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潼关县> 潼关县潼关中学

潼关县潼关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1-15 11:14
单位名称 潼关县潼关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潼关县规划一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刘云鹏
开办资金 2937.1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潼关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8.12万元 833.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法定代表人、住所和举办单位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潼关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坚持党建引领,统揽学校发展学校党总支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努力创建“精彩潼中,实干能赢”的党建品牌,深入探索“党建+”模式,抓党建促教学,抓党员促教师,抓党风促师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2024年学校党总支被评为优秀“四强”基层党组织。一是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组建成立学校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优化学校党支部设置,建成学校标准化党员活动室,重视学校党组织制度建设。二是提升学校思政建设。健全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机制,强化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大思政课教师培训力度。三是深化党建教育融合。全面实施“党建+”活动,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二)、践行精致教育,助推追赶超越2024年,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以“精致校园、精致管理、精致德育、精致课堂、精致团队”五个“精致”为重点,助推学校内涵优质、品味提升,实现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1、打造“精致”校园,让学校美起来。2024年是潼关中学发展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教体局的强力推动下,7月份实现了整体搬迁。潼关中学新校区占地108亩,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优质,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拥有2400个学位的48间标准化教室分三栋楼布局,实现了三个年级分区管理;拥有1696个床位的212间宿舍,间间都有独立卫生间;学校所有教室、宿舍都安装空调,实现冬暖夏凉;拥有748个餐位的高标椎规范化餐厅,满足学生错时错峰就餐需求;拥有735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满足了学校开展大型活动的场地需求;拥有400米跑道和200米跑道操场各一个,满足了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需求;全新的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图书室、通用技术教室、物化生实验室、篮球馆、音乐美术舞蹈教室等部室一应俱全,学校硬件设施条件以及绿化、美化、净化水平大幅提升。一学期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全新、精美的校园已成为师生们身心愉悦的成长之地。2、打造“精致”管理,让三风正起来。学校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职权,夯实管理责任。强化了“学校服务教学、处室服务年级、干部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的四种意识,健全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了目标层层分解、处处压实;实施“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和学生干部”四级管理体系,落实四级值班管理办法,细化值班人员职责,做到校园时时、处处、事事有人管;实施校级干部挂包年级、备课组和班级制度,压缩管理层级,推进管理扁平化;创新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大力构建党建、行政、教学、教研、保障“五位一体”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服务品质,为师生营造温馨和谐、公平公正的教育氛围。3、打造“精致”德育,让习惯立起来。坚持立德树人,重视以德促学,锻造学生优良思想品质,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一是立德。把思政引领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主题升旗、主题班会、主题团会等形式,组织开展了“祭扫烈士墓”“杨震祠廉政学习”“九一八爱国主题教育”“930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拒绝洋节,爱我中华”以及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习惯养成;二是立足。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地震紧急疏散演练、防诈骗安全教育、交通安全主题教育等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安全应急防范能力;三是立身。学校秉持“让每位学生走向成功”的理念,组建了篮球、排球、田径、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社团,开展了校运动会、篮球赛、书画展、社团纳新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素养、发展特长;四是立心。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常态化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心理,增强学生问题应对能力,培育学生健康心态;五是合力。重视家校共建共育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强化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成长。4、打造“精致”课堂,让质量提起来。一是确立“1243”教学工作思路。即聚焦“质量提升”这一中心,围绕“内涵发展、专业提升”两个目标,通过“扬长教育、精细管理、精准教学、有效教研”四条路径,实施“领导包联、过程问效、结果奖惩”三项机制。二是细化制度,落实常规。修订完善《教学教研管理制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教学质量评价奖惩办法》,用制度去引领和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三是潜心教研,提高课堂效能。积极开展“上三课”活动,共组织新教师汇报课13节,校级示范课27节,11名教师参加县级公开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四坚持”活动,即坚持集体备课、坚持推门听课、坚持“三新”研讨、坚持“日清周练月考”,最大程度发挥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的功效,助推课堂效能的提升。四是锚定目标,扎实推进高三复课工作。严抓学生管理,激发内生动力;重视优尖生、临界生培养,挖掘学生潜力;狠抓错题重做、错题重考,夯实基础促能力提升;坚持考练管理,提高复课效率。五是加强指导,推进高考改革。利用学校公众号向家长宣传、解读新高考政策,开展两次集体性选科走班和生涯规划专题讲座,组织高一年级进行三次模拟选科,为下学期选科走班奠定了基础。5、打造“精致”团队,让教师能起来。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践行”活动,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活动,签订教师师德承诺书,增强教师师德素养,努力培养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二是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实施教师分层培养计划,建立教师传帮带导师机制,开展“青蓝结对”活动,共组建18对师徒对子,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三是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班主任工作例会和培训制度,开展班主任工作管理经验交流会,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四是深化学习交流。组织50名教师参加线上远程培训,26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先后组织30余名教师赴白水中学、岳庙中学、大荔中学和成都七中交流学习,探讨精准教学和优生培养策略,在学习中求创新,在对比中求发展。(三)扎实日常教学教研,努力提高教学实效。一是每学期举行教师课堂大赛,为教师搭建锻炼平台,充分发挥课堂示范作用,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质量地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二是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通过备课、晒课、评课促进专业成长。三是鼓励教师选择针性强、易操作、效果好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向全校推广。(四)强化安全体制建设,全力打造平安校园。一是学校按照“安全第一”的方针,与教师层层签订安全承诺责任书,建立完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是以安全教研活动为支点,每周一节安全主题班会,不定期开展安全疏散演练、交通、防溺水、用电安全教育等工作,定期排查学生矛盾、心理健康问题,排查管制刀具,保证学生安全。三是定期对教学楼的墙面、地面、课桌椅、门窗进行维修、更换,对各种设备进行检查、整改。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高考参加人数518人,一本上线100人,上线率19.3%;二本上线470人,上线率90.7%;理科最高分590分,实现了“多元培养,全面发展,低进优出”的奋斗目标。这一年,学校先后荣获县教育教学工作一等奖,县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县春季田径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县球类运动会男子女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高中组第一名,县首届中小学生天润泉杯书法大赛优秀组织奖,渭南市第二届中学生国防知识大赛冠军。胡昊直老师在“小岗位,大奉献”演讲比赛中获县级一等奖和市级三等奖,王珊、郑婷婷、王迪老师在体音美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分别获市级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我县中考高分学生选择在西安、渭南等地上高中,进入我校学习的学生总体呈现优势群体偏小、偏弱,后劲不足的现状,优尖生少,中等生不强,差生面积大趋势。(2)、地理、生物科目教师严重不足,导致课程编排紧张,存在一名教师同时代几个班的课,甚至跨年级代课。整改措施:(1)、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加强学校管理,改变高考升学途径,完善竞争激励制度,狠抓课堂教学,制定优尖生、临界生培养计划,挖掘学生潜力,将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想法设法吸引优质生源回潼关中学就读。(2)、争取县委、县政府和教体局的大力支持,在招聘教师时多向这几科教师倾斜,能够缓解我校地理和生物教师短缺的问题,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推进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整理、研究潼关中学历史文化,深入挖掘潼关中学文化底蕴,秉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思路,整合、提练潼关中学校园文化。2、优化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新的一年,根据高考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际,优化学校管理机制,细化管理制度,最大程度挖掘管理潜能,提高管理效能。3、推行精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新的一年,我们将充分利用教学大数据,推行“新教育数字化校本”,实现管理层科学管理、教师精准教学、学生精准纠错、家长动态掌握学情,扎实落实过程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4、利用数字化资源,加强优尖生培养。新的一年,我们将充分利用成都七中数字教学资源,进行优尖生培养,提高优尖生双一流学校培养率,为学校高质量持续发展增光添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9月被中共潼关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教育教学工作一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国家助学金59.025万元,全部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