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鄠邑区殡葬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殡葬事宜,推进殡葬改革。负责殡葬改革、殡葬法规宣传、殡葬业管理;提供相关殡葬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正小路(东西四号路)甘亭卫生院西侧往南100米 | |
法定代表人 | 赵伟向 | |
开办资金 | 52.8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鄠邑区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8.99万元 | 83.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公墓日常管理1.做好清明节、寒衣节群众文明祭扫、安全防火等工作。2.按照秦岭北麓巡查管理制度,做好一月两次例行巡查。3.积极开展公墓年检工作。按照时间要求积极上报网上年检资料,依据各公墓全年工作开展情况和政策落实配合情况给予初审打分,并出具公墓年检审核初审意见,顺利完成了公墓年检各项工作。4.组织墓园开展网络平台建设,实行网上预约、网上祭扫、代为祭扫等网络服务,为群众提供快捷、便利、形式多样的殡葬服务。5.组织公墓完善事故预防应急预案,定期开展事故防范演练。6.认真贯彻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做到警钟长鸣、举一反三常抓不懈。(二)重点工作1.认真做好“清明节”“寒衣节”期间文明祭祀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宣传和倡导绿色、文明、平安的祭祀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到墓园协助做好祭祀群众疏散劝导,制止焚烧冥币纸钱等行为,确保了祭祀期间文明、安全、和谐。2023年“清明节”、“寒衣节”期间共保障了西安市和鄠邑周边区域祭扫群众112000余人次,车辆33000余辆,实现了清明文明祭扫安有序,共出动人员1100余人,车辆90余辆。2.积极开展农村“活人墓”“豪华墓”侵占耕地排查整治工作。经排查上报,未发现“活人墓”“豪华墓”侵占耕地等违规行为。3.推动“互联网+”与殡葬服务融合发展。探索开展远程告别、网上祭扫等新模式,优化服务功能,增强网络祭祀的互动性、人性化和温情感,方便群众寄托思念,助推传统殡葬向现代殡葬转型升级。推动殡葬领域信息化建设,指导墓园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信息实时上传、数据共享、公开公示。(三)精心组织开展殡葬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摸排工作按照要求梳理我区2023年至2035年期间拟建殡葬设施和土地使用规划情况,及时将全区殡葬设施规划情况上报市局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鄠邑分局,配合完成全区殡葬设施专项规划工作。(四)积极做好业务单位事务对接办理1.认真开展文明祭扫工作,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推动殡葬改革,导移风易俗,梳理文明殡葬新风,减少大气污染倡。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贯活动,每周、每半月、每月按要求上报活动开展情况。2.积极与市局对接“公民身后事一件事一次办”相关事宜,了解“公民身后事一件事一次办”相关策略,优化我区“公民身后事一件事一次办”办理流程。通过线上线下“一窗受理”演练,精确掌握办理标准,满足群众办事需求,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五)扎实开展殡葬问题专项整治立足全面深化殡葬改革大局,以“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为契机,强化行业自律,健全殡葬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殡葬公共服务供给,形成规范和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同时举一反三,抓好殡葬服务管理,整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强化殡葬服务、中介服务和丧葬用品市场监管,在韩村北设立殡葬综合市场,将中楼周边及北街殡葬用品店铺搬迁至殡葬综合市场,并组织人员每日对中楼周边及北街进行巡查检查,配合市场监管、城管、甘亭街道开展联合执法,进一步规范殡葬服务和收费行为,提升服务水平,树立殡葬行业的良好形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大力推行惠民殡葬和节地生态安葬等政策,做好困难群众殡葬救助、惠民殡葬补助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受理审核困难群众殡葬救助申请19件,发放救助资金1.53万元;审批惠民殡葬补助申请170件,发放资金10.44万元。2.推进殡葬行业服务规范化工作,全面提升全区殡葬优质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共承运遗体700余具,收入约50万余元。3.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对全区殡葬设施数量、面积、死亡人口、安葬方式、丧葬费用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为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提供依据。三、存在问题1.殡葬政策宣传传方式比较单一。2.节地生态安葬、殡葬惠民措施推广还有待加强。3.农村公益性安葬设施需进一步完善,四、整改措施1.持续推进农村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2.利用“清明、寒衣”等节日,大力开展殡葬法规宣传。3.探索推行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殡葬方式,积极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植树缅怀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革除丧葬陋俗、弘扬新风正气。五、下步工作计划2024年殡葬业服务中心将进一步提高殡葬业服务中心文明创建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优化殡葬服务功能,提升殡葬优质服务效率和质量。一是狠抓公墓管理,加大对公墓的依法依规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全区墓园管理水平。二是按照全市殡葬设施建设规划要求,有序推进殡葬设施建设。三是加强遗体承运业务管理,积极配合逝者家属做好逝者身后事办理相关事宜,为群众提供“最后一公里”优质服务。四是倡导和鼓励花葬、海葬、树葬、草坪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丧葬方式,实现骨灰处理多样化,降低骨灰占地安葬比例,不断提升全区火化率。五是按照大气污染治理要求,树立殡葬新风,倡导生态节地安葬,大力破除陈规陋习,加强焚烧纸钱纸扎等行为的劝阻,提高群众文明素质,营造空气清新、质量优良的大气环境。六是加强殡葬政策宣传,积极推动殡葬改革,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继续推行惠民殡葬和节地生态安葬等政策,落实“四项”基本殡葬服务惠民补助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做好惠民殡葬补助审批工作,使惠民殡葬政策惠及更多群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合格,各项目标责任均顺利完成。2.投诉、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