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西航一中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街道办渭滨东路一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筱蓬 | |
开办资金 | 4270.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67.12万元 | 2127.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西航一中 | 从业人数 14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党建铸魂,创新思维1.学校党总支完善机构,积极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创造“航动力135”党建品牌,以党组织建设带动教学、教研、德育创新发展,实现学生五育并举,学校全方位提升。2.学校扎实组织培训,解读教育家精神内涵,弘扬良好师德师风;认真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案例深入学习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增强底线思维;组织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履行师德承诺,强化师风建设,共筑立德树人基石。(二)文化引领,创新内涵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学校六十年接续发展,五年规划实施,每一步都离不开文化的坚守与创新。学校以“动力”为核心的“航文化”体系将知识学习与品德修养、成长个人与奉献国家紧密相连,创新构建“航动教研、航动课堂、航动课程与航德育人体系”,成为学校品质建设、发展模式探索、教育质量提升的行动指南和创新名片。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频道、陕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校航文化育人体系做了专题报道,影响广泛,催人奋进。(三)教师成长,创新机制1.五支队伍,凝心聚力。从优秀班主任中选拔中层,从中层推举校级干部,不同岗位的锻炼,多角度的培训与考核,锤炼出一批责任心强肯干事能吃苦的教师队伍,管理干部带头作为、老教师驰而不息、青年人奋发有为、家长信任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正是得益于此,学校发展才行稳致远。2.全员管理,抓牢机遇。我们扎实落实“健康第一、规律为本、活动育人”教育思想,以航动早训和航动大课间为契机,确定训练时间、优化训练内容,监测训练效果,改变观念、改善行为。在落实全员管理工作的要求中,逐步细化管理标准,提升管理能力,达成管理目标,教学秩序持续向好,活动育人成效显著。(四)教学提质,创新模式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深化课改提质增效,我校探索并逐步推行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通过现场听课、师生对话、专家讲座等系列活动指导教师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形成以生为本、师生共进的课堂生态,推动课堂教学有效实施。把原来以备课教学为主的“4432”课堂模式升级为“4436”航动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为主,生生互学,师生共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2.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打破学科壁垒,开展了理综、文综跨学科融合实践课,结合火箭发射数理化教研组开展综合应用与课堂创新,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培养方式;走出校园,把课堂开在祖国大地上,语文和文综教研组带领学生走进江西,实地学习实践,师生不畏酷暑,率先走出一条学科融合课程探索之路。组织师生深入科大讯飞、参观比亚迪企业,了解科技发展前沿;带领管理干部和青年教师走上红旗渠、走近教师创办的志宽企业,感受伟大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强化学以致用、创新创造理念。知识只有应用才有力量,工作勇于创新才更有价值。率先举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教研活动,形式创新;语文教研组、英语教研组被评为未央区先进教研组。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作业设计、理化生实验说课、课程思政精品课等省市区学科类比赛中有80多位教师获奖。(五)学生发展,创新渠道1.德育铸魂,培育品德修养。学校围绕“54321”航德系列课程,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举办“告别红领巾・迎接青春梦”退队入团仪式,培养家国情怀。通过演讲比赛、专家讲座强化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和职业方向;两期家长职业大讲堂,更是成为学生未来职业的直观借鉴。强化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积极落实工作要求,调整作息、常态化开展体艺活动。常态化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打扫教室、清洁校园、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责任感及社会责任感,增强实践能力。(六)数智战略,创新升级作为市级智慧校园和“5G+智慧教育”教学场景应用试点学校,学校在数智化建设方面大胆创新,成效显著。学校智慧教育中心整合资源,创建信息平台,形成数字化校情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校园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和精准决策。代表未央区参加陕西省第九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的角逐,顺利完成预定任务。(七)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我校高标准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在航文化引领下,聚焦创新,锚定高质量,真抓实干,办学品质实现了飞跃,集团发展再上新台阶。学校被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以及主流媒体单位授予陕西基础教育示范学校(中学)荣誉称号,入围百集纪录片《时代见证》原型单位、微信公众号入围全省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成为省“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首批试点学校,校长刘筱蓬被授予2024年度西安教育典范之创新实践型校长,整体肯定了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发展现状,发布在1月16日《西安晚报》专刊。收获了全面成长,令人欣喜和自豪!(八)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1、常规教学的管理和落实上,还需加强,需要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2、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安全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3、教师队伍发展、青年教师成长还需加强。(九)整改措施。1.升级航文化内核。学习2025年教育大会精神,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航文化课程与实践活动,提升航文化在新时代教育中的影响力与引领力。2.实施名师队伍建设。与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合作,根据高考综合改革方向,实施“名师工作室创新引领计划”,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引领能力的高层次教师。3.布局数智化发展。坚持“应用为王”的发展理念,建立智能教学资源推荐系统,根据师生需求精准推送教学资源。开展“智慧课堂创新大赛”,鼓励教师探索基于数智化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4.创新特色品牌。办好航空科创班,创建艺术示范校,结合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开设AI等校本课程,加强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个性化发展。5.教师关爱行动与成长计划。通过党组织工会教研组等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引领大家有序成长和发展,让大家能在一张一弛中创造工作价值,享受美好生活。(十)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于学校而言是五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我们仍将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不断探索质量提升新路径,把培养具有“世界眼、中国心、民族魂”的时代新人作为教育发展新目标,努力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为繁荣教育事业、创造个人更幸福美好的生活贡献智慧与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西安市“弘扬科学家精神”朗诵大赛优秀组织奖。2、第三十八届西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优秀组织单位。3、未央区“好课堂”全员职级赛大单元教学大赛。4、未央区“扬帆杯”三跳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5、2023年度未央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6、2024年度基层工会考核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