴养老保险;职业介绍。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长乐东路69号
法定代表人 程菊亮
开办资金 9.3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9万元 6.3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西安市灞桥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在局领导班子坚强领导下,在市人才中心、市职介中心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高校毕业生服务工作(一)中心完成3304名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存放工作。中心对2024届灞桥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256人进行实名登记,通过“短信平台”、电话跟踪、面对面指导等方式“一对一”向高校毕业生宣传就业政策、推荐就业岗位信息、发布线上线下招聘会讯以及开展职业指导等,不断加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131”人社就业服务,提供就业创业服务4028人次,截至目前,已实现就业帮扶率91.96%。硕博人才奖审核通过7人,青年人才就业奖审核通过135人。(二)做好卫生及工程系列职称相关工作:一是卫生类,其中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通过204人(初级101人、中级103人)、护士职业资格审核及现场确认25人、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现场确认9人;二是工程类,其中申报职称认定中级职称5人、职称评审中级7人,副高级5人;三是为7名高会职称的存档人员,协助资格审核并推荐;四是为辖区内有职称评审需求的21家企业,在陕西省职称网上申报系统内开通了职称授权码,方便企业员工日后申报职称使用;五是协助存档人员办理职称确认的相关工作。(三)做好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第二、三、四、五党支部1484名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办理组织关系转出手续53人,收缴党费703人,共计31784元,并按季度将流动党员党费上解局党委。二、公共就业工作(一)就业见习工作。中心不断加大就业见习政策宣传力度,对接辖区驿站高校,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公开课、校园招聘会等方式在西安思源学院、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等高校宣传就业政策;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和就业见习基地检查等方式走进辖区园区、企业,将就业见习政策直接宣讲至园区、企业。通过双向发力不断扩大就业见习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增加了灞桥区就业见习基地数量,增加就业见习岗位,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二)公共招聘服务工作。利用“秦云就业”、西安市公共招聘网、西安发布、灞桥区云人才市场等网络平台,组织召开灞桥区2024年“春风行动”首场大型综合类招聘会、“职引未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2024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三、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工作(一)对接区税务局和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圆满完成4.77万名参保人员2023年度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工作,积极做好2024年度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市民中心宣传屏、等多种方式宣传缴费流程,推广应用“陕西税务”微信公众号、“陕西养老保险”APP等线上缴费渠道,同时畅通电话咨询指导,缴费工作平稳有序。(二)对接局工资科、社保科和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完成793名2024年度退休人员的档案预审、上传,无视同审核,数据维护和签字确认工作,并配合做好194名2024年度符合退休资格人员养老保险待遇预发工作;对接区卫计局和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做好350名退休人员独生子女费的初审、办理工作,积极落实托管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通知托管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完成生存认证工作,认证率达100%。(三)对接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积极为托管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各项业务,截止目前,累计处理各项养老保险退费业务(在职死亡、退休死亡、多缴退费)623人,退出资金491.09万元;处理历史数据录入21人,信息更改132人,合并账户410人;省外、随军、部队养老保险关系转接68人;省内养老保险关系转入2863人,转出932人。(四)积极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档案的转接、保管和查阅服务。截止目前新托管灵活就业人员档案228份,累计为270余名托管人员提供档案查阅、复印服务。(五)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新增参保2642人,关系转出601人,办理医疗保险退休业务189人。配合医保、税务部门完成7950名托管人员2024年度医疗保险缴费工作,完成183名参保人员慢性病、门诊特殊疾病报销、等各项医疗待遇落实,累计支出医疗报销待遇78.96万元。(六)完成社保补贴申请的初审、复审。通过“省市协同一体化平台”累计受理社保补贴申请466人,其中补办2022度35人,符合政策通过审核416人,不符合政策退回50人,申请补贴资金180余万。四、亮点工作(一)按照西安市养老保险待遇预发工作要求,中心积极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待遇预发,一是中心积极通灞桥区零工驿站及各街道、社区招聘会,开展养老保险待遇预发政策宣传;二是通过中心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台账信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系统及档案查询等方式进行比对,梳理出符合预发养老保险条件的退休人员。中心通过电话、短信通知等方式提醒灵活就业到龄人员及时申请预发养老保险。三是做好申请待遇预发人员的信息汇总、上报工作,中心通过档案预审及缴费信息查询,汇总信息报局工资科及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进行退休资格审批,并在经办机构进行系统信息维护,通知退休人员提交预发申请或指导退休人员通过“陕西养老保险”APP按步骤进行“刷脸办”申报,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进行预发核算、发放,实现退休人员到龄申请就能办,随审批、随预发,确保到龄职工及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二)为推动2024年“人社服务进校园”活动,强化就业创业政策落实,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中心上半年联合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和西安思源学院开展了两期高校辅导员就业训练营活动。活动以“高校就业服务驿站”工作平台为载体,积极拓展“校园班级辅导员就业培训”政校合作新模式。中心组织人社业务骨干进行就业服务及劳动维权政策宣讲,并发放了《西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手册》、《西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等宣传资料500余份。为满足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指导需求,活动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围绕就业主题展开授课。(三)灞桥区人社直播间在5月21日进行首场直播,中心联系的灞桥区高校就业服务驿站三所合作共建高校参与直播活动。直播内容紧扣当下热点话题,灞桥区高校就业服务驿站合作共建高校(西安思源学院、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负责人,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难点,分享就业工作经验,围绕毕业生就业现状展开深入分析,剖析毕业生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提出一系列务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就业指导,为毕业生们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首场直播在各平台观看量近14万人次。五、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的努力下,中心各项业务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一是中心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为切入口,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指导,促进尽快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各类推进高质量就业的创新型特色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二是开发就业见习基地16家,现有就业见习基地62家,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040个,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2场次,累计组织2518家企业参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4.2万余个,其中开展重点群体网络招聘会18场,参会企业699家,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7场次,参会企业1995家。六、存在问题(一)街道、社区(村组)在职介子系统、信息统计、就业服务等方面就业促进作用有待利用和发挥,就业服务工作主要依靠区级部门开展,工作在基层推动不畅。(二)现有见习基地工作开展不够稳定,除唐都医院外,2024年辖区没有能稳定、大批量接收见习生的基地。七、改进措施(一)多形式搭建线下就业服务平台。结合春风行动、家门口就业、金秋招聘月等,积极组织街道、社区(村组)开展线下招聘服务活动。依托白鹿原大学城就业创业促进联盟,持续做好就业创业校园行系列活动,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过座谈、现场参观学习等方式,组织高校毕业生、技工院校学生等赴辖区优质企业进行参观,与企业HR、老员工面对面交流互动,提高招聘效果和供需对接成功率。(二)搭建就业见习供需平台。继续扩大、优化我区就业见习基地数量和质量,以组织就业见习人员进基地参观,基地负责人入校园、社区招聘等形式举办见习岗位对接活动,为基地和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搭建供需平台,最大程度发挥就业见习稳就业作用。对就业见习人员全程提供指导服务,提高见习质量,对见习后未留用青年持续做好后续就业帮扶,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做好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311”就业跟踪帮扶工作。根据需求为毕业生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线上线下不断线服务。切实做好实名制登记服务,通过中心短信服务平台、“伯乐圈”“一对一”向实名登记未就业离校毕业生定制定向推荐就业岗位信息,推送就业创业政策等服务信息,加大跟踪服务力度,提升实名跟踪帮扶成效。(二)搭建就业见习供需平台。扩大、优化我区就业见习基地数量和质量,以组织就业见习人员进基地参观,基地负责人入校园、社区招聘等形式举办见习岗位对接活动,为基地和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搭建供需平台,最大程度发挥就业见习稳就业作用。(三)依托2024年灞桥区高校就业服务驿站,用好“灞桥区云人才市场”“秦云就业”“伯乐圈”、微信公众号等云服务平台,高频次推送就业岗位、人社政策、就业指导等信息,使求职者获取更多有效的就业服务信息。结合金秋招聘月、依托白鹿原大学城就业创业促进联盟和高校就业服务驿站,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四)继续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工作。按政策规定继续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新增、缴费申报、转接、退费、退休等各项业务,推进养老保险待遇预发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