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文学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文学创作、研究,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文学创作、研究、评论;作协会员、文学工作者、爱好者培训;承办《小说评论》杂志。(涉及资质认可或行业许可内容的以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内容为准)。 | |
住所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8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韩霁虹 | |
开办资金 | 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作家协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94万元 | 64.7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文学院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陕西文学院在省作协党组领导下,积极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制定的目标任务,紧扣重点工作,立足实际,主动谋划,切实发挥服务职能,不断完善组织机制,以“百优”行动工作为依托,以培训、交流、研究、评论工作等多种平台为载体,充分利用《小说评论》阵地,不断发现、培养、扶持中青年创作人才,打造健康、有活力的文学创作队伍,扎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政治引导力陕西文学院党支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扣党纪学习教育核心,持续增强支部政治引领力和组织凝聚力,切实发挥党建“总开关”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同向发力、互促共进。二、做好作家服务管理工作,落实“百优”行动“百优”作家日常服务和管理是陕西文学院的一项主要工作。2024年度,陕西文学院围绕第二期“百优”行动开展了多项具体工作:(一)举办第二期“百优”作家2024年度高级研修班本次高研班于7月8日至7月16日在陕西照金干部学院举办。为了办好此次高研班,我院结合新时代作家培养需求,邀请了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国内重点期刊编辑及“百优”导师,围绕“新时代文学的多维发展”这一主题授课,指导和帮助作家探索文学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多元化表达,打开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新视野。高研班期间共举办8场专题讲座,授课老师们以深厚的学问修养、精彩独到的观点、深入浅出的文本分析,为“百优”作家拓宽创作视野给予了重要启发和切实帮助。每场讲座还设计了交流互动环节,学员积极提出问题,老师认真答疑解惑,互动教学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创作认知。高研班期间共举办3场课外实践,开阔学员视野,提升培训效果。此外,还举办了交流座谈会。学员们结合个人创作,交流心得体会,畅谈文学创作理念及创作现状。(二)举办第二期“百优”作家2024年度改稿会改稿会在去年“残酷的整形手术”的改稿基础上,继续探索改稿模式,采用了导师点评、编辑阅评、学员互评“三堂会审”的改稿方式,邀请了国内重点期刊编辑、“百优”导师和“百优”作家共同对改稿作品问诊把脉,扎扎实实为学员找“病灶”、寻“良方”、治“病根”。改稿会采取公开课的形式,全体“百优”作家参加,互学互鉴,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每个人都可以给改稿作品提意见和建议,每个人都在旁听他人写作问题中观照自己的写作,既精准剖析了书稿问题,明确了修改方向,又搭建了学员与名刊名编的交流平台。(三)举办第二期“百优”作家走进铜川采访调研活动组织开展了“省作协成立70周年书写我们的新时代”陕西省第二期“百优”作家走进铜川采访调研活动。先后走进了铜川博物馆、孙思邈纪念馆、药王山、耀州窑唐宋遗址、耀州窑文化基地等地,深入感受厚重的人文历史,帮助作家开阔心胸眼界、激发创作灵感,带领作家感受新时代铜川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变化。作家们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铜川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精神文明建设等成果,纷纷表示要将眼前美景落到笔端,以文学助力乡村振兴。采访调研结束前夜,“百优”作家们还自发举办了“以文学之名”诗歌朗诵会。作家们以诗文为伴,用朗诵点燃夏日的激情,将每一部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为采访调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四)开展2024年度创作考核及2025年度创作计划申报经过申报、收集、核查等工作流程,于2024年底完成了第二期“百优”作家2024年度创作考核及2025年度创作计划申报工作。2024年,第二期“百优”作家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共发表作品638篇(部、首),其中小说58篇(部),散文46篇,诗歌497首,儿童文学10篇,文学评论10篇,翻译文学12篇,纪实文学5篇;出版作品37部,其中小说14部,散文集2部,诗集6部,儿童文学10部,报告文学3部,人物传记1部,随笔1部。获得省市级以上各类文学奖项和荣誉47项,其中周文婷被中国作家协会评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优秀作家,张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左右的《追光的耳朵》获第六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金奖。三、联合举办儿童文学分享研讨会,提升作品影响力为提升陕西儿童文学在全国的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2024年12月8日,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举办了“陕西作家吴梦川长篇成长小说《大树的女儿》作品分享会”及“书写强国重器,讲好中国故事——张军长篇少儿科幻小说《天工开物号》作品分享会”。分享会邀请了各级领导和众多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知名专家学者,阵容强大。专家热烈研讨、发言精彩,共同探讨了作品所蕴含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及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积极邀请了多家主流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有效扩大了陕西儿童文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四、开展多项图书编辑出版项目,增强文学传播力(一)《后浪·第二期“百优”作家丛书(第二辑)》为了进一步加强陕西文学人才队伍建设,做大做强文学陕军品牌,加大精品扶植和宣传推介力度,持续扩大第二期“百优”作家影响力和陕西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力,集中展示第二期“百优”作家及其作品,陕西文学院组织遴选第二期“百优”作家优秀作品,严格按照标准初选出9部作品,拟编辑出版《后浪·第二期“百优”作家丛书(第二辑)》。现已严格按标准选出9部作品,预计于2025年12月前出版。(二)《陕西文学史》《陕西文学史》的编撰集学术与科研为一体,共三卷十二本,规模宏大,时间跨度长,涉及门类广泛。2022年启动此项工作,召开了第一次编委会,2023年召开了第二次编委会暨初稿打磨会、编撰促进会。2024年6月4日,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召开了《陕西文学史·当代卷》初稿论证会,围绕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逐卷提出了修改意见,反复打磨,力出精品。至2024年底,古代卷、现代卷及当代卷的大部分的分卷已完稿。(三)《当代陕西文学评论文丛》《当代陕西文学评论文丛》的编辑出版工作于2022年底启动,2023年完成了文稿的征集、审核与招标等工作,并交付出版社。2024年持续与出版社对接沟通丛书的内容排版、封面设计等事宜,现已完成编辑出版工作。五、规范《小说评论》工作流程,实现刊物新发展(一)编辑出版《小说评论》2024年全年6期杂志《小说评论》杂志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遵循“三审三校”工作机制,努力开拓《小说评论》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小说评论》刊物的影响力,力争为读者带来更多优质的阅读体验,也为更多优秀作家、评论家提供高质量的文学评论交流平台。2024年共编辑出版了六期《小说评论》。全年6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3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推出的系列研究文章,获得广泛关注,形成评论声势,丰富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研究材料与理论话语。(二)主办“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24年5月17日到19日,由商洛学院、丹凤县人民政府、陕西文学院《小说评论》杂志社共同主办的“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商洛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师生与贾平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听取山东大学温儒敏教授等21位专家的主题报告,围绕“世界文学版图中的贾平凹文学创作研究”“贾平凹作品中的世界性因素研究”“文学史谱系中的贾平凹研究”“贾平凹文学思想研究”“贾平凹的城市书写研究”“长篇小说《河山传》研究”等议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深化了对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理论的讨论,对繁荣贾平凹创作的理论研究与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三)举行“《小说评论》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2024年12月7日,由陕西省作家协会与陕西师范大学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文学院《小说评论》杂志社承办的《小说评论》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在西安举行。陈晓明、白烨、张清华、程光炜、吴俊等全国各地学者专家参与研讨。会议颁发了《小说评论》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共6人获奖。(四)举行“《河山传》暨贾平凹长篇小说学术研讨会”2024年12月7日,在西安举行了“《河山传》暨贾平凹长篇小说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河山传》的叙事艺术、现实主题等进行剖析,肯定了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对于陕西文坛的引领作用以及陕西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同时直指文学面临的现实困境,思考当代文学发展进步的前景,期冀通过密切联系文学现场、推动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经典化来参与国民精神和审美建构,肩负起关照现实的责任使命,为助推新时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五)运营《小说评论》公众号2024年杂志微信公众号推送原创内容近百篇,总阅读量达十余万次,多次被“文艺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作家网”“收获”等知名公号平台转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陕期出证字第219号,有效期限自2024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