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陇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5-03-28 17:39
单位名称 陇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绿色工业园区发展提供服务。园区承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土地征用、项目申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及管理运营。
住所 陇县陇州大道羊乳大厦4楼
法定代表人 李小龙
开办资金 1128.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34.54万元 1018.6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明纪律规矩。党纪教育开展以来,党工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纪教育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工作所需,精心筛选集体学习篇章,逐字逐句原文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篇章。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高质量的交流研讨,深化党纪教育的认知和感悟。截至目前,园区管委会机关支部人均学习笔记已达10000余字,开展专题研讨6次,支部组织学习40余次,园区党工委书记带头讲党课4次,并开展了警示教育会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二)多点发力,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永续发展的“一号工程”,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思路,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县领导带队组团招商,再掀招商引资高潮。园区积极举办了一系列投资促进活动,成效显著。在成都宽窄巷子景区成功举办了文旅专场招商推介会,于杭州则举办了“陕西羊乳中国行”推介会,有效拓宽了招商渠道。全年前往浙、沪、苏、川等地,开展外出招商8次,对接企业60余户,签约落地绿小途智能制造中心、怡航家具制造、中荷马铃薯产业园、玺源森环保木地板智能加工项目、泰安聚石装配式建筑生产5个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亿元,其中省际到位资金1.5亿元,省域到位资金0.5亿元。(三)多举并措,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园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攀高比强,跨越赶超,全力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产。聚焦2024年度11个重点项目。陕建工风机塔架项目、怡航全屋家居制造、绿小途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完成建设方案制定及预算编制。中荷马铃薯产业园建设项目4、5号楼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土方回填工作已完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墙板、屋面板,门窗安装等工作;陇州白酒项目加速建设,泰安巨石项目实现当年谈判、当年签约、当年建设。投资1000万的绿电(新材料)产业园南区路网基础设施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四)勠力同心,成功创建省级经开区。2024年5月,省政府批复陇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此为契机,我们进一步科学规划强基础,聚力打造“一核两轴三片区”产业新格局。科学规划绘蓝图。按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产业区建设的思路,科学编制经开区“5+1+1”规划,明确打造“一核两轴三片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一核”:指产业创新核心。“两轴”:指产业联动发展轴和产城融合发展轴。“三片区”:指绿色食品产业片区、新材料产业片区、综合服务片区。)完善设施强基础。现有标准化厂房9.5万平米,其中中小企业孵化基地1万平米,苏陕工业园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办公研发中心,新材料产业园3.5万平方米,入住企业30余户,入驻率100%。投入11.22亿元建成“三横四纵”路网体系,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实行园区物业化管理,收储标准地780.74亩。建成“双创”基地办公楼,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人员培训、管理咨询、智慧招商等一站式服务。目前正在推进给排水设施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完善供热、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五)筑牢防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一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责任落实。管委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责任,不断强化安全底线意识。着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与园区内所有企业签订安全、环保、消防责任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二是扎实开展各项安全生产行动,排查整改隐患。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特种设备隐患专项排查、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定各项安全行动方案,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50余次,查摆并整改完成一般隐患273条、重大隐患6条。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对检查反馈出的问题进行追踪整改,并纳入常态化安全排查。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提升应急能力。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共计1200人次。开展消防演练3次,提升员工应急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开展外出招商8次,对接企业60余户,签约落地绿小途智能制造中心、怡航家具制造、中荷马铃薯产业园、玺源森环保木地板智能加工项目、泰安聚石装配式建筑生产5个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亿元,其中省际到位资金1.5亿元,省域到位资金0.5亿元。同时带动就业4000余人。(二)经济效益:园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上涨,企业单位数8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投产工业企业77户,预计实现总产值37亿元,工业出口交货值1250万元,利润4.15亿元,上缴税金1.65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园区安全管理经费不足,导致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公共安全设施缺失;2.是项目审批不集中,手续复杂,目前项目立项、环评、稳评等分别由发改、生态环境局、政法委管理,没有落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且审批手续复杂,企业入驻需聘请第三方编制可研、稳评、环评、水保、文勘等所需费用较高。(二)改进措施1.组织企业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每月到企业开展安全大排查;2.加快园区职能转变,理顺审批体制机制,使园区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和投产。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严把项目准入关,重点围绕绿色食品、新型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精准招商,对接洽谈一批一批亩均效益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项目。拓展多元化招商渠道。面向羊乳、光伏新材料、钛材料和新兴领域,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打造若干懂产业、会招商、能服务的招商引资团队,联动县级部门加快构建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粤大湾区等主要区域的驻点招商模式,加强主动招商、上门招商,强化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保障,探索建立以招商实绩为导向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计划年内开展5次外出招商活动,拜访企业40户以上,确保年内落地建设企业3户以上,力争完成2.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目标任务。(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继续保持抓项目的高压常态,着力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等要素问题,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加快在建项目标准化厂房及办公用房、中荷马铃薯、泰安聚石装配式建筑、陇州白酒项目建设。推进新开工项目玺源森环保木地板智能加工、绿小途智能制造二期、新材料产业园储能电站落地。加大项目建设进程,加快新材料产业园后续储备土地报批。围绕2025年总投资13.07亿元的19个“一揽子”政策谋划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及资金支持。(三)用力推进平台建设。突出产业功能统一布局、土地有效整合利用、产城融合发展等方向,严格落实区工业园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升级,包括污水、垃圾处理,物流仓储智能化,新能源设施等。二是健全公共服务配套,在园区核心及光明路沿线规划建设配套商业街区,引进咖啡店、健身房、书店等生活服务配套。三是推进平台建设,构建“智慧经开区”平台,集成政务、企业监测、安防等功能,助力管委会精准服务企业。(四)着力提升经济外向度。一是抢抓政策机遇,利用跨境电商试验区等平台,积极引入头部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搭建本地特色产品专属线上展销专区,助力本地手工艺品、特色农副产品打破地域壁垒,进入国际市场。二是深化干部联企帮扶,持续扩大外贸份额,精准对接外贸企业解决其生产、经营、出口难题,支持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乳制品等产品出口。三是打造外向经济发展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外贸产业园、电商产业园、交通物流园等外向型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通与宝鸡陆港新城、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等合作通道,主动对接中欧国际货运宝鸡班列,联合骨干企业谋划建设保税仓。加速推进县外贸大厦的建设,打造集办公、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服务平台。推动我县羊乳粉、苹果、核桃、食用菌、橡子等特色优势产品走出国门。到2025年,园区进出口额突破1亿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