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澄城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2-21 11:49
单位名称 澄城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预防和治理全县境内的水土流失。制定全县水土保持有关规划及实施计划,水土保持技术推广,水土保持执法体系建设、管理及监督。
住所 澄城县宝塔路东段水务大楼四楼
法定代表人 魏王敏
开办资金 16.5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40.5万元 4584.89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工作开展情况(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24年,我站科学调度、统筹谋划、精细管理,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有序、高效、顺利开展,较好地完成了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共争取实施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澄城县鲁家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省级水利发展资金项目、澄城县安里镇义南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共3个工程,总投资1135万元;通过项目建设,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06km2,占目标任务的135.3%。(二)水土保持技术推广工作一是由澄城县水务局牵头,澄城县水土保持工作站主编印制《澄城县水土保持科普教育读本》2000册发放学校,本书为环境保护科普读物,内容涵盖水土资源概况、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预防治理,以及相关关联知识。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形势,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小手拉大手,形成全社会共守、共护、共建美丽家园的共识和担当,齐心协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二是组织召开了2024年全县淤地坝运行管理和“三个责任人”履职培训会,并印发了150本《陕西省淤地坝防汛技术手册》。水土保持工作站监测预防股股长杨秀丽授课培训,各相关镇(街)淤地坝行政负责人、巡查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局机关相关股室、水保站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从淤地坝的诞生与发展、淤地坝基础知识、淤地坝的养护、淤地坝的检查、淤地坝的维修、淤地坝安全运行各方职责、淤地坝防汛抢险、淤地坝安全运行督查问责、淤地坝安全运行档案管理等九个方面对淤地坝运行管护和“三个责任人”履职进行了培训讲解,会后为三个责任人全部发放了《陕西省淤地坝防汛技术手册》。(三)水保监督执法工作一是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全年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悬挂横(条)幅6条,同时,监督检查人员深入生产建设单位,施工现场实地宣传、讲解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并现场开展了以减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二是严格监督执法管理规范程序流程,常态化摸排检查,督促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及时督查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三是严格执行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对在建的重点生产建设项目现场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约谈主要负责人,责令限期整改。先后对澄城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风电装配式塔架制造合作应用一期项目、澄城县盛业成品粮油气调冷库灾后重建项目、澄城县同合商贸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等生产建设项目下发责令限期改正水土保持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限期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对澄城县万泉红色体育运动公园建设项目、年产30万吨专业猪饲料建设项目、中深阳光城项目、澄城县正大畜牧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0万头生猪产业化建设等项目,现场检查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下发监督检查意见,并跟踪检查,确保落实;四是全年完成省水利厅2023年12月下发的我县遥感图斑核查确认未批先建项目3个,整改销号3个。水利部2024年下发的我县疑似违规遥感图斑核查任务共计9处,现场复核图斑10处,确认未批先建项目1个,超出防治责任范围1个。2024年批复备案的9个水土保持方案已全部录入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V4.3系统;五是全年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261.61万元,有效减少了人为水土流失(三)加强淤地坝安全运行管理一是加强对全县18座淤地坝日常检查。督促相关镇(办)编制完成了《2024年淤地坝渡汛预案》和“防、抢、撤”方案,确保组织、责任、队伍、措施、物资“五到位”。二是在汛期,第一时间将雨情汛情上传下达,先后多次深入现场巡视检查,并对寺前镇、冯原镇涉及的2座淤地坝蓄水运行问题下发督办函,对交道镇排查发现自古淤地坝坝顶路面沉陷裂缝信息,下沉一线进行除险加固指导,连夜完成灌浆堵漏和清淤畅流等险情,对水毁工程做好了及时核查、统计、上报工作,确保全县18座淤地坝实现安全度汛。三是在县政府网站上公示了大中型淤地坝的度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名单及联系方式,设立淤地坝防汛责任标识牌,落实“三个责任人”职责。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年内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06km2,完成投资1135万元,项目的实施,一是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美化了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项目实施过程中,包括工程建设、植被种植与养护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能为当地农民提供短期就业岗位;同时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减少面源污染带来的损失及河流水系的污染,提升项目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健康水平,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二是提高了林草覆盖率,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有效促进农业生产。项目区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发展了地方特色产业,推动了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收添加后劲。三是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沟头延伸,沟壁扩张,减轻坡面水土流失,从而起到固沟保塬的作用。有效地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延缓下游河道淤积,从而减轻了下游河道清淤工作量,节省了一定的劳力、物力和经费,而且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使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得到提高,从而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水土保持治理的思路还需创新;二是水土保持的法制宣传还需要加强。2.改进措施:一要不断总结经验,多开展学习培训,提高知识技能,创新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二要广泛宣传法律法规,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执法管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加大水保生态治理力度。(二)继续加强水保监督执法深度。(三)做好淤地坝防汛工作,确保淤地坝安全运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