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技工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中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计算机培训、设施农业培训、技术工人培训、相关技能培训 | |
住所 | 大荔县城关镇富民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师军 | |
开办资金 | 3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23万元 | 49.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技工学校.公益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大力宣传确保成效。前往各大医院、各学校等单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宣传,通过微信朋友圈、县融媒体平台、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招生。借助局机关“走出机关服务一线”、“就业援助专项招聘会”等活动契机,在培训间隙,通过宣传展板和宣传资料下乡入户进行一对一招生宣传,在招聘会现场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共本年度累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800余人次,现场招收培训学员20余人,收集到200余份有意向学员的信息,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源基础。2.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为确保学员通过培训能够达到设施大棚棚杆焊接、彩钢瓦、钢结构焊接技术初级用工标准,教务培训处严格审核、筛选学员,共开设了一期50人的焊工培训班。结合实操考试和签到情况,最终确定44人培训合格,合格率达88%。共举办创业培训三期,每期10天,80课时,累计75人参训,最终合格率为80%。电话回访学员100余次。3.继续教育工作稳中求进。本年度全县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共计1016人次,其中卫生类共775人,工程类共221人,新闻类,档案类,文博类合计20人,同时,线上培训课程参训人数占比达到7%。按照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每人不少于24学时、专业课不少于56学时的规定,共计完成81280学时,圆满完成了202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4.创新农业培训,培育现代农民。上半年,开展冬枣种植技术和设施农业建设培训,特聘请我县8名高级农艺师进行授课,历时60天,前往6个镇、27个村、共计培训2000人次;下半年,围绕大田作物种植实用技术培训、黄花菜实用栽培技术培训、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等课程,历时30天,前往3个镇、14个村、共计培训1000人次;在大荔县职业农民产业带头人技能培训项目中,教务培训处承担了200人的培训任务,对我县符合培训条件且持有“职业农民”证书的2000余人,逐一电话沟通征求培训意愿,确保培训顺利进行。每期培训安排2天理论课和1天实践课。培训期间,聘请了思政高级讲师、农技专家、创业讲师等4位专业教师,合理安排授课时间,确保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走出机关服务一线”。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对人社政策的知晓率,推动人社政策更好服务群众,校领导带队赴双泉镇、安仁镇开展政策宣讲、入户走访。为25名群众登记培训需求,3人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为荔润农业等三家企业对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单位解决用工、工伤保险参保问题,邀请冬枣种植技术专家前往范家镇井庄村召开高质量冬枣技术管理交流座谈会,更好的宣传人社政策,助力乡村振兴。2.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积极与企业对接,推荐学员就业,目前已有15人在渭南、西安、阎良等地顺利就业,就业率超过30%,为学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3.通过开展冬枣种植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培训,让移民库区群众较好掌握了大棚冬枣及设施蔬菜的种植技术,据了解,仅冬枣产业一项,参训学员户均增收800-1000元以上。4.支持张晓娟老师参加“养老护理”培训,并取得中级证书;在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创业创新大赛”中,推荐张晓娟老师、焊工实训教练李超老师、焊工实训教练黄立忠参赛,他们分别取得优胜奖、三等奖和优胜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肯定,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1)培训方式单一乏味,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培训内容与市场适配度不高:培训内容与市场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学员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培训内容的滞后性使得学员在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影响了就业质量和学校的声誉。2.整改措施(1)引入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同时,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提供线上课程,方便学员随时学习。使培训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培训效果。(2)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明确各专业、各课程的培训目标、内容和要求,确保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大纲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能够使培训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想方设法,全力增设紧缺专业。把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作为首要任务,强化就业导向,加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紧跟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加快开展新职业培训。结合我县实际,2025年计划开设养老护理员、农业技术员、中式烹饪等紧缺专业。二是多措并举,打造“大荔焊工”品牌。按照“培训+服务”模式,精心开设“大荔焊工”为代表的培训专业品牌,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建设,调动各方力量,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培训就业率。三是多管齐下,聚力优化服务水平。及时主动与相关用人单位联系,量身订制培训内容、培训计划,确保学用一致;建立继续教育师资信息库,形成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实现继续教育师资共享;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信息优势,开拓线上培训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培训方式,调动继续教育参训学员的积极性,确保培训优质高效。四是形式多样,做实培训政策宣传。开展“走进机关、服务一线”线下行动,通过县融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等线上方式,做好招生政策及技能培训宣传。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招生队伍的优势,确保国家的惠民政策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渭南市市委授予市级文明单位。无诉讼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