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村镇建设提供指导服务。负责指导村镇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示范镇建设及农村危房改造、村居民自建房住房安全,开展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建筑推荐申报等工作。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西大街1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石万平 | |
开办资金 | 28.2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南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46万元 | 11.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2024年,我单位认真落实中、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策部署,聚焦乡村全面振兴重点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我区1个省级和4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2024年度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督促、指导,全区示范镇建设工作稳步推进。1.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圣水镇:圣水镇自2021年11月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以来,全区上下抢抓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目标任务,树立“问题、危机、统筹”三个意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超前谋划、精准发力,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2024年计划实施示范镇建设项目18个:圣水镇汉黄公路改造提升项目一期、圣水镇综合文化中心项目、圣水镇文化振兴项目、圣水镇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圣水镇群众家门口幸福园(向阳-青春)建设项目、圣水镇群众家门口幸福园(向阳-奋斗)建设项目、向阳社区法治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圣水镇汉黄路河渠综合治理、向阳社区居民楼提升改造项目、向阳社区美化亮化工程、大鲵产业园项目、圣水镇中药材产业园建设项目、圣水镇产业道路提升等,计划投资额1.5015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8个,开工率100%,累计投资18318万元,占年度总投资额的122%。进一步完善了圣水镇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服务功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持续增强,圣水集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2.新集镇、黎坪镇、青树镇、法镇4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2024年建设项目25个,累计完成投资6.35亿元。其中:新集镇计划实施建设项目6个,年度开工建设新集镇天然气主管网建设项目、城市供水项目、罗堰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精品骨料生产基地项目、新集镇二门村至程扁村通村道路建设项目、黄家河新集段水污染治理项目共6个,现完成投资59720万元;黎坪镇实施建设项目5个,瓦石溪村等村路灯建设及集镇供水项目、公共设施提升项目、元坝安置点社区工厂建设项目、黎坪假日酒店改造提升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升项目,现完成投资3450万元;青树镇年度计划实施建设项目4个,年度计划投资1921万元。建设丰盈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蓝天洗涤厂建设项目、新店村革命老区道路项目及钟宝寨村革命老区项目,现已完成投资2120万元;法镇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全力推进8个总投资646.81万元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已建成14条通组道路,投资170万元实施1.7公里以工代赈通组道路硬化项目也已完工达效。积极申报实施卫生厕所改造整村推进项目,投资60万元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已初步完工达效,有效提升了法镇集镇污水治理水平。(二)积极推进“千万工程”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完成现代宜居农房建设工作。1.按照汉中市南郑区2024年—2027年“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清单,要求每个创建村开展现代宜居农房建设任务,结合农民群众对住房建设的实际需求,指导全区开展“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建设,不断提升农房质量安全和宜居水平,截止目前,全区30个村建设宜居型示范农房299户。2.按照重点示范村创建项目清单,为阳春镇陈村二、三组农耕文化体验园区周边村庄编制了《汉中市南郑区阳春镇陈村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设计方案》,指导完成了健身广场设计、文化广场设计和施工,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和景观节点,并对主干道两边30余户农居院落空间进行了提升设计,美化乡村宜居环境,激活乡村文明建设活力,为乡村农旅融合发展打好基础,加快实现干净整洁、设施配套、生态良好、乡风文明、安居乐业的和美乡村。(三)着力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1.历史建筑公布挂牌、测绘建档工作。2024年通过对全区历史建筑信息线索进行筛选和审查,广泛征求文旅部门及相关镇(街道)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碑坝镇广家店村何文平民居和福成镇底坪村程家大院等8处建筑为我区第二批历史建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8处拟定历史建筑进行了测绘建档工作,并以区政府正式文件公布,进行挂牌保护。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普查、申报工作。组织专业人员,联合区文旅局相关专家,对碑坝镇广家店村、福成镇底坪村的传统村落、历史建筑,进行了全方位调查,经过现场调研、走访咨询、翻阅相关史料等方式,对村落概况、历史文脉、格局肌理、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生产生活、村志族谱等广泛排查摸底。调研评估后,填报调查推荐表、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申报PPT,将碑坝镇广家店村、福成镇底坪村作为第七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进行申报。2024年11月初,省住建厅调研组进行专题调研,专家组对广家店村、底坪村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工作成效予以肯定。(四)加强农村建设风貌管控,注重村镇建设管理干部和乡村工匠培训。1.不断修订、完善《汉中市南郑区农村住房建设通用图集》,引导农民按照“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建设要求,对在建农房进行改造,在全区推广通用图集,不断改善农房建筑风貌。2.举办南郑区村镇建设管理干部和农村建设工匠培训班,22个镇(街道)的村镇建设管理干部和近100名农村建筑工匠参加培训,发放了382本《陕西农房建设口袋书》,开展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知识宣传,锻造一批建设宜居农房、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的主力军。(五)务实求真,全力开展农村住房安全排查。按照区住建局住房安全排查工作要求,我单位负责包联两河镇、新集镇2个镇的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排查鉴定、核实及信息录入上传工作。该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面广,涉及村组和农户较多。对此,我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工作组勇于担当、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开展工作,完成了现场核查、住房安全排查鉴定、数据信息比对及资料核实工作。按时完成了两河镇、新集镇2镇的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鉴定工作和信息录入工作,并加强农房安全动态监测和2024年“回头看”,累计将新集镇3630户、两河镇1157户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的住房安全鉴定结果及时上传全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信息平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督促、指导全区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圣水镇和4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共实施建设项目43个,完成投资8.2亿元。其中: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圣水镇实施建设项目18个,完成年度投资1.83亿元;新集、黎坪、青树、法镇4个市级示范镇实施建设项目25个,完成投资6.35亿元。2.根据美丽宜居示范村《评价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实地踏勘村情民情,综合研判,将圣水镇后营村、小南海镇小坝村和小南海镇双龙村的申报资料上报市住建局,带动全区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目前,全区被上级命名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共有20个,其中:省级8个,市级1个,区级11个。3.完成农村住房安全工作年度任务以及黎坪、两河、新集3个镇15户危房改造任务,保障了群众住房安全。4.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干部和乡村建筑工匠年度培训,全区22个镇(街道)近100名乡村建设管理干部和乡村建筑工匠参加了本年度培训。5.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加强传统民居调查,摸排出碑坝镇广家店村何文平民居和福成镇底坪村程家大院等8处建筑,认定为我区第二批历史建筑,并以区政府文件公布。6.加强我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将碑坝镇广家店村、福成镇底坪村作为第七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进行申报,2024年11月初省住建厅调研组来我区进行专题调研,专家组对广家店村、底坪村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工作成效予以肯定。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历史建筑保护、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和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单位工作经费不足,影响业务工作正常开展。村镇服务中心业务工作面向广大农村,点多面广、战线长,原业务车辆已经报废,没有交通工具;加之我站属于二级预算单位,工作经费严重短缺,业务工作开展十分艰难。(二)改进措施:建议上级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并考虑到我单位在今后乡村建设方面的重要职责,适当补充工作经费,以保障基本工作需要;另请上级部门适当增加年轻工作人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村镇建设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认真对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考核办法》《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对标示范镇建设各项任务,自加压力、自添动力,全面推进圣水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五年项目建设,同时跟踪指导好4个市级示范镇的项目建设。2.持续推进“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提升乡村面貌和增强人民群众幸福度为目标,助力乡村振兴。3.持续抓好我单位驻黄官镇朝阳村帮扶工作,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全面完成驻村帮扶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年度任务。4.持续开展农村住房安全排查和危房改造工作。5.深入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申报及保护工作,持续跟踪福成镇底坪村和碑坝镇广家店村的历史建筑保护和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工作以及申报碑坝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