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彬县> 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

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3-25 17:39
单位名称 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大力发展全市志愿服务事业,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整合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五大服务平台,指导镇村所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志愿者技能培训,志愿者报名注册、组织引导、志愿服务、时长登记、权益保障等工作。
住所 彬州市行政中心3号楼409室
法定代表人 孙海峰
开办资金 16.8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彬州市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16万元 47.4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彬组干发[2024]75号文件,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孙海峰。因购买办公家具、电脑等变更了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原名为彬州市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于2024年7月更名为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承担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2024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为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工作总结如下: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化文明培育,引领风气之先。一是加强好人管理,擦亮好人品牌。为加强“好人”的挖掘,面向全市广泛征集好人线索,发放“彬州好人”线索征集宣传品,并将征集到的好人线索向中省咸推荐,其中张强参评并荣获“孝老爱亲”陕西好人荣誉称号;为加强“好人”的管理,联合纪委、公安、检察等六个部门对103名各级各类“好人”进行了综合联审并分类建档。为加强“好人”的礼遇宣传,筛选15名“好人”事迹在城区人流量多的街道公交站牌处展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公众号展播,完善更新“好人一条街”版面内容,春节、国庆节期间分别慰问了部分好人代表,好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二是加强榜样引领,扩大示范效应。3月5日学雷锋日举办“文明实践我行动·城乡同步共提升”主题活动,授予15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金牌宣讲员”和10名同志“银牌宣讲员”荣誉称号,授予4家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组织奖”和4个新时代实践所站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各镇(街道)对涌现出的好媳妇、好公婆进行表彰,今年各镇共表彰好媳妇70名、好公婆65名,引导群众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社会风尚、倡树文明新风。三是加强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加强对全国文明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统筹指导,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初夏粽飘香文化永流传”等文化教育活动70余场次。联合教育局、财政局赴6所中央彩票公益金扶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和3所地方自建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形成调研报告,从氛围营造、师资力量、活动开展等方面予以督促和指导。(二)深化文明实践,筑牢固本工程。一是完善阵地建设,设施配备提质增效。不断完善原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等阵地,完善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好人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文明实践基地的亮化设施。投资16万元购置了云台摄像机、导播台等直播、录播设备,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培训2次,与市委党校共同建设了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录课室等,推动阵地建设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二是强化示范引领,文明实践蹄疾步稳。承办咸阳市“习语润咸·走基层”彬州市专场报告会,以高站位、深解读的方式,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会同全市10镇(街道)陆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辐射面广的综合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活动10场,指导税务局、财政局、供电公司等40多家文明单位在结对共建村开展形式多样、分众化、层次化的微宣讲活动132场,将文明实践工作推向蹄疾步稳的态势。四是用好管好网络平台,文明传播突飞猛进。运营“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公众号、网站、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构建“二静三动”新媒体矩阵,督促文明实践工作站全体干部每日及时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转发,不断提高群众关注度,扩大活动辐射面,群众的点赞量也大大提高。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常流水、不断线。(三)深化文明创建,提升文明指数。一是创新推进活动。依据中宣部下发的《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按照瘦身、减负、少测、低扰、降噪、提质的思路,结合我市实际,优化内容设计,严格对照各类创建测评指标体系及测评要求和《彬州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实施细则》,坚持把提高思想觉悟、道德素质、文明风尚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内容,加强分类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各项创建相互促进、稳中求进。二是不断丰富创建形式。积极组织咸阳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利用“我们的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送理论、送文化、送医疗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指导各级文明校园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拍摄制作文明创建短视频15条,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公众号进行展播,10个文明单位线上开展的活动被省市媒体转载报道。复审全国文明单位8个,复审全国文明家庭1个,成功推荐全国文明单位1个,推荐参评省级文明镇3个、单位1个、社区1个。三是全面展示创建成果。在积极动员、指导省级以上文明镇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巡礼”移风易俗重点领域整治活动的同时,拍摄制作移风易俗等主题视频6条,其中太峪镇《亲情与良知》、北极镇《文明北极唱新歌》、水口镇《白土村“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3条视频向省市文明办推荐拟在中国文明网展示;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编写新时代文明实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案例2个,编写并上报省委文明办移风易俗工作案例1个,上报省委宣传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1个。同时,对20户县级文明家庭事迹在城区公交站牌处展示,指导各文明单位将创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拍摄成视频在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公众号上展播。工作成效经过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全体干部一年的团结奋进和艰苦努力,各项工作成绩斐然,成果丰硕,全市人民的精神面貌不断提升,党的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彬州市“彬彬有理”百人宣讲团荣获陕西省委宣传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文明实践宣讲员张蕾荣获陕西省委文明办举办的“我眼中的三秦和美乡村”文明实践演讲比赛优秀奖,并被省委文明办聘请为优秀宣讲员;6所中央彩票公益金扶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经陕西省委文明办考核合格率为100%,其中,1所获优秀等次,2所获良好等次;《彬州市“一约四会”约出文明新风尚》工作案例入选《陕西省移风易俗工作案例选编》书籍;2幅摄影作品《彬州龙高芦村》《美丽乡村》入选陕西省“我眼中的三秦和美乡村”文明实践摄影活动作品展;彬州市少年宫节目《中国龙》取得陕西省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示展演资格,并作为咸阳市唯一的少年宫参与展演;彬州市“老韩说事小韩跑腿”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咸阳市委文明办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个志愿服务队荣获咸阳市委文明办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人荣获陕西省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金池革命旧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陈列馆荣获咸阳市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称号。存在问题一年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宣讲人员积极性有所减退。由于没有明确的补助政策,宣讲员只能报销下乡补助。对于宣讲员的化妆、服装租赁等费用无法予以报销,随着活动场次的增加,宣讲员难以承受此项费用,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二是微小宣讲活动难以形成常态。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日常活动均为分管领导负责,镇村干部兼职,支持不足,组织者面临重重困难,难以持续推动活动的开展与创新,造成微小宣讲不主动,难以形成常态化。三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各职能部门在开展群众性、普惠性业务活动时,往往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形成合力。整改措施一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宣讲队伍。协调注册“百人合唱团”“爱华诵声团”“豳风古舞团”三个社团组建市级直属宣讲队,申请市财政划拨经费,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代管。二是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制度。申请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席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联席会。三是整合资源壮大力量。整合全市各类文化、文艺下乡、走基层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五、2025年工作计划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将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首要任务,以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方向,以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为基本职责,以综合利用阵地资源为基础支撑,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工作导向,主要工作计划为:一是建强文明实践阵地,在特色上求突破。按照“能用、实用、好用、管用”原则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拓展文明实践(点、基地)、建立志愿服务站(点)。二是做靓文明实践品牌,在模式上求创新,持续深化“彬彬有理百人宣讲汇”“文明赶大集”等现有品牌,重点打造“老韩说事·小韩跑腿”“法润乡风”“小板凳议事会”等新项目。三是彰显文明实践功能,在服务上求实效,充分发动五大平台、各文明实践所(站)、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作用,持续开展以宣讲为主体、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的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架起党群关系连心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2025年3月4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