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宝鸡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0 15:36
单位名称 宝鸡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发布人才和劳动力需求信息,进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劳务协作,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监控,全市创业贷款督导、协调、统计;完成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创业指导、政策宣传等创业促就业任务;管理全市流动人员档案,办理劳动保障人事代理;教育管理所属流动党员;办理高等院校毕业生报到和就业见习;指导县区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业务。
住所 宝鸡市陈仓园市民中心1楼
法定代表人 王宏亮
开办资金 528.4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8.74万元 248.0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紧盯工作重心精准发力,服务质效显著提高。克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围绕工作大局、紧盯工作重心,强化工作职能、汇聚工作力量,努力保持全市就业形势平稳。一是加大就业招聘,吸纳充分就业。创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与宝鸡文理学院签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探索建立校地合作全方位、深层次、高效率的创新创业孵化运行机制。二是加大就业见习,助推稳定就业。实施就业见习质量提升行动,主动联合教育、商务、国资、工信、科技等市级部门,先后走进工业园区、互联网产业园、高校校园、社区乡镇等场所,大力宣传“提前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和“留用补贴”这两项优惠政策,鼓励更多单位申报见习项目,安排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稳步推进国家级见习示范单位评选推荐工作,目前我市拟参评的宝钛集团已通过省人社厅初审并在官网予以公示。(二)紧盯重点就业群体用心用力,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强化政策宣传、做好跟踪服务、加大就业帮扶,用心用力、用情用劲,促进全市重点群体早就业,保障全市社会更稳定。一是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认真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利用“就业扬帆政策护航”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时机,先后深入驻宝大中专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全年共组织各类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20场次,发放《就业创业政策指南》及《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口袋书》等相关宣传资料15000余册。同时,联合与宝鸡广播电台《七彩金桥》栏目,积极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不断提升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政策知晓率。二是做到就业帮扶到位。依托就业管理系统和失业登记信息系统,建立2023届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实名台账,利用服务热线电话、微信、上门走访、社保比对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力争联系到每一名服务对象,摸清就业状态、求职意愿、服务需求等情况。积极搭建就业平台,联合宝鸡文理学院、宝鸡三和职业学院开展“职引未来-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宝鸡站暨宝鸡文理学院2024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宝鸡三和职业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等招聘活动。扎实推进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深入开展“1131”跟踪服务活动,建立日汇报、周排名、月通报工作机制,对就业服务情况开展电话抽查共计13次,涉及毕业生821人。围绕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四类困难高校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指导,优先组织培训见习,提供公益性岗位进行兜底安置。三是扶持政策兑现到位。及时兑现单位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全年受理24户企业2023年1-11月社保补贴申请,核对944人(次)资料信息,初步核定补贴金额265.65万元。拨付见习生活补贴994万元,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48万元,发放留用补贴18万元。(三)紧盯集成改革破题攻关,为民服务更加便捷。一是加快全市人社领域集成改革。实施“打包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人社领域集成改革事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和灵活就业两个事项已通过与公安、住建、医保、税务等部门协作,整合服务资源、同步数据互通互认,再造设计业务办理流程和业务办理指南,受理办结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线上事项1931件,灵活就业1665件。二是持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按照程序更简化、服务更优化、成效更强化的原则,加快公共服务事项程序再造,流程优化,让公共服务高质高效。目前,办理养老保险转移1824人、退休医保一次性补费381人、2022年度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1521人,接待受理托管人员退休申请2393份。规范流动人员档案接转程序,已和市邮政局签订档案接收合同,全年接转档案11393份,转活沉积档案127份,寄发档案1652份。三是确保推动中心运行安全平稳。加快推进新一轮政府购买服务事项,目前已签订合同正在完善相关手续。稳妥推进市劳动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现已将方案上报市国资委待研究审批。认真办理群众信访求助,全年办理35件,其中“12345”(政务一号通)29件、局长信箱5件、信访投诉1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先后牵头配合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四市促就业”、残疾人就业援助月、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等各类招聘活动43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1.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95万人。协调解决扶风比亚迪、宝鸡吉利等981家企业项目用工10442人。利用“宝鸡就业人才服务”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官方账号、“秦云就业”微信小程序等媒体平台,开展抖音直播带岗活动,全年发布8.2万条就业岗位和政策信息,点击浏览91.5万余人次。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45笔、8.44亿元,带动就业7025人;推荐上报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14个,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130万元。全市共认定见习单位1309家、募集见习岗位3611个,安排2194人参加就业见习,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3%。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就业招聘的精准性还不是很强,“滴灌式”就业招聘做的还不够充分;二是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举措还不够丰富,“自创性”动作较少;三是全市创新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小贷创业资金回收风险依旧存在;四是公共就业服务事项的标准化还不是很高,档案数字化建设有些滞缓。(二)改进措施:一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确保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省水平。二是加大担保贷款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营造全市创新创业浓厚氛围。三是完善常态化互访机制,加强对接联系,开展苏陕就业培训和招聘活动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提升劳务协作成效。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做好重点群体稳就业。持续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深入开展“1131”服务和就业见习活动,加强就业帮扶援助,对四类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精准帮扶,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更加充分就业。(二)规范做好人事代理服务。严格执行业务流程,规范办理社保缴纳、退休审批、档案托管等人事代理各项业务,推动全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规范转递接收,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高效服务。(三)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继续推进人社领域集成改革,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加强窗口服务建设,提高公就服务的“含金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