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灞桥区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业务范围为准)。 | |
住所 |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纺东街40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纸少锋 | |
开办资金 | 1210.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灞桥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41.69万元 | 1263.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灞桥区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6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灞桥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公示如下:业务开展情况(一)开展的诊疗活动。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诊疗科目,开展内科(设体检科)、外科、妇科、口腔科、麻醉科、脑病科、针灸康复科、老年病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CT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等诊疗活动。(二)名中医工作室正式开诊。在灞桥区政府、灞桥区卫生健康局的支持下,2024年4月“史恒军名医工作站”“黄雅慧名医工作站”在我院国医馆正式开诊。两位专家共出诊42次,接诊800余人,使灞桥百姓在基层医院享受三级医院高品质诊疗服务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三)开展常态化义诊及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我院每周组织医疗团队在灞桥区开展巡回义诊,为群众提供疾病诊断、咨询、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等公益服务30余次,惠及群众140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3600余份,得到群众好评。通过公众号、视频播放等形式,为群众科普饮食、运动、养生、保健知识。配合纺织城地区学校开展“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文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四)持续巩固重点专科建设。持续巩固重点专科脑病科、肛肠科,发展针灸康复科等科室。陕西省名中医史恒军教授、黄雅慧教授来我院坐诊,提供诊疗、业务指导及师承带教工作。陕西省名中医韩祖成教授“长安中风病刚柔并济传承工作站”揭牌暨拜师授徒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扩展西安市红会医院“卫星医院”重点科室针灸康复科规模,增设住院业务及特色延迟门诊。在有限的办公区域内增设住院病床至110张,满足各重点专科发展需要。(五)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验科开展化学发光法心损三项、脑钠肽、D二聚体检测项目、呼吸道病原体五联检项目,40个检验项目进入全省互认公布名单;脑病科开展医康结合、胸腔微创闭式持续引流术、脑脊液穿刺测压术、中药封包治疗项目;妇科开展中医定向透药、中药熏洗、穴位贴服治疗项目;外科引进专家坐诊,开展普外科及各类骨科手术;内科开办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小课堂,聘请一名高年资中医主任医院坐诊查房;口腔科开展种植牙项目,1月22日完成首例上颌窦内提升种植牙手术;针灸康复科根据患者需求开展住院业务、延时门诊及针刺、小儿推拿、牵引等治疗项目;医院专家团队研发推出“瘦身代茶饮”“扶正祛邪饮”“清瘟败毒汤”“益气扶正饮”4剂中医预防治疗方剂。(六)临床科室全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为解决行动不便、长期患病群众就医问题,各临床科室均组建家医团队,切实解决群众医疗需求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年提供家庭病床服务127例,服务患者最大年龄达103岁。(七)巩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及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成果。2024年1月配合区卫健局完成区中医示范县验收任务。本年度持续巩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及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成果,各临床科室制定并规范实施的优势病种和临床路径达到8种,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50余项,大力宣传开展三伏贴、三伏灸、督脉灸、三九贴等中医传统治疗,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适宜技术及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3次300余人。(八)加强培训考核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及应急工作能力。组织各类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及演练30余次、考核12次,提升服务能力、保障医疗安全。5.12护士节开展“技能比拼展风采、以赛促练砺精兵”护理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全院掀起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勤练技能的良好风气。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全年共接诊门急诊患者83361人次,住院服务3138人次,手术86人,医保服务52468人次,健康体检25074人次,中心及站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7870人,家庭医生签约82810人,65岁老年人体检11914人,高血压管理6807人,糖尿病管理2486人,中医药健康管理8778人,孕产妇管理807人,儿童管理6791人,结核病患者管理34人,艾滋病管理患者98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464人,接种疫苗22707剂次,举办健康教育活动27次,开展义诊服务30余次服务群众14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600余份。各项工作均得到服务对象认可好评,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二)经济效益:全年总收入43454890.15元,总支出40232742.6元,医疗盈余3222147.55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21112.63元,同比增涨302.25%。三、存在问题(一)人员编制不够,人才梯队建设欠合理。我院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目前核定编制27人。编制不足导致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专科特色发挥不够显著。(二)办公面积不足,业务发展受限。我院成立于1986年,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3888平方米,2008年在灞桥区中医医院基础上成立了灞桥区纺织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地域影响没有发展空间,医院诊疗科室设置不全,临床业务发展受限,不能满足二级中医医院发展规划及群众就医需求。四、整改措施(一)多举措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配合相关部门推进人员总量控制备案管理政策落实。在备案制政策未实施前,我院通过自主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聘请知名专家坐诊、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培养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人才梯队建设,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二)压缩行政后勤办公面积,保障临床科室发展。重新规划医院科室,搬迁整合行政后勤部门,根据临床科室需求尽最大可能增加业务用房面积,为科室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目前住院床位已经由原来的60张增加至100张以上,基本满足临床科室发展需要。五、下一步打算2025年,我院将继续在区卫健局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医疗活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持续抓好医德医风及医疗技术提升,为群众打造风清气正、优质满意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通过媒体合作、义诊、公众号等形式,持续推出专家推荐专栏及临床医技业务宣传,不断提升医院影响力及知名度。(三)多举措优化中医人员结构,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专科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四)持续加强“国医馆”及名医工作站建设,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的尝试与实践工作。(五)在本年度创建老年病科基础上,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不断强化科室建设,完善硬件及软件配置,满足老年人群就医需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有效期2020年1月1日至2034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