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烈士陵园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纪念烈士,教育人民烈士纪念建筑物建设维护与环境美化烈士骨灰保存烈士遗物和革命史料陈列革命史料搜集编写烈士文物档案建立与文物保护革命烈士纪念活动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组织 | |
住所 | 榆阳区上郡路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晔 | |
开办资金 | 51.7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09万元 | 32.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烈士陵园.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榆林市烈士陵园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榆林市烈士陵园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以褒扬先烈、启迪教育后人、弘扬先进文化为宗旨,以优化服务环境、密切联系烈属、增强服务效能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建立“线下+线上”常态化祭扫工作机制,全力做好新时代烈士褒扬纪念工作。现将陵园2024年具体工作总结汇报如下:工作开展情况(一)清明祭扫活动榆林市烈士陵园采取“线下+线上”的祭扫方式,积极组织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做好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文明祭扫已蔚然成风。一是在清明节前期对陵园内纪念广场、墓区、革命英烈纪念馆进行全面清扫,通过清理墓区环境卫生、清扫烈士墓碑、擦拭纪念馆门窗、展示柜等,确保陵园各个纪念场所干净整洁、焕然一新。二是做好预约登记工作,倡导错时错峰,避免扎堆;三是认真开展现场祭扫活动,做好对烈属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等的组织接待和引导,提供耐心细致、周到有序、诚恳热情的服务;四是积极开展了代为祭扫服务,陵园工作人员认真清扫了烈士墓碑,并分别为园内的961名革命烈士敬献了鲜花,鞠躬致敬。在烈士亲属的委托下,陵园工作人员来到墓碑前,录制视频把祭扫过程发给烈士家属,为他们带去温馨慰藉。自3月中旬至清明假期,陵园共计接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群众等262批次,38600人次,网上祭扫英烈云平台浏览量达到16.31万人次。(二)“五进”宣讲活动根据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对于英烈故事“五进”宣讲活动的工作要求,榆林市烈士陵园充分利用和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的红色资源优势,成立“五进”宣讲团,以“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红色精神”为主题,以缅怀先烈、弘扬英烈精神为重点,开展英烈故事“五进”宣讲活动,致敬英雄烈士。2024年,陵园共计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红色精神”英烈故事“五进”宣讲活动15次。(三)烈士公祭活动英烈垂青史,热血筑丰碑。9月30日,榆林市暨榆阳区烈士公祭仪式在榆林烈士陵园举行。市委书记张晓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胜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忠,市委副书记李雄斌及市、区领导牛钧、王华胜、杨向喜、贺湘如、黄继、曹治、徐刚、李忠宏、王林、崔飞、吕明辉等;驻榆部队官兵,消防救援人员;榆阳区各机关干部,公检法,新闻媒体,各民主党派,老军人、军(烈)属,道德模范、志愿者、企业、医护人员,学生等各界人士代表约550人参加活动。(四)走访慰问活动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表达对烈士家属及退役军人的关爱,陵园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烈属及困难退役军人等送上节日祝福,呈上深切关怀。 每到一户都与他们亲切交谈、共话家常,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诉求和意见建议,鼓励他们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保重身体,并送上慰问品和暖心祝福,切实解决烈属及困难退役军人的所需所想,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五)烈士遗物收集烈士遗物作为英雄烈士的精神象征,承载着烈士生前的经历,是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体现。为充实丰富革命英烈纪念馆内的藏品和展品数量,以便更好地陈列布展和挖掘烈士事迹,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充分发挥陵园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榆林市烈士陵园通过走访慰问烈士家属,收集到陈刘飞烈士制服一件和苏万飞烈士西藏军区固边稳藏标兵奖章一枚,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将烈士遗物保存展示在革命英烈纪念馆展柜中,进一步充实纪念馆的展陈内容。(六)第六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申报工作为更好地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播榆林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更为广大党员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情怀提供有力保障,榆林市烈士陵园积极开展第六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申报工作,确保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功效。11月5日,全省党史教育基地建设现场会暨党史教育基地授牌活动在咸阳市长武县召开,会上,榆林市烈士陵园被授予了陕西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称号。(七)积极参加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今年,为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陵园干部、讲解员的业务能力,9月19日,陵园主任刘晔积极参加了在陕西渭华干部学院举办的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培训班;10月29日至30日参加了市委宣传部举办的榆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培训班;5月8日-10日,陵园办公室负责人孙娇娇参加全省褒扬纪念业务培训班;7月10日,财务人员屈飞博参与了榆林市榆阳区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培训班;7月31日,陵园两名讲解员积极参加了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举办的“学思想颂英烈”全省英烈讲解员培训暨比赛;9月26日,党建负责人王锋参加了榆阳区直机关举办的2024年度党员集中培训班。(八)强化基地建设一是为进一步提升陵园的场所建设,丰富红色教育资源及展陈内容,增强参瞻者的吸引力,今年,陵园向陕西省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申请的退役报废装备歼6飞机一架已安全运输至陵园,目前于墓区上方空地摆放展示,使陵园能够更好的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二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清明、公祭等祭扫活动,加强消防安全,陵园在左侧消防通道安装了防护栏、在墓区南侧修建一条消防通道和残疾人通道;为了陵园的用电安全,还对配电室进行了维修改造,为前来祭扫的群众提供一个肃穆、整洁、便利、安全的红色文化纪念场所。(九)纪念图书编撰工作为了充分发挥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更好地搜集整理史料,挖掘英烈故事,将榆阳党史、革命精神和英烈精神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陵园持续开展《榆林市烈士陵园建园七十三周年专辑》图书的编撰工作。陵园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此次图书编撰,每个人都通过自己对英烈事迹的理解和感悟,认真书写了一篇文章,并聘请专人对图书进行编编辑、撰写、采集、照相、排版、校正和印刷。通过图书的印刷,让更多来园祭扫群众对英烈及党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力弘扬英烈的精神,努力将榆林市烈士陵园打造成为我市的一张红色文化名片。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榆林市烈士陵园作为重要的红色文化载体,在传承历史、教育公众及促进地方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基地陵园通过陈列烈士事迹、举办纪念活动(如清明祭扫、国家公祭日等),成为学校、机关单位和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青少年在此学习先烈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与爱国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意识。2.红色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保存陵园保护了榆林地区革命历史资源,通过文物展陈、故事讲解等形式,将地方革命斗争史融入社会文化记忆,促进红色基因代际传承,强化公众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3.社会凝聚力提升作为公共纪念空间,陵园为市民提供缅怀先烈的场所,通过集体仪式活动(如党员宣誓、主题党课)增强社区归属感与社会团结,尤其在重要历史节点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核心。4.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陵园弘扬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助力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提升市民道德素养。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红色资源的挖掘有待加强。陵园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应该加强对红色英烈故事、烈士遗物背后的故事的征集,使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二是英烈精神的宣传褒扬形式较为单一。陵园要创新英烈精神的宣传褒扬形式,努力在电视、广播、门户网站、公众号、短视频等各类平台,加大红色教育宣传力度,弘扬英烈精神。四、下一年度工作打算今后,陵园继续强化理论武装、锤炼政治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实践本领,为建设陵园高素质队伍提质增效。大力弘扬英烈精神,捍卫英烈荣光,认真组织开展清明祭扫、烈士公祭活动及“五进”宣讲活动,创新英烈宣传形式,充分发挥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推动陵园2025年的工作迈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