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高等学历医药人才,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科学、中药学、中药制药、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校医学、护理学、制药工程、药品营销、英语(中医药方向)学科;大专、本科、研究生班、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及相关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渭阳中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晓航 | |
开办资金 | 151603.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7256.35万元 | 54373.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从业人数 126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工作回顾2023年,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攻坚两提升”活动为抓手,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博士点申报为着力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进步和持续发展。(一)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陕西特色线上课程、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等13门,立项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美育课程等38门,大医学堂上线自建课程80余门。荣获省级优秀教材奖3项,其中特等奖1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1项,其中+重点攻关1项、重点5项,获批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研究规划课题等22项。入选陕西省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试点高校,当选全国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推进云阅卷系统和考试平台建设,实现教考分离专业全覆盖。新增教学医院1所、实习医院2所、实践教学基地3家,成立后期临床教学虚拟实验室14个。荣获全国高等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级2项、二等奖13项,陕西省第七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高质量成果A档1项、B档1项、C档5项,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34项、省级86项。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非学历教育培训开创了新局面。2023年录取普通本科新生2911人、研究生955人、继续教育5511人,生源质量稳步提升。(二)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开展学科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力推进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申报。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稳中有升,中药学学科连晋两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中医学连续两轮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化学、中医脑病学、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5个学科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人入选首批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博导团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同步推进与宁夏医科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三)科研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获批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4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项,省部级项目85项。签订横向合同49份,合同金额同比增长385%。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批教育部春晖计划、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求实项目、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等20个(人)。获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12个,顺利通过省部共建秦药特色资源研究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评估。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修订技术经理人管理制度,推动“三项改革”落地见效,外派“技术副总”5人,“校招企用”3人,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遴选第三届高校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57项,转化科技成果8项。先后邀请黄璐琦、吴云东、吴以岭、樊代明、韩忠朝院士等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牵头承办了多场全国性学术会议。(四)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开展干部教师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中医内科学教师团队获批第二批“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全省一流团队1个、三秦英才计划4人、“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1人、区域发展人才1人。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三等奖、全国青教赛三等奖、陕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奖项11项,实现教学比赛国赛奖项零的突破。4人荣获省级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学标兵称号,4人荣获省级思政课程教学能手称号,获批第二批陕西高校思政课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多措并举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6人荣获全国中医药院校优秀辅导员称号,6人荣获全国中医药院校“优秀学生工作者”称号。(五)学生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依托“陕中医回音壁”平台解决学生急难愁盼。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在全省高校质量评级中获评为B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持续开展“访企拓岗”,走访省内外225家单位,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64场,提供就业岗位38698个。截止1月31日,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79.18%,其中本科毕业生75.78%,研究生毕业生89.82%。推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陕西赛区总决赛中,1人荣获金奖、5人荣获铜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荣获陕西省高校心理育人特色先进单位和省高校研究生心理工作年度优秀单位,获评陕西省高校研究生心理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奖励8项。获批2023年度陕西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和研究课题。荣获陕西省高校学生公寓专业委员会先进集体。(六)团学实践育人成绩斐然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主体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国赛铜奖、“正大杯”国赛优胜奖,实现国赛历史性突破。入选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TOP100榜、团中央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团中央大学生宣讲团。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等荣誉。获批中宣部、团中央志愿服务项目3项。获评《参考消息》全国首批校园推广大使并发表专题文章。荣获“挑战杯”省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第六届青少年公益服务大赛省赛金奖1项、银奖1项,首届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省赛二等奖1项等省级学生比赛奖项21项。荣获“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2支、优秀调研报告1篇、省级先进个人2人。获评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最美三秦西部计划志愿者、陕西省五十佳志愿者等荣誉,55名大学生受到团中央等表彰,655名学生荣获省级表彰。(七)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拓展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建立校企开放合作新机制,调研10余家省内医药企业,共同组建陕西省中医药与生物医药创新联合体。向咸阳市、安康市提供中药创新性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等专业性规划、方案10余份。与铜川市人民政府、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海南省大健康旅游集团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举办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理事会暨第十八届中医药高等教育校长论坛、陕西省“2023年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分论坛之第三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等。荣获2023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影响力高校十强。积极推进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日内瓦)建设,与加拿大昆特兰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获批陕西“一带一路”语言文化大学联盟理事单位。(八)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附属医院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全国中医临床教学示范中心,多个项目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三亚名医分馆正式开业,互联网医院与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完成验收。第二附属医院获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国家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获批陕西省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个,紧密型医联体上林医院顺利开诊,区域“五大中心”建设项目已见成效。制药厂荣获“传承精华”优秀企业称号,固肠止泻丸荣获“秦药”优势中成药品种荣誉。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双百工程”先进单位。(九)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陕西中医药博物馆4.3万平米一期项目顺利竣工,室内公共区域装修项目全面展开,展馆展陈工作稳步推进;科技创新大楼项目4.6万平米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南校区征地扩建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基本竣工。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项目完成建设,公文、合同管理及档案系统上线,基本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路”。南北校区暖气管网改造、汽车充电桩安装、教育教学场地设施更新、会展中心音视觉效果提升项目顺利完工。获评陕西省第二批高等学校智慧校园示范校。(十)支持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制度建设更加完善,修订制定文件制度35项。多举并措争取办学经费,财源建设逆势上扬,较上年增加4868万元,学费收缴率达100%。深化业财融合转型,开展教育教学成本核算。健全内控管理体制,内审监督管理力度及审计结果运用进一步加强,全年审计资金42.8亿元,审减节约建设资金549万元。开展专项审计整改6次,内部审计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完成招标项目53项,固定资产入库登记审核2345万元。落实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校园消防应急、逃生演练40余场。此外,学校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后勤保障处持续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服务保障质效显著提升。离退休处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关心关爱高龄、独居及困难离退休教职工生活。图书馆开展读书月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杂志社两刊质量进一步提升,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期刊特色期刊。博物馆获批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首批陕西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开展中医药文化月活动,全年参观人数创历年新高。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体育教学设施进一步改善,阳光体育活动硕果累累,获陕西省高校比赛62项名次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过去的一年中,本单位不存在下列行为:1.超出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的行为;2.超过一年未开展业务活动或自行停止业务活动一年以上的行为;3.抽逃、转移开办办资金的行为;4.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5.违约和社会投诉现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