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国共产党宝鸡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市党史资料的征集、编辑、研究和指导。 | |
住所 | 宝鸡市金台区宝虢路12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会亚 | |
开办资金 | 53.0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宝鸡市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39万元 | 10.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室认真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及中央、省市委对党史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党史姓党根本原则,立足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根本职能,深耕主责主业,积极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征、编、研、宣、审等重点工作,党史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一)坚持学深悟透,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头等大事,认真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工作要点》,对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二)强化课题引领,党史研究持续深化。聚焦研究主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宝鸡地方特色的党史研究成果。一是课题引领研究。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党史研究专项课题”项目,最终形成党史研究成果16项。围绕宝鸡实践深入开展研究,广泛征集史料,撰写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宝鸡的实施》《宝成铁路建》等专题综述并在省级刊物发布。二是专题深入研究。完成《改革开放以来宝鸡市(地)委重要文件选编》(第一辑)编纂印刷,组织开展“纪念扶眉战役75周年”论文征集活动,甄选优秀论文36篇,编印《论文集》在全省发放。三是审读严格把关。完成眉县、扶风、麟游、宝鸡县党史二卷审读。完成《烽火陈仓——宝鸡国防动员简史》等涉党史场馆、画册、视频和文字内容的审核,共审看内容约150万字。(三)聚焦存史职能,史料征编持续深入。扎实推进党史资料征编高质量开展。一是党史正本编撰有序推进。认真做好《中国共产党宝鸡市历史》(第三卷)大纲的修订完善,完成13章50节201目大纲初稿撰写,已上报省室审读。加强对县区党史正本编纂工作的指导,组织开展党史正本编纂培训。二是专题史料征编扎实推进。连续20年开展《宝鸡党委工作纪事》编纂工作,《宝鸡党委工作纪事》(2023年卷)于12月印刷出版,完成《习仲勋与宝鸡》书稿编撰印刷工作,撰写完成《习仲勋及齐心在宝概况》,参与编撰的《脱贫攻坚的陕西答卷》荣获第33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三是史料搜集利用成效显著。深入开展改革开放以来的陕西宝鸡地区口述史征集工作,完成征集史料24篇8万余字。(四)创新思路举措,宣教质效持续提升。聚焦庆祝新中国成立、扶眉战役75周年等重要节点,丰富形式,创新载体,全面提升党史宣教效果。一是持续推动宣教阵地创新创优。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建党103周年,开展《云上学党史奋进新征程》红色视频展播活动,累积发布红色视频45部,编辑出版《宝鸡党史》刊物4期,持续优化《宝鸡党史》微信公众号、宝鸡党史网。二是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第107期“宝鸡大讲坛”,开展“讲好党史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史短视频征集活动,作为学习党史的视频教材。三是加强党史教育基地规范管理。成功命名省级党史教育基地1个,新建凤县长征纪念馆(暂定名)、《张仲实影像展厅》等红色场馆8个,提升改造场馆1个,努力打造富有宝鸡特色的党史教育阵地。四是有力推进红色资源挖掘利用。持续开展红色资源展示计划,用好宝鸡红色资源数据库,在全市广泛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全市红色场馆累计接待量超30万人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超1万场次。(五)加强组织领导,作风能力持续转变。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狠抓组织领导,锻造过硬队伍,扎实推进党史各项工作上水平。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形成全市“一盘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被评为全市第二批“四优模范机关”。着力抓好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组织党史系统干部赴上海复旦大学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素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多元化研究力量。坚持制度创新与机制建设并重,联合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规范申报评审、过程监管、成果转化全流程。以宝鸡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主线,确立宝鸡党的历史研究、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研究等8大重点研究方向,建立“专家领衔+团队攻坚”模式,动员市级党史专家库成员牵头组建课题组。经广泛动员,申报主体涵盖党政机关、高校等5类单位,吸引省内外高校专家学者、基层党史工作者等192人参与,累计收到立项申报书61份,有力凝聚党史研究合力。(二)严格审核把关,筑牢高质量课题根基。实施“双盲评审+纪检监督”制度,在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下,邀请5名资深党史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经过联合评审、集体打分、立项公示等程序,从61项入围课题中择优立项16项。强化中期指导,及时跟进课题研究进度,协调帮助解决问题,提供业务咨询,有效促进课题进度,确保课题研究质效。(三)加强成果转化,构建常态化运用机制。将研究课题与学术成果、服务发展、宣传教育等实际需求结合。加强学术价值转化,评选出优秀课题,予以相应资金补助,对优秀成果汇编出版。加强资政价值转化,建立“直通车”报送机制,对《宝鸡三线建设的历史成就及经验启示研究》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报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参阅。加强教育价值转化,推进《宝成铁路建设史及其蕴含的中国精神和时代价值研究》等成果进课堂,转化形成党员干部培训课程、青少年研学教材等,有效提高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在丰富党史研究学术宝库的同时,开辟了党史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新路径。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2024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不足:(一)存在问题:一是县区党史二三卷编撰进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党史专题资料征编存在短板。二是党史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党史专题研究水平有待提高,资政作用发挥不到位。三是党史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效果还有提升空间,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还不充分。(二)改进措施:一是抓好党史著作编撰。持续做好宝鸡党史三卷大纲修订和资料征集,统筹推进县区二三卷编撰。二是深化党史资料征编研究,高质量实施2025年党史研究专项课题项目。三是狠抓党史宣传教育,巩固提升党史“七进”宝鸡模式,在扩面、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深入实施红色资源展示计划,管好用好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修订完善《中国共产党宝鸡历史》(第三卷)大纲;(二)高质量完成《宝鸡党委工作纪事》(2024年卷)资料征集和编撰出版工作,编辑出版《改革开放以来宝鸡市(地)委重要文件选编》(第二辑),持续开展“改革开放以来的陕西”口述历史征集工作。(三)编辑印刷《2024年度党史研究专项课题论文集》,高质量实施2025年党史研究专项课题项目,开展《改革开放以来宝鸡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综述》专题研究;(四)编辑出版《宝鸡党史》刊物4期,高标准运行维护“宝鸡党史”网站,持续优化《宝鸡党史》微信公众号,巩固提升党史“七进”宝鸡模式,持续做好中研院“百年辉煌”新媒体平台的共建共享,组织策划拍摄党史系列短视频。(五)建好管好用好党史教育基地,持续推进动态化、规划化管理。做好红色场馆展陈大纲和解说词审核工作;加强革命文物资源利用传承,全面摸清宝鸡红色资源家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