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防治、控制、卫生监测与技术指导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西大街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峰 | |
开办资金 | 10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南郑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64.79万元 | 1782.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认真贯彻《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监测预警工作方案》,以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为重点,加强疫情常规监测和重症病例应急监测,及时研判分析变化趋势,落实防控措施,2024年全区共报告新冠病毒感染516例,无重型和死亡病例。(二)公共卫生疾控项目工作。一是规范预防接种服务,筑牢疾病防控基础。全区23个接种门诊全部完成数字化改造,2024年共开展“预防接种礼仪与实践操作培训”10期,全区共接种免疫规划疫苗76321剂次,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接种非免规疫苗95842剂次;查验入学入托儿童50582人,补办预防接种证447人,完成补种12344剂次;全年共监测、调查、处置AEFI病例31例。二是依法、规范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置服务。全区传染病报告率100%,及时率100%,报告卡信息准确率95%以上。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共上报法定传染病17种6738例,死亡8例(均为艾滋病死亡病例),全年共处置突发传染病疫情38起,全区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三是持续提升慢性病等项目工作质量。全年共开展7个慢性病主题宣传日活动,796人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线上培训。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5.67%,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69.62%;高血压规范管理率71.08%;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69.81%;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3.09%;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87.23%,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7.09%。积极做好全人群死因监测、恶性肿瘤登记随访、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儿童口腔疾病干预工作,全区共上报死亡4797例,粗死亡率10.38‰,录入报告恶性肿瘤新发1249例,收集心脑血管报告事件1747件,对111所幼儿园开展了儿童口腔疾病干预,覆盖率81.63%。四是扎实做好结核病健康管理项目工作。全区共报告肺结核可疑患者288例,追踪到位279例,总体到位率96.88%;落实随访管理216人,管理率100%;定点医院结核病实验室检测阳性82例,检出耐药肺结核患者2例,及时纳入耐药治疗管理;开展实验室盲法复检4次,复核准确率100%;通过监测共发现师生肺结核可疑患者14例,开展个案流调14例,治疗管理14例,筛查密切接触者352人,对筛查出的7例结核菌潜伏感染者及时落实了预防性治疗措施;对在治的310余例肺结核患者访视1125人次,为当年治疗结束的137名患者发放交通营养费共计51516元。(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一是规范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控工作。当年共报告艾滋病33例、HIV感染8例、性病220例、丙肝11例,开展VCT咨询检测938人,开展监管场所羁押人员艾滋病抗体检测197人,未发现阳性个案。对215例暗娼,40例男男性行为者进行了HIV抗体、梅毒、丙肝初筛,发现2例梅毒阳性病例。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HIV检测47424人,筛查阳性8例,确诊阳性2例。按要求对辖区存活的249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进行了随访、结核病筛查和CD4检测,检测率95.58%,结核筛查244人,结核病检查比例97.99%,现有抗病毒治疗管理239人,抗病毒治疗比例95.98%。二是毫不松懈抓好狂犬病防控工作。对149名犬伤门诊工作人员进行了狂犬病暴露处置技术培训和资质认定,全区共处置犬伤人员2857人,处置率100%,接种疫苗2857人,接种率100%,2024年全区无狂犬病疫情发生。三是持续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共免费下发84消毒液35938瓶,接种肠道EV71疫苗2201人,报告手足口病例383例,发病数比2023年下降28.41%,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四是积极做好其他传染病防治工作。对全区22个镇(街道)3865名布病高危职业养殖人群进行了摸底调查,在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开展100例“三热病人”血检工作,结果均为阴性;5月起在区人民医院开展了腹泻病人疑似病例粪便肠道致病菌病原检测工作,落实零病例报告制度,有效防范了肠道传染病流行。(四)麻风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组织开展了第7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7届“中国麻风节”宣传活动,为在汉中疗养院院内寄养的13名南郑籍麻风治愈者每人发放慰问金300元。全年共排查麻风病症状监测线索77条,未发现现症病例。对72例麻风治愈存活者进行了年度随访、自我康复指导和防护用品发放。对210份儿童尿样、105份孕妇尿样进行了尿中碘含量检测;开展碘盐样本监测319份,对210名8~10岁儿童进行了甲状腺肿大检查;完成了10个病区村基本信息及7~12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患病情况调查,对137名儿童进行了临床检查和X线拍片检查;对55例大骨节病、15例克汀病、78例Ⅱ度甲状腺肿大患者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完善了健康档案,实行慢病管理,开展健康体检143人,随访210人次,患者健康管理率100%,规范管理率97.3%;对22名Ⅱ度甲状腺肿大患者免费进行了B超检查,为55名大骨节病患者拍摄了双手及踝关节X线片,落实了2个疗程共6个月的口服治疗药物,治疗率100%。(五)公共卫生监测检验工作。一是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全区25家哨点医院全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478例,未发生食源性疾病聚集性事件;开展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全年共采样、检测6个城区饮用水监测点水样12份,合格率100%,48个农村饮用水监测点水样96份,合格94份,合格率97.92%;对20家企业开展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25家单位开展了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2轮次,对全区9所监测学校2400余名学生开展了1次学生常见病健康监测和两轮次的视力监测,对6所中小学校48间教室进行了环境监测,对3个镇360名居民开展了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活动。二是加强病媒生物监测、控制工作。全年开展鼠密度监测2轮次、蝇密度监测7轮次、蚊密度监测7轮次、蟑螂密度监测4轮次,共5个项目,不同环境222次常规监测,为调整优化病媒生物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积极开展消毒效果监测与评价工作。全年共对4家托幼机构、2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工作现场调查,共采样检测323份,对重点考点和生源学校开展了10次预防性消毒技术指导。四是规范开展公共卫生检验检测工作。全年共开展新冠病毒、艾滋病、饮水卫生、地方病等公共卫生检验检测1703份,为各项疾控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坚持以重点传染病防控为核心,以公卫疾控项目为抓手,突出问题导向,规范业务管理,完善工作措施,强化督导落实,不断提升了疾控队伍专业技术能力和疾病防控的质量和效果。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地方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计划免疫、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稳步推进。通过积极实施“公卫疾控项目提升晋级行动”,坚持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对大河坎、汉山、新集、黄官4家镇(中心)卫生院疾控管理、人员素质、项目运行、信息数据、资料规范等方面开展了多轮次针对性的帮扶指导,使基层卫生院公卫疾控项目和重点疾控工作运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推动了全区疾控工作均衡化发展。通过开展犬伤预防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整体提升了全区犬伤暴露处置、免疫预防的规范化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开展十余场次对基层疾控业务培训,成功举行洪涝灾害应急卫生防疫、学校流感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进一步提高了疾控队伍专业技术能力。为控制和消除重大疾病,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人员结构老化,人才引进和人才梯队搭建缓慢,疾病防控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业务用房紧张,导致疾控业务项目发展受限,实验室能力提升受限;三是基层卫生院疾病控制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二)改进措施:一是针对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通过事业单位招聘等方式招录专业人员,同时不断加强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二是有效抓住中、省疾控能力建设等项目契机,提升中心软硬件建设,对现有业务用房进一步有效利用,推进疾控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三是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地培训,培养实用性强、能力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工作。(二)提升规范化预防接种能力建设。(三)抓好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效果。(四)依法规范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五)巩固提升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水平。(六)加强地方病和麻风病防治工作。(七)科学高效开展公共卫生监测检验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号:43598509961072112D1101,有效期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编号:242703107002,有效期2024年2月26日至2030年2月2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