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锦界镇中心卫生院(神木市锦界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神木市锦界镇健康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 |
住所 | 神木市锦界镇长城街卫生巷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忠孝 | |
开办资金 | 27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19万元 | 18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锦界镇中心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神木市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2024年通过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和医疗设备添置更新,使我院技术力量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我们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医疗文件书写,门诊日志要求项目齐全,处方书写规范,用药合理安全,病历书写及时规范,护理记录详实,实行科审批制,院长督促医务人员规范治疗、规范用药,积极参加危急症病人抢救,医疗质量考核小组严格按考核方案每半月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全年没有发生医疗差错与纠纷。经过全院干部职工地共同努力,截止2024年年底,我院医疗收入为1632万余元,其中门诊收入为1522万余元,住院收入为110万余元。(二)自2009年起,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已全面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2024年我院为辖区3252名0-6岁儿童、2265名老年人、1955名高血压患者、578名糖尿病患者、170名孕产妇、106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名肺结核病患者提供随访管理以及健康体检等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51200人份,家庭医生签约51200人,疫苗接种17992剂次,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25种30200份,医院、社区及村卫生室累计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240期,播放影像资料24种358次,举办健康教育宣传活动27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3600人,被陕西省营养学会评为“陕西省全民营养周示范单位”。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我院通过上级领导的指导及全院职工共同努力,这一年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开展医疗业务、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为全镇及镇周边的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利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购置了部分医疗器械,更方便对他们定期体检、随访,提出合理的健康指导,从而提高了我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意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提升我院医疗服务水平,为百姓带来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通过市级优质资源的下沉和双向交流机制,我院特邀请神木市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每周一、周三、周五来我院坐诊,通过门诊坐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讲座授课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共享,提升了我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良好的构建了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此外,我院每周邀请榆林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贾爱华、儿科主任崔巍、中医科主任陈春菊;神木市中医医院中医科任培峰专家、神木市滨河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疼痛科孟三元专家来我院坐诊,收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2024年我们不负医者的责任和担当,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不断提升医疗质量软实力,成立了体检科,承接职业病体检、职工入职体检、学生入学体检、老年人健康体检等业务。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基本公卫工作扎实推进,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三、存在的问题(一)2025年门诊综合大楼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后,增加了大型医疗设备:磁共振室、DR室、肺功能室、胃肠镜室、消毒供应室等临床医技科室;门诊部新增设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外科、五官科、妇科、儿科、口腔科、慢性病专科和老年人专科等诊室;住院部增加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等病区。新建医院编制床位200张,目前我院医务人员只有43人,新院区投入使用后无法启动创建“二级医院”的重要工作。为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必须提前招聘培养优质医务人员,保障新医院顺利投入使用,将市财政投资的民生项目落到实处。(二)村医履职能力差,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抵御医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知识更新慢,不利于现代医疗技术的实施推广,工作被动。(三)急救人员水平亟待提高。目前,我院大部分医务工作人员急救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抢救操作不熟练,没有专业的急救医生和护士,都由值班人员担任,调度几乎均未接受过专门培训。个别医务人员只有初级职称,所学专业为中医专业,根本就满足不了临床急救的需要,也没有能力去实现急救的标准。参与急救工作的医护在心理、身体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较差、灵活应变的分析判断水平低、医嘱不严谨等,都将给院前急救造成不利影响。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大部分都固守传统医疗习惯,把解决病人健康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而忽略了在临床上潜在的法律问题,不具备充足的法律知识,不了解护患之间的法律责任,并且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急救质量控制标准和行为规范有带提升,急救能力有限。四、改进措施(一)引进人才方面鼓励激励在岗医务人员通过集中培训、跟师研究、进修等方式进行培养;通过卫健局招聘、调整和借调等方式增加医务人员。(二)村卫生室方面加强村卫生室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和服务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医德医风。鼓励医生承担定期义诊和义务医疗服务,提高村民对村卫生室的满意度。同时,建立起对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制度,加强对医疗质量的考核和评价。五、下年工作计划2025是新的开始,我院要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争取以政府为主导,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改变医务人员和基本公共居民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尽快启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创新运行机制,启动信息化建设,政策配套,实行内部激励,外部监管,分级医疗,基本公共首诊制等,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存在问题,逐步予以解决。加强与村委会、派出所、计生、统计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人口信息变化。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统一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张贴健康教育宣传画报,结合创建工作,责任医生深入基本公共、家庭、学校及公开场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各村基本公共责任医生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普及各项健康知识。精心编写各种农村常见病健康教育资料,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帮助群众树立自我防病和自我保健的意识。结合健康体检,开展居民健康调查,积极推行责任医生制度和团队服务模式。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定期跟踪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定期随访服务,实行动态管理,结核病、肝炎和精神病患者提供基本公共管理,以慢病人群、特困、残疾人、低保、五保户等群体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提高疾病知晓率、控制率、服药率。对慢性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解除他们的病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基本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完善突发基本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对全体职工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并考核,做到人人知晓,事事落实。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登记号:43672144X61082111C2101有效期限:2024.09.12-2026.02.25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