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蒲城县桥陵文物保护中心(蒲城县桥陵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陵区及陪葬墓区域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保护工作;陵区工程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对外宣传及接待服务工作。 | |
住所 | 蒲城县桥陵镇安王村二组 | |
法定代表人 | 赵天奇 | |
开办资金 | 2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8.42万元 | 312.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强化责任意识,守住文物安全底线。一是明确文物安全责任。年初与县局签订《2023年度目标责任书》,与单位干部职工签订文物安全保护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实行24小时安全值班制度,详实记录工作日志及安全巡查记录。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全年共召开文保员专题会议2次,对文保员进行文物保护知识培训并发放专业装备,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参加中省市县森林防火视频会议及业务知识培训10次,开展消防演练2次,切实提高防灭火技能水平;参加市文旅局组织的唐帝陵申遗资料填写培训,高质量完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申请表》。以桥陵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为契机,参加国家文物局在武汉举办的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管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澄县举办的全市基层文博干部培训班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办的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新发展论坛,思想站位和工作格局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三是坚持常态化巡查检查。对保护范围内所有文物点以及刘吉尧故居、万家节孝坊、桥陵宫碑楼、睡佛寺等文物监管点进行常态化安全巡查,全年累计巡查300余次,常态化开展陵区林木防火安全巡查及汛期安全排查,定期对技防设施、灭火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安全隐患问题台账,并及时整改。全年林木无火险、汛期排水通畅。(二)发挥项目带动,助力遗址公园创建。一是聚焦重点,带动全方位工作推进。2021年5月委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制《桥陵保护规划》,2023年1月4日县城乡规划委员会评议通过,经省文物局两次反馈修改,现已上报国家文物局评审;经与省文物局对接,桥陵墓室入口及西山梁环境风貌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已下达县财政局;唐桥陵入口绿化项目审计已完成,审计金额5759.8万元,目前正协调华蒲公司拨付剩余工程款;桥陵安防工程设计方案已被省文物局批复通过,并完成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系统申报;蒲城县桥陵镇环陵路项目已竣工,桥陵基础设施维护及神道东侧绿化补植提升改造项目已竣工,并通过验收、审计。二是打造亮点,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等有关规定,为推进桥陵后续发展,对接渭南市人民政府,出具《关于承诺桥陵景陵保护规划纳入渭南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函》;县政府常务会已通过桥陵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案,按照会议纪要,成立桥陵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领导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精心筹备并圆满完成省人大常委会郭青主任一行来渭开展帝陵立法调研活动;唐桥陵博物馆项目现已完成可研批复、用地预审意见、选址意见书、县政府资金承诺函等前期手续,已录入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项目国家储备库,拟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3亿元,目前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正在进行项目初步设计。(三)加强精细管理,稳步推进常规工作。以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推进常规工作提质增效。完成单位法人证书年审、事业单位年报、固定资产投资年报、工资年报等工作。按时上报工作动态信息、值班表、事故隐患月排查工作统计表;及时向全域旅游办上报桥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要求和固定资产采购、登记、处置工作制度,规范报账审核程序,全年无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干部职工综治工作宣传教育,全年无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发生。桥陵记录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已基本完成。包联村领导每月前往荆姚镇常家村开展暖心大走访活动,提升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满意度。定期清理陵山垃圾及东、西、北门石刻周边杂草,确保景区干净整洁。按照“桥山林”义务植树主题活动和县绿化委“3.12”植树造林工作要求,为尧山镇矿山治理区、尧山林场义务植树300余棵。根据县政府、县黄河办要求,顺利完成桥陵考古遗址公园突出问题排查工作。联合县桥山办对桥陵保护区域进行执法检查,全年对唐陵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巡查共200余次,未发现有乱采乱挖、乱搭乱建、乱排乱放、违法占地等现象。完成各级重要接待29次。其中省级调研、检查13次,市级调研、检查11次,省外调研、考察接待5次。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现有保护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且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文物保护力量亟待加强;2.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日常管理和安全巡查器械陈旧,急需维护更换;3.文物保护与群众的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周边群众在种、养殖、企业发展建设期间受到文物保护区的限制越来越多,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改进措施。1.招聘考古、文博类专业性人才,增强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2.加强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资金管理监督机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合理专款专用,保证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3.与当地村民搞好关系,避免出现冲突,加强文物保护与村民经济发展的联系,使文物工作能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继续推进桥陵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作。二是紧盯国家“专精特新”项目机遇,同省、市发改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衔接,力争唐桥陵博物馆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三是跟进《桥陵保护规划》后续工作,争取国家文物局评审通过。四是实施桥陵墓室入口及西山梁环境风貌整治工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