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创新实验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丕斌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3万元 | 10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品格”德育,滋养生命拔节生长1.培育德育队伍,强化管理指导(1)强化班主任培养。每月开展一次分年级组班主任微论坛。本年度,各个年级组均已成功举行15次微论坛活动。(2)公选队委提升自主管理。本学期选拔出11名优秀学生,顺利完成大队委换届。(3)家校联动凝合力。继续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学生的学校生活。2.依托品牌课程,推进德育教育(1)持续推行主题升旗仪式。(2)开展养成教育和“双学月”活动。一方面,通过开展养成教育小讲堂,并开发“十+N”课程。另一方面,在“双学月”活动期间,3300余名学生针对《小学生守则》与《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深入学习。3.夯实“红领巾”小小讲解员活动。扩充“红领巾”讲解员团队,38名二年级学生脱颖而出加入其中,在周末、节假日奔赴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为各地游客传递红色薪火。4.开展传统节日课程。开展“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课程,让中华传统文化从小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陶冶学生的精神文化情操。5.开展运动会、体育节活动。四月份举办为期三天的全校运动会,参与的运动员的2160名,十一月成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体育节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多样化的比赛项目,如一年级的队列队形展示、二年级的广播体操比赛、三年级的腰鼓表演、四五六年级的足球篮球联赛,12月份举办了全校拔河比赛、一二年级跳绳比赛(参与率100%)、三四五六年级乒乓球联赛。6.丰富观影活动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开展观影活动24次。7.打造个性社团。精心打造46个个性社团,涵盖艺术表演、体育竞技、手工技艺等多元领域。(二)创新课程,厚植学校文化底蕴1.打造培育体系,助力教师成长(1)扎实推进“成长合伙人”项目。每月开展一次徒弟问诊课,师傅两次示范课。(2)青年研修笃行致远。坚持青年教师每日研修活动,每周一贴钢笔字、每周一块粉笔字、每学期共读一本书。(3)外出培训博采众长。全年精心组派19批次、超200人次分层级外出培训学习。(4)学习型团队启智慧。利用“校长办公会”“中层”“教研组”三个层级学习团队,每月进行读书分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累计分享文章达12篇,人均阅读书籍2本,多达300人次积极参与主题分享。(5)比赛活动强师能。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区、市级教学比武活动,组织课堂素养大赛、教学设计大赛等活动,本学期,共有22人参加区、校级公开课展示。55人次在竞赛中荣获市、区级荣誉,2人确定为省级教学能手培养对象,2人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11月末,我校承担全区“全学科阅读暨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荣获多方认可。(6)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打造“大小教研结合”模式,夯实教学质量提升根基。本年度,结题了3项省级规划课题,申报2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规划课题进入研究阶段,18项校级课题顺利结题。2.特色课程引领,丰厚文化底蕴(1).阶梯阅读课程:让阅读,营造校园新“静界”,把每一间教室打造成“图书馆”,定制“年级阅读配方”真正把图书放在孩子们的身边、手边、枕边……(2)习字课程: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学校每周二、周四早读设立全校“云直播”习字课周二(一二年级)、周四(三至六年级);一、二年级还单独开设书法课程。(3)馆校结合课程:与延安市科技馆携手打造“全链条、沉浸式”馆校结合课程,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扩大受众面,让“长课、短课”结合。其中,短课每周组织6个班级去科技馆进行2个小时的项目体验活动。学习并体验共计12节基于不同年级的科学进阶课程,让课程资源的价值最大化。长课则根据科技馆的生物工作室、机器人工作室和探客工坊三个不同主题工作室,开设了5个模块共15节主题课程,于每周三至周五下午进行授课。(4)特色社团课程:增设“乡村少年宫”特色课程,挖掘美育的广度和深度,让我校的美育走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境界。(5)思政课程:持续开展模块式教学,即大模块教学与小模块教学,本学年共开设思政课程36节,借力思政课程探索学科融合,践行“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办学目标。(6)个性作业定制:聚焦“双减”改革和核心素养,重新修订“活页作业”、因材施教分层作业、定制“运动+劳动+阅读”的特色家庭作业新范式。(三)保障到位,助力学校稳步前行1.安全工作:全方位守护校园安宁(1)制度体系构建与完善。(2)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3)开展安全演练。2.餐厅管理:精细管理打造放心食堂(1)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2)强化运营监督管理。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在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构建特色校园的思路引领下,学校红色文化、传统礼仪等特色日益彰显,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升,学校声誉迅速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今年,学校共培养市级教学能手4人,思政骨干2人,区级教学能手2人,校级教学能手15人。我校立项省级规划课题4个,申报市级规划课题1个,市级微型课题24个。同时与科技馆联手打造“馆校结合课程”,依托每周三、周四下午的“长短课”,把科学教学“搬”进科技馆。该课程自开发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为学校又一道靓丽的风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三、存在的问题(一)学校资金短缺问题。我校正逐步交于宝塔区教体局管辖,部分手续亟待完善。首要问题面临办学经费严重短缺问题,全校教职工近半年工资未发放,已经影响到了教职工的基本生活,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二)学校教室短缺问题。我校服务学区较大,招生压力过大,现有学位已无法满足辖区内适龄儿童就读意愿。四、整改措施(一)以学习为“领”,构建“成长共同体”文化以课程为“本”,不断拓宽课程设计视野;以活动为“体”,定制课程延伸活动,赋能全面成长,使活动成为每一个师生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校走向“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高品质发展样态。(二)以改革为抓手,为发展提供“动力”完善各项制度适应学校新发展,实行班级管理、教师荣誉申报制,让优秀成为大多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