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院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局及医疗健康总院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全院上下勠力同心,拼搏实干,狠抓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坚持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态度,努力加强行风建设。现将2024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医院业务方面:2024年医疗收入1034.9万元,药品收入491.7万元,总收入19872万元,全年门急诊量14279人次,较上年减少人次,出院病人2813人次,较上年减少317人次,手术103例。门诊均次费用75元,住院均次费用2836元。(二)坚持建立健全医院管理方面:严格落实科主任负责制。领导班子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实行日清月结制度。各项收费工作确保规范化,有完善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和药品、主要一次性医用耗材的价格以及各种检查项目、医疗服务收费的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诊疗服务中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二是坚持用制度、规矩来管人、管事、管财,以院务会为平台,医院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均向职工公开。通过公开栏、电子显示屏、投诉信箱、电话等形式,公开医疗服务价格、医务人员信息,征求患者和职工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解决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问题,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医院科学管理,切实保障职工权益。(三)狠抓消防安全与环境卫生整治,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方面:1.整改线路,整治职工宿舍及住院环境,优化科室布局。一是为双背楼重新修缮楼顶,解决职工宿舍漏雨漏水等不安全隐患;二是进行制氧中心的建设,更好地保障了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对氧气的需求较高患者在我院的就医安全,解决了老式罐装氧气,存放地点距离业务用房及街道较近,安全距离不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三是对中医馆进行升级改造,拆除陈旧的设施,完善中医馆设备,极大的改善了我院中医馆的环境;四是在内儿科增设医养结合病区,极大的提升了我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无陪护老人提供陪护、取药等服务,极大的便利了老年患者的就医;五是建设了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进一步改善了医院接种环境,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切实提高了预防接种工作效率。2.进行院内环境卫生整治,优化调整物业。联系专业公司更换化粪池罐并对管路进行清理,解决了化粪池污泥、生物和废水的积累,改管道善了院内空气污浊的情况,极大的改善了医院的生活环境及群众的就医环境。(四)着重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方面:我院狠抓医疗质量管理,调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等11个委员会组成人员,进一步规范医疗文书,规范用药,开展科室大查房,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开展医疗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2024年规培人员2名,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中西医诊疗、煎药技术、老年病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等多种培训20余次。参加华医网学习69人,参加陕西省专业技术继续教育66人。(五)坚持以综合医改为突破,医院综合实力稳步上升方面:1.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结合我院实际,制订并实施《惠民工作方案》。一是在“逢集日”上午10:00-16:00设立“院领导接待日”接待室设在门诊二楼,由班子成员轮班主持,并建立接待台账,指定具体科室负责推进;二是为门诊及住院患者提供导诊、咨询、入院办理、医保审核、出院结算的“一站式服务”;三是住院部一楼设便民门诊,开通“便民号”,针对已确诊且病情稳定,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开药;四是对加盖“彬HR”标识的检查单进行互认,不得重复检查;五是门诊部实行“一人一诊室”;六是实行“一次挂号管3天。2.医疗保险工作,异地省内外报销业务顺利运行,医保的不断调整、报销系-统的升级优化维护,全体工作人员逐项理解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并在不断的操作中掌握了各项报销政策,做好医保门诊、住院准确无误的报销工作。2024年,居民住院报销人次2941人、报销金6906390.99元;居民门诊报销人次:90人,报销金额:2944.31元。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最销人次:87人,报销金额:228981.3元。职工普通门诊:报销人次415人,金额:38641.95元。大病保险人次:59人,报销金额:14963.68元。异地医保报销人次:82人,报销金额:125805.55元。(六)优化人才队伍,在增强核心竞争力上有新提升方面:我院现有职工92人,其中在编职工67人,临聘人员25人。通过队伍建设及引进培养方式优化人才队伍,做好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以及人才引进工作,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一是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方面。全年累计晋升高级职称1人、中级晋升7人;晋升初级10人。二是激励员工进修学习,参与业务培训。规培人员3名,分别前往咸阳市中心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参加短期培训20余次,参加继续教育66人,使我院专业技术水平又上新台阶。(七)做好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高农村卫生工作水平方面:1.按照公共卫生管理要求,辖区服务人口约5975户24651人,常住人口约18842人。一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截止12月底全镇居民健康档案42566份,核查档案42566份,上报死亡报告280份档案。二是健康教育:按照规范的安排,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健康教育宣传书籍发放46768份,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168期,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168期。三是计划免疫:国家免疫疫苗接种情况,其中乙肝疫苗应种63人,脊灰疫苗应种199人,百白破疫苗应种157人,,麻疹类疫苗应种94人,,甲肝疫苗应种54人,实流脑疫苗应种83人,A+C流脑应种218人,乙脑疫苗应种117人,,白破疫苗应种139人。出血热疫苗31人次、特殊人群乙肝疫苗85人次,发现及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1例。四是儿童保健管理与健康情况:我镇0-6岁儿童876人,体检人数682人,管理率78%;0-3儿童376人,管理人数323人,管理率86%。五是慢性病管理: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高血压管理6899,随访18706人次,糖尿病管理2656人,随访2608人次),随访的同时免费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随机血糖监测,并针对辖区慢性病人群开展连续科学的健康评估、干预措施等,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六是严重精神病管理:对我镇严重精神疾病进行排查、摸底,掌握重性精神疾病人复发、住院、迁出、死亡、走失等情况,今年心里康复医院对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共计159人,对辖区内确诊的250例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规范管理率99.5%,服药率70%,面访率100%,体检率89%。二、取得效益(一)全年未发生一例医疗责任事故和医疗纠纷。(二)全年未发生一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在开展集中教育活动中,“严守纪律规矩、加强作风建设”等专题教育活动中,职工工作作风明显得到改善。(四)完成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建立了医德医风档案。三、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干部职工思想僵化,大局意识淡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处理不恰当。(二)部分干部职工在工作上为难情绪重,贪图安逸舒适的工作,本职工作做的不够好。(三)对待病人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改善。(四)科室之间协调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思想教育: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局意识和集体观念;2.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岗位职责,签订责任书,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3.加强医患沟通:鼓励医务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解答疑问,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4.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科室间的凝聚力和协作意识,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五、2025年工作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聚焦医疗救治和民众需求,以维护人民健康为宗旨,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医疗核心竞争力,建设好人民满意医院。(一)聚焦等级医院创建,实施医疗技术能力攀登行动。一是加强中医药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二是结合2024年临床实践摸索,继续拓展疼痛相关专业诊疗,结合医院实际,开展颈椎、手法复位,周围神经阻滞,局部痛点封闭等,更好解决周围患者症状。继续保持腹腔镜下相关手术操作,不断提高微创手术所占比例,同时进一步控制药占比,提高床位使用率。(二)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为医院科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三)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充分利用医共体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进一步健全院、科两级责任管理体系,针对制度化诊疗不规范,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具的培训与使用。针对应急救治能力不足,进一步加强应急演练等,提升全院的应急处置能力。征程万里风正劲,扬帆起航正当时,展望2025年,我们自当再接再厉。医院全体职工将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继续朝着医院既定目标,不惧考验,笃行不怠,奋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和二级医院创建工作,乘势而上开启医院发展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