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法律援助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导、协调、管理、组织我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受理法律援助事项;统一协调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实施法律援助;指派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我市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援助案件;组织本中心配备的公职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培训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及人员。 | |
住所 | 宝鸡市金台区卧龙寺街道惠民路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邓晓勇 | |
开办资金 | 70.5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司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37万元 | 44.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市司法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度推进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水平。(一)提升法律服务质效。市法律援助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作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继在宝鸡卷烟厂、陈仓区慕仪镇、三迪中学等地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1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4千余份,现场咨询解答200余人次。与驻宝32147部队签订法律援助协作协议,开设工作站。坚持应援尽援,一切为人民群众为中心,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理念。(二)抓实抓紧刑事领域法律援助和法律帮助工作。统筹辖区律师人才资源,采取律师自愿报告+律所推荐和法援机构审核相结合的方式,遴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且具备三年以上执业年限有丰富刑事案件经验的律师组建刑事辩护律师团。5月份,及时处理在羁押人员范永安投诉事宜,指派刑辩经验丰富的律师,前往杨凌监区,向其讲解法律知识,安抚其情绪。(三)加大法律援助服务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值班队伍建设,严格法律援助值班律师选拔机制,优进劣出。通过培训、讨论、互学等措施,提高律师业务水平。全面推进法律援助办案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的差异化补贴发放机制,对律师案件进行评估打分,根据评估分发值班补贴。坚持办案质量与补贴发放挂钩,9月份,开展全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以质量、品质、规范来倒逼服务队伍素质提升。11月份,组织全市法律援助业务培训会,聆听专家授课,观看《案件质量建设的思考》视频,了解掌握案件质量评估规则。(四)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制度建设。拟定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完成陕西政务服务事项中控管理平台信息的修改工作,制订上报法律援助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保障措施,4月份,及时对陕西政务服务网关于法律援助方面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5月份,上报《陕西省法律援助补贴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制订并网络公示容缺受理信用承诺书、主动公式型信用承诺书、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修订《宝鸡市法律援助中心案件补贴办法》,大幅提高案件补贴标准,调动优秀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案件积极性。转发落实司法部下发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规则》《法律援助文书格式》,落实省厅下发的《陕西省法律援助案卷归档规范指引》,全市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标准化、规范化得到加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全市各级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228件(其中刑事案件1209件,民事及行政案件2019件),受援人4875人次,挽回损失10599万元,接听“12348”法律咨询专线及市民热线电话14352次,中国法网和宝鸡法网在线解答咨询共计20余条,全年向法治宝鸡报送宣传信息8篇,有效维护了受援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法律援助宣传还不到底到边。法律援助宣传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存在个别小区和少部分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范围及条件还不是太清楚,还未完全打通援助通道最后一公里。二是当事人投诉还未彻底根绝。全年因电话线不通、律师在线咨询回答观点不明确不清晰、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热情等原因发生了多起投诉,给中心正常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被动,虽说这些投诉很大程度上有当事人自己的主观原因,也有工作人员没有很好的向当事人做好解释说明的客观原因,深层次的问题是少数人员处理突出情况的能力欠缺。(二)改进措施。一是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效能。二是继续加强队伍建设,统一思想认识,在实践中思考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寻找新途径、作出新贡献。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协调,努力改善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工作条件及职级待遇。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筑牢为民服务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贯穿法律事业发展之中,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作决策、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群众普通关心的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法治保障等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泛开展法律援助法“六进”活动,出台更多惠民便民措施。(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持续巩固深化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坚决整治“庸懒散慢虚浮粗”顽疾,祛除不想为、不愿为、不敢为、求稳怕乱、不愿动真碰硬问题,在中心营造能干者上台、平庸者下台的氛围,以良好作风推动发展,让前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者能感到中心的新面貌、新气象。(三)始终坚持真抓实干。强化责任意识,要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身先士卒、实干立身,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在工作中要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提高工作能力,打开工作新局面,切实为“法治宝鸡”建设提贡献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