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按照人社局文件要求和工作安排,现将我中心2024年度主要工作成效、亮点工作和2025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成效(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024年,为3224名退休干部按时足额发放了养老金,共计发放养老待遇27553.23万元;收缴全县242户参保单位职业年金4734.32万元,并按时归集省中心;为139名退休职工办理了在职转退休审批,为82名已死亡退休职工办理了待遇停续、下卡业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转出7人,转入66人;为退休人员发放发放取暖费760.86万元,降温费199.08万元发放。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24年,我县参保124533人,缴费62086人,收缴保费2160.67万元,新增参保433人;待遇享受人数共41122人,共发放养老金9498.17万元;共认定八大员11123人,领取工龄补贴5593人,共发放893.72万元;退役军人39人,共发放津贴9.12元;为1465名参保死亡人员发放丧葬金119.92万元;养老保险关系转出137人,转入78人。3.社保卡发放工作202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卡122929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保卡9225人,发放率100%,全部实现养老保险待遇社保卡发放。清涧县共有电子社保卡178125张,已激活119754张,激活率67.23%,圆满完成市下发激活率66%的任务。4.资格认证工作2024年,退休干部资格认证3224人,城乡居民资格认证41008人。5.疑点稽核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共接收部稽核系统及省中心下发328条疑点数据,经核实不涉及违规领取人员。202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共接收部稽核系统及省中心下发1224条疑点数据,经核查,涉及多领、重复领取待遇244人,244人26.24万元全部追回。(二)工作措施1.强化部门协作,数据共享比对积极与民政、卫健、司法、公安等部门沟通协作,加强数据共享比对,健全疑点数据下发、核查、审核、反馈机制,组织开展数据核查工作。对省市下发数据进行全面排查核实,定时组织自查,将数据排查分类清楚,确保数据准确。2.协助税务部门,做好保费征缴积极与税务部门业务人员沟通联系,加强交流,做好数据对接,跟进人员缴费情况,通过“陕西社会保险”手机APP、微信-城市服务、银行代缴(农商银行柜面,助农E终端)等多种渠道,促进养老保险缴费。3.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追缴工作中心建立完善了基金追缴制度,建立了事前监督、事中监管、事后监督的工作机制,规范了追缴工作流程,对死亡多领、冒领养老金的情况全面核查信息,准确核定冒领金额、追缴对象及追缴责任人,成功追回多笔多领冒领养老金。4.打击社保欺诈犯罪,强化社会监督通过印发宣传海报、制作宣传横幅、张贴公告,对专项整治举报方式、欺诈冒领等侵占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进行宣讲宣传,强化社会监督,畅通举报渠道。加强与纪检、司法、公安机关等部门协作配合,按月向县纪委上报统计数据和工作进展情况,积极移送问题线索,推动社保欺诈犯罪立案、移交工作。5.加强内控监管,维护基金安全中心加强内控管理与排查,建立完善了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加强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堵塞支付环节漏洞,做好参保人员生存信息核查等工作,对社保基金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6.强化服务措施,提升社保基金管理社保基金集中整治以来,中心多措并举,规范管理,强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线索排查;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数据共享;开展自查自纠,整改督查反馈问题,抓实社保领域集中整治工作,围绕并紧盯套取骗取社保基金问题,积极做好抓实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落实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7.狠抓警示教育,强化经办风险按照省市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警示教育相关文件要求,中心开展了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抓好活动落实。结合典型案例和自身经办情况,全面排查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点,排查隐患漏洞,研究防控措施,提升社保基金管理能力。8.线上线下齐发力,提高电子社保卡激活率中心通过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彩页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了电子社保卡宣传工作,工作人员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电子社保卡宣传激活工作。线上,利用微信网格群、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电子社保卡”的申领方法和步骤,让群众熟练掌握和使用电子社保卡,便捷、高效、安全地享受社会保障服务。线下,设置电子社保卡激活咨询点,联合社保卡制作银行组成服务工作队,深入社区、沉入基层,上门进行电子社保卡激活工作,积极推进电子社保卡推广使用工作,进一步提高电子社保卡激活使用率。(三)中心工作和自身建设1.加强党组织工作。一是落实党建工作制度。积极发挥党支部牵头作用,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做好党支部班子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二是建立完善党员信息管理台账,打造了党建活动室,专人负责党务工作,及时更新党员和党组织信息库。按月收缴党费造册登记,规范党员证和党组织关系转接管理工作。三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集体讨论谈观点、谈看法、写笔记;每周五下午组织集体考试,检验学习成果,以考促学。四是结合“为群众办实事”、社区双报到和志愿服务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把办实事融入到具体工作中,通过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提供养老保险服务。2.加强廉政教育。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强化法纪廉政意识,特别是要用身边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教育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遵纪守法,依法依规经办,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基金安全的屏障。3.加强作风建设。继续深化窗口业务服务,改进作风专项行动,以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单位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服务标准化为抓手,坚持推进窗口单位作风建设常态化。落实窗口单位服务规范和纪律要求,优化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优化窗口单位服务流程,畅通服务“绿色通道”。4.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按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市县政策,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支持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及时兑现生活补助,及时为驻村工作队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坚持脱贫不脱帮扶,落实落细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二、2024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群众满意度中心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全视角、全覆盖”的宣传理念,充分运用乡村广播、宣传彩页、宣传杯、宣传册宣传养老保险政策;利用户外大屏、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热点咨询、流动宣传等方式让群众及时了解养老保险具体工作要求。中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路,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养老保险政策的知晓度,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二)主动服务,上门进行资格认证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主动服务、积极服务、创新服务”的工作宗旨,“主动服务”成为中心工作的一大亮点。中心对年龄较大、身体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众,组织工作人员入户开展上门认证和电子社保卡激活工作,帮老年群众演示手机APP使用方式,让群众“不跑路、少跑路”变得切实可行。2024年,中心顺利帮助3700余名群众激活电子社保卡,帮助1400余名认证有困难的老人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断保现象。部分居民常年居住在外,导致参保缴费期间不能按时缴费;政策上允许补缴保费,部分居民抱着补缴保费的想法,尤其是45周岁以下人员,认为缴费满15年就行,导致缴费人员不断减少。(二)资格认证面临挑战。一是乡镇经办人员少,变动性大;二是部分参保人员长期在外居住,给认证工作带来不便。三是部分老年群众面部变化太大,“陕西社会保险”APP难以识别。(三)死亡数据上报不及时。个别参保居民常年居住在外,无法联系,死亡家属隐瞒不报或迟报,造成冒领多领现象。(四)改进措施。加强宣传力度,使得居民认可养老保险工作,从而减少断保现象,加大力度推进资格认证工作,及时督促基层工作人员对于死亡数据的按时上报。四、2025年工作计划和安排(一)进一步明确各级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协调合作,抓缴费保发放,重点围绕续保和扩面两个方面抓好落实,拓宽保参保面,争取圆满完成县局下达的任务指标。(二)积极与税务部门交流学习,深入开展“互学联建”工作,加强协调沟通。做好年度缴费对账工作,确保账实相符。(三)继续加强社保基金管理,推动社保基金管理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心将进一步严格落实月审年检,加强死亡数据上报管理;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加强内控管理和稽核追缴;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数据共享,建立常态化核查上报机制。(四)加强警示教育,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不断完善制度、理顺机制,切实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水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五)创新方式,开拓新渠道,积极推进电子社保卡推广使用工作。2025年,中心将继续开展上门激活电子社保卡工作,并与教育部门沟通联系,发动学生的力量,带动身边人激活电子社保卡,提高激活电子社保卡激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