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千渭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群力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永东 | |
开办资金 | 10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7.13万元 | 667.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千渭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8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以“精细管理”提升效能为路径,聚焦重点推动内涵发展学校把精细化管理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制度管理为先,压实责任,强化过程,落实“细、小、恒、实”的管理理念,认真实施“三重一大”决策议事制度,全面推进校务公开,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深化教育督导措施、规范学生学籍管理、落实控辍保学机制、规范阳光招生政策、加大“双谈心”和“三特三困”学生帮扶力度,积极开展“大家访”活动;抓实省、市、区三级教育联盟的深度交流,全方位发挥教育联盟“共研、共建、共融、共享”作用。(二)、以“减负增效”提升质量为目标,多措并举落实双减政策学校围绕“双减”落地与教育评价改革,紧扣学生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秉持五育协同发展理念,以“作业革命”“课后服务”和“五项管理”为抓手,大力开展课堂提质、课后减负行动。积极探索学生核心素养五维评价体系,聚焦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以“温度、力度、深度、多角度”为导向,着力打造“基本服务+校本特色+社团活动”为主的课后服务体系,开设特色延时社团,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三)、以“智鹰团队”专业引领为载体,砥砺深耕强化教师建设学校以“智鹰团队”工作坊为桥梁,强化“三名工程”和“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以新课程标准学习为纽带,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助力教师站稳课堂教学主阵地,持续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品牌。推进宝鸡好教研,深耕宝鸡好课堂,以研促训,学研结合,通过多种方式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积极开展“大单元”集体备课学科展示、“春华秋实”教学节、“采撷芬芳”教师读书沙龙、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星级”优秀教师成长经验分享、“桃李芬芳”学科教师基本技能测评等活动,促进教师队伍团队化、阶梯化、专业化发展。(四)、以“致善致美”德育品牌为依托,凝心聚力创新德育体系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多元、立体、发展”的学生培养路径,不断优化“致善•致美”德育体系,努力创新德育“新内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教育观,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力度,积极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寓学于活动,育德于课程”,浸润赋能学生宽厚正直,深入开展“整本阅读”书香育德、“一日常规”礼仪育德、“传统节日”真情润德、“志愿服务”行动厚德、“研学实践”课堂蕴德、“五老进校”携手弘德活动。(五)、以“多彩社团”打造特色为抓手,精益求精重构校本课程学校立足实际,统筹规划,秉持“以活动促发展,以特色开局面”的思想,积极探索艺体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科学、劳动等活动及比赛,举行两节两会、传统文化进校园、“科技之春”宣传月、校园足球、篮球等比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促进艺体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学校将美育教育作为抓特色、创品牌的突破口,开设舞蹈、书法、脸谱、篮球等28个常规社团,在此基础上挖掘本土资源,整年级推进葫芦丝、竖笛、足球等6余项校本课程。(六)、以“后勤管理”优化服务为保障,携手聚力提升服务效能学校高度重视后勤工作,以“人文后勤、智慧后勤、绿色后勤、安全后勤”为目标,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定期对学校的校舍、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整改;细化并完善财务和后勤管理相关制度,深入推进校园餐集中整治,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不断加强食堂管理,守牢安全底线,积极落实校内资助8万余元。注重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优化校园布局调整,年内投资70余万元对书香苑、自主阅读书吧、门厅、少队室进行提升改造,将教育温度巧妙的融入每一寸空间、每一处景致。(七)、以“安全稳定”健康成长为底线,联动协作绷紧安全之弦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安全工作责任,突出隐患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化解,制定安全工作各项制度和应急预案,开展好安全演练和安全教育,落实好常态化的“两课三会”安全主题教育,与公安、交警、社区及家长形成校园安全联防联动;一年来开展应急演练12次,开展法制报告会、预防性侵害、防溺水教育、心理健康讲堂、消防知识进校园、传染病防控等专题教育活动共25余次。校园安全工作做到管理制度化、责任网格化、教育系列化、演练常态化、排查经常化,筑牢安全底线,创造安全和谐的育人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学校荣获宝鸡市城乡教育联盟示范校及市区级以上荣誉十余项,学校五育并举等工作先后被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和刷新。(二).学校荣获陕西省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微电影组三等奖、科学探索纪录片组三等奖、区中小学生影评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区小学人工智能编程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师生共80育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三).学校先后荣获“宝鸡好学校”“宝鸡好课堂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市区级6项区级课题顺利结题,教科研成果显著。(四).学校荣获2024年度“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主题活动先进单位,24名师生荣获“读书明星”称号,50多篇影评分获市区级奖项。(五).学校荣获陕西省“飞向北京•飞向太空”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比赛市级优秀组织单位、区教体系统师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素质展演活动一等奖、区微电影创作展映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区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组冠军等荣誉,130余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喜获佳绩。(六).学校荣获2023年度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2.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3.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4.家校沟通不够深入,合作不够紧密。5.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二)改进措施:1.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建立学校内部的沟通平台,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2.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4.建立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5.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各部门在应急情况下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以“自主与创新”为引擎,激发管理活力;以“理论+实践”为双翼,强化思政育人;以“日常与节点”为舞台,助力教师成长;以“减负+增效”为核心,引领教学品质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