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第三医院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咽喉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预防保健科•医疗执业许可证规定的其他医疗业务•医学科研、医务人员培训及临床教学。 |
住所 |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三路东段10号 |
法定代表人 |
杨军乐 |
开办资金 |
73746万元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178967.54万元 |
206968.42万元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第三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3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医院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创新党建赋能品牌,扎实开展整治工作,推动“十四五”规划有效实施,圆满完成各类专项医疗保障任务,顺利启用二期扩建项目住院综合楼。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创新党建品牌,推动思想引领。围绕理论学习引领思想建设工作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落实“大兴调查研究”,开展“五访五问五促进”“五查五助五问效”专项活动。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印发《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办法》,“驾照式”积分管理党员。开展以“四个打造”为抓手创建模范行政职能科室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及各职能科室积极履职践诺,列出“依岗承诺转作风”活动承诺事项台账,解决实际问题,竭力服务群众。扎实推进巡查整改,建立整改机制,促进作风转变。(二)抓好整治树清风,助推清廉医院建设。扎实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制定《2023年度清廉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铸造“医心向廉清风兴院”廉洁文化品牌,开展“清廉文化进科室、进支部”活动。全年拒收红包123例次,累计19.8万元。(三)多措并举,有序应对就诊高峰。全面开放号源,延长出诊时间,每日监测数据,及时调整门诊布局,加装输液椅200个,输液台5个,雾化机20个。合理抽调人力、及时扩增床位,增设诊前检查服务,开发接诊进度查询小程序,缩短就诊等候时长。(四)稳中求进,持续深耕医疗实力。开设专病门诊126个,开展肿瘤MDT服务、新生儿科“云”上连线“视频探视”服务,获批互联网医院牌照,上线快速手机复诊,药品配送到家,开通预住院管理系统、床旁结算业务,实现医保移动支付。获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机构,顺利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积极探索卫星医院模式,与7家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合作及对口帮扶关系。神经内科入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储备库”,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获批第二批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获批西安市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内科获批西安市肿瘤医学质控中心。承担中国-中亚峰会专项保障及“欧亚经济论坛”“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等高级别会议和运动赛事医疗保障任务7次。(五)深耕内涵强基础,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创新开展“科主任讲DRG”活动,制定《加强合理用药提升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专项工作方案》,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得到提升,次均费用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专科运营分析会抓薄弱科室的业务发展,与临床科室积极对接,协调解决运营痛点、堵点问题。初步建立DRG结算管理平台,多层面提升DRG大数据精细化分析能力。(六)软硬兼备,激发科研活力。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项,其中国家及省级项目17项,获批经费共计253.1万元。与去年相比,获批项目数增幅105.88%,获批经费增幅44%。发表论文89篇,SCI收录论文47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区13.1分。(七)教学相长,夯实人才基石。全面推进基地建设,持续创新医学教育,新增省级学会主委单位4个。全年引才382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人,特聘专家5人,专家团队2个,博士硕士占比达33%。培养硕博研究生28人。(八)二期扩建项目住院综合楼顺利启用。新增床位1000张、护理单元13个,配备3.0T临床科研型磁共振、光子CT等高端医疗设备,同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二、取得社会效益2023年总诊疗人次137万人次,出院人数7万人次,平均住院日6.35天,床位使用率123.16%,住院病人手术14984例,三四级手术11002例,占比73.43%。2023年累计实现总收入17.76亿元,其中医疗收入14.01亿元。三、存在问题一是外在竞争压力日益增加,自身“软实力”发展提质增效需求迫在眉睫。二是影响力高、辐射力强的特色专病品牌不多,高精尖医疗技术突破能力尚薄。三是如何加强内涵建设、优化病种结构、提升运营水平,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显得尤为迫切。四是医教研复合型人才短缺,引才政策优势不明显,青年医生临床科研“双肩挑”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五是信息孤岛问题顽固,无法及时满足数据提取需求。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以“队伍建设”为根本,落实“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与“双培养”机制,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合、双提升。二是在临床技术提升及医疗质量夯实上下功夫,加强专病门诊管理、增加日间手术、微创手术、四级手术占比。积极申报各级重点专科,打造优势学科。三是以国考导向、运营效率提升为指引,在医院床位规模“增量”的同时做到内涵建设“提质”。四是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五是持续推进电子病历应用系统水平分级评价5级、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医院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三级建设。六是以二期扩建项目启用为契机,统筹规划门诊布局和病区设置,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实现“基层首诊、医院手术、社区康复”新模式。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23年1月4日至2030年8月27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国家级荣誉:全国青年文明号一星级;获省级荣誉:优质护理工作先进集体、公益活动先进单位;市级荣誉: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优质护理工作先进集体;最美医师团队;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年诉讼案件14例,正在审理5例,审结8例(其中2例判决驳回诉请),撤诉1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13例,正在调解1例,已结案12例。全年收到各类渠道投诉均按规定和期限进行回复处理,件件落实到位。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3年度共接受社会捐赠物资204303元,均按照捐赠单位和人员的意愿,将捐赠物资全部用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医护人员慰问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