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18 16:07
单位名称 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与监测,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与技术指导。
住所 陇县城关镇陇马路1号
法定代表人 文玲玲
开办资金 4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9.25万元 422.8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传染病报告管理。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758例,报告发病率374.91/10万;报告发病以流行性感冒为主,报告发病323例,报告发病率159.76/10万;死亡3例(艾滋病)。坚持开展疫情动态监测分析,累计印发15次。2.预防接种:基础免疫接种率:卡介苗接种率99.68%,乙肝疫苗接种率99.89%,脊灰疫苗接种率99.83%,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9.92%,麻风疫苗接种率100.00%,流脑A群接种率99.91%,乙脑疫苗接种率100.00%,甲肝疫苗接种率100.00%。加强免疫接种率:脊灰疫苗接种率99.89%,百白破疫苗接种率100.00%,麻腮风疫苗接种率100.00%,乙脑疫苗接种率99.92%,流脑A+C①接种率99.93%,流脑A+C②接种率99.91%,白破疫苗接种率99.91%。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全县常住人口201700人,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人数202543人,电子建档率100.42%,1-12月新建档案3922人,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190651人,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94.13%,电子健康档案覆盖人数159249人,电子健康覆盖率78.95%。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全县登记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26761人,建立健康档案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26761人,实际体检人数为20110人,体检率75.15%,项目管理人员对体检录入信息随时进行系统抽查考核。5.健康教育项目:2024年全县医疗机构共计发放各类健康教育活动宣传资料149种,发放印刷资料98439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1886次;播放时间达5204小时;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六期1332次;开展健康公众咨询288次;咨询活动受众人数25982人次;举办知识讲座1510次;健康知识讲座受众人数46586人次;开展个体化咨询健康教育165223人次。6.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项目:全县实际管理高血压患者24098人,健康管理率59.26%、规范管理率66.15%、血压控制率66.31%;2024年我县高血压患者目标任务管理数为23846人,目标任务完成率101.06%。实际管理糖尿病患者6716人,健康管理率42.91%、规范管理率65.98%、血糖控制率64.61%。2024年我县糖尿病患者目标任务管理数为6659人,目标任务完成率100.86%。7.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全县共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850例,初诊患者就诊率为4.04‰;免费查痰850人,查痰率100%。发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6例(其中病原学检查阳性34例、病原学检查阴性19例、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2例、无病原学结果1例)。病原学阳性患者检出率6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96.4%;规则服药率96.4%;患者签约服务率98.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结核病检查率100%;各项指标均达到同期指标要求。(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1.新冠病毒常态化防控。全链条开展新型变异株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常态化开展污水样本阳性率和病毒载量变化监测,及时掌握流行强度、变化趋势,跟踪病毒变异构成情况,为疫情研判和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全年累计完成14次采样检测及相关分析。2.疾病监测:截止12月底全县共监测报告死亡病例1715人,报告粗死亡率为8.23‰。截止12月底,全县肿瘤新发病573例,推算年发病率232.50/10万。死亡413例,年死亡率153.61/10万,死亡发病比0.72。3.健康监测:完成全县377处水源信息核实与汇总工作,累计核查全县集中式供水工程374处,乡镇覆盖率100%,覆盖人口数269686人;核查学校供水86处,覆盖人口1429人;二次供水1处,覆盖人口数2330人。枯丰水期水样合格率97.06%;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巡查督导22场次,完成辖区内9家从事放射卫生工作的医疗单位、2家非医疗卫生机构(汽车站、火车站)放射基本情况现况调查。高标准完成6家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落实19名尘肺病患者相关信息摸底调查。(三)特色亮点工作情况。1.加强监测预警,重点传染病综合防控精准落实。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强化专班力量,坚持开展发病信息“日统计、周分析”,动态监测疫情走势,科学指导人民群众正确对待、规范防护,强力阻断疫情传播,确保流感等重点传染病保持在低位流行,有效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2.加快体系建设,疾控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紧跟省市疾控机构改革要求,结合县域工作实际,顺利完成疾控、卫监机构整合重组,并实现集中办公。率先完成县区级疾控系统视频会商及政务外网系统搭建,完成冷链车辆采购、办公楼加固维修及院内外环境综合整治等,疾控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3.坚持目标导向,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持续深化。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并参加各级疾控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等系列竞赛活动,先后荣获陕西省地方病防治技术竞赛“宝鸡市县区第一名”,宝鸡市预防接种技能竞赛个人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在陕西省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中,中心参赛视频荣获一等奖。4.强化统筹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效实施。以“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为导向,不断强化服务质量和成效。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趋于精细化,“六强化、六提高”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受到省市充分肯定,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为市级预防接种示范示教门诊。5.深化医防融合,疾病防控工作平稳发展。以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为抓手,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核心,推动医疗机构自我监督与政府监管高效融合,坚持“五个一”工作思路,将全县21家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试点范围,遴选确定专职疾控监督员4名、兼职疾控监督员24名常态化开展监督指导,累计检查发现问题70余条,整改落实率达98%以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疫情防控、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免疫规划、传染病、地方病、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及慢性病、重型精神病、健康教育、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学生营养监测、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工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8%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成果,获得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先进县区、全县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疾控中心实验检测设施相对陈旧,传染病应急设施不先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及卫生监督信息质量不高,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2.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亟待优化。全县预防医学、卫生监督等公共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信息化设备操作能力弱,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二)改进措施:1.积极依托医防融合、协同发展及国家、省、市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及信息化发展。2.加快疾控中心人才招聘,稳定疾控、卫生监督专业队伍,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保证疾控卫生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四、2025年工作打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县党代会会议精神,牢记职责使命,实干担当作为,以健康陇县建设为统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守正创新,真抓实干,不断健全疾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疾控工作服务水平,推动全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再上台阶。(一)提高政治站位,科学研判形势,持续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严格落实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政策,坚持常态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继续通过国家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主动收集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时刻关注国内甲感、支原体肺炎等新发传染病疫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出现疫情第一时间有序有效有力应对,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二)聚焦慢病防控,坚持医防融合,整体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治水平。持续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慢性病防控模式,全方位提升防控能力,大幅度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做好慢性病防控的培训、指导和宣教工作,不断加大《疾控与健康》栏目编排频次,引导百姓转变健康观念,强化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探索推进疾控工作进医院、进门诊、进社区的模式,加强信息沟通共享,强化疾控工作与临床医生交流学习,共同查找风险,促进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逐步构建“防、治、管”一体化服务格局。(三)力求突破创新,狠抓任务落实,持续巩固拓展疾控机构改革成果。创新推进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与依法执业监督有机融合,积极探索疾控技术与监督执法融合的新思路,努力挖掘“技术+执法+共享+服务”的工作新模式,扎实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布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力推进职业卫生、食品安全、城乡饮用水、公共场所、农村环境、学生常见病及相关健康危险因素监测项目落实,以联动赋能推动全县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