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1-24 14:29
单位名称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视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听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向阳办西张村四组
法定代表人 张伟
开办资金 1577.5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3.76万元 1406.6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4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9月,因我校主管单位名称变更,故及时申请将主办单位由临渭区教育局变更为临渭区教育体育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在特殊教育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始终秉持着“让每一朵花都在阳光下绽放”的教育理念,以“有爱无碍、教育康复、融合共通、和谐发展”为教育目标,共同致力于为每一位特殊儿童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支持。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专业成长,筑牢教育根基建立四层多点式科研组织。我们成立了由主管教研副校长、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课题组长四层科研机构,以课题研究为支点,建立四层多点式科研组织。严格落实三会八课制度。每周一下午召开教研组长例会及课题组长例会,周三下午集体教研会,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各学科组一小时学科研讨会。在校本研修过程中通过新手亮相课、推门课、能手示范课、组内研讨课、赛教课、品质课堂优质课、青蓝结对帮扶课、品质课堂范例课等多种磨课议课途径不断营造互帮互学的研修氛围,促进各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稳步提升。——精研课堂,提升教学质量1.课程规划与实施。在确保基础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巧妙融入音乐律动、绘画手工、运动保健等多元课程元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平衡发展,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坚持特色育人、打造精品特色校本课程。除国家课程外,重点对提升学生自理能力、适应能力的“573+x”特色课程进行了研发和开设,不仅有助于提高残疾儿童的自理能力,还将为他们走向社会打好基础。2.打造学科优质范例课。老师们积极收集各种教学资源,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从集体备课到同课异构,从说课讲课到评课议课,呈现出具有学科特色的品质课堂教学模式。12月我校开展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忒邀教研室副主任和小教组组长以及渭南小学的优秀骨干教师莅临我校指导课堂教学,几位专家老师对我们的课堂模式及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但同时也提出了诚恳的意见和改进建议。3.以赛促训助成长。今年,我们开展了教学设计课例评选活动、公开课展示活动、思政课大练兵活动、板书设计评选活动、能手示范课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粉笔字展示活动、课题研究培训活动、课题中期督查活动等。并先后受邀前往西安雁塔区、阎良区、大荔县三所特教学校开展了送教送培等多项活动。4.课堂巡查与反馈:构建常态化课堂巡查机制,每周安排专人深入课堂,全面督查教师到岗、教学秩序维护、学生课堂参与度等情况。——全面发展,培育适应人才1.在教育内容方面:建立起学生日常行为礼仪、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两大分支,具体包括个人文明礼仪规范,行为规范教育、各项安全注意事项、劳动实践能力培养等。2.主题教育异彩纷呈。每周班会时间,生活课、综合课、劳技课全面开花,丰富德育教育形式,灵活开展多教育主题活动,将课程特色与主题班会教育结合起来。本年分别开展了“中秋节传统教育”、“文明礼仪培养”、“试验田种植与管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等多主题班会教育。3.开展特色主题劳动实践活动。以学校为支点,以社区为依托,从点到面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环境中的社区场所、开展多方位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融入社会的技能。本年先后开展“走进渭南市第一医院”实践活动,走进“渭南市临渭区垃圾分类综合教育基地”等外出实践。4.医教结合。本年,我校与渭南第一医院党支部建立长期的合作共建关系,我校成为该院的康复定点指导学校。在这一机制下,为我们的孩子们提供“医疗—康复—教育”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至今累计受益学生30余人,为家长节约康复医疗费用15万余元。——传承经典,营造育人环境1.开展了“童心邀明月,趣享中秋节”中秋节主题活动。从节日氛围营造到韵律儿歌表演、节日美工作品展、中秋习俗体验、写中秋祝福语等形式,将传统文化的韵味与节日的欢乐氛围完美融合,同学们对中秋节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组织开展了以“尊老、敬老”的重阳节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传统美德,让他们学会感恩与回馈。通过“共赏重阳文化、实际行动献孝心、祝福传递心声”等形式,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中老人的关爱与尊敬。3.新队员入队仪式。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75个建队日来临之际,为了促进特殊儿童弘扬中国少年先锋队精神,继承和发扬少先队员优秀品质,增强少先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少队部组织举行了庄严而神圣的新队员入队仪式。4.“文明礼仪代言人”评选活动。少队部精心策划,制定了全面而细致的评选方案,明确评选核心内容。利用主题升旗仪式、微信公众号以及电子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大力宣传教育。——守护师生,构建平安校园1.严格落实“三防”管理。一是落实“人防”管理,做到人员到岗履职。二是落实“物防”管理,做到安保器械配齐可用。三是落实“技防”管理,做到做到监控设备运行正常。2.加强安全教育宣传。结合安全工作实际问题,学校通过学校微信平台,对当前安全重点工作进行宣传告知,共发布各类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次,发布安全活动简讯多次,有效推进了学校安全宣传工作。3.加强传染病防控。我校严格落实师生入校测温制度、晨午检制度、师生病因追踪制度,要求全体师生进行入校前测温,学生进入班级前班主任再次进行晨午检,并及时完成晨午检记录,及时登记学生因病缺勤信息,做好病因追踪工作。4.扎实开展安全培训演练。为提升全体师生应急处置能力,结合区局安稳股“平安伴我行”月安全主题工作,我校开展了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活动、灭火器使用专题培训、安全法规学习培训、安保器材使用培训等多轮次的安全培训演练活动。5.严格落实无缝交接制度。为有效保障学生在校安全,我校实行校园无缝交接制度,专人负责,确保学生不离开教师视线。同时做好家校交接,做好与家长在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上的交接,坚决杜绝因疏忽大意、责任不明、工作失责而引发安全事故。二、取得社会效益2024年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临渭区向阳办教育教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通过本年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在多轮次的课例研磨活动中建构出了适合我校学生的“补偿+品质课堂模式”,以学科组为单位研磨出了15节品质课堂范例课。2024年,我校3位老师在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荣获区级一、二等奖;8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例荣获区级奖励;8位老师的思政论文荣获区级奖励;三位教师申报的三项成果荣获渭南市基础教育成果一、二等奖。本年8项区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分别成功立项。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回顾本年工作,虽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教学观念仍有一定束缚;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尚有提升空间;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四、下一步工作打算进一步优化特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的交流与学习,拓宽教育视野。深化家校合作机制,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家校活动,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持续改进。总之,特殊教育是一项充满爱与责任的事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以专业为引领,以爱心为基石,不断探索特殊教育的新路径,为每一位特殊儿童点亮希望之光,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个人独资公司为新设学生活动部室捐赠2台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