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留坝县文化馆(留坝县图书馆、留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留坝县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留坝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化活动组织、文艺创作培训;图书、文献、报刊、音像资料的采编与储藏及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的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的普查整理、申报、保护;旅游咨询服务;文物保护管理。 | |
住所 | 留坝县县城紫柏路86号 | |
法定代表人 | 范根材 | |
开办资金 | 229.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留坝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1.29万元 | 195.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5月24日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法定代表人由原吴伟变更为范根材;单位名称由原留坝县文化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留坝县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变更为留坝县文化馆(留坝县图书馆、留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留坝县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留坝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一系列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群众免费艺术培训2023年春季培训班共开设6个免费培训课程,包括国画、健身球、旗袍走秀、少儿美术、成人声乐等、培训人数累计一千余人次,以培训科目新颖、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多样,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二)、群众文化活动及阅读推广活动1.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节期间,积极策划了以“大地欢歌”“学习贯彻二十大·携手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023年春风动“嗨购迎春·春联送福”活动、2023年春节民俗文化展演暨元宵佳节猜灯谜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留坝2023玉兔迎春”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在留坝紫柏广场、留坝老街等地顺利举办,4月19日,承办了留坝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动员大会,聘请了陈长春、夏雨清等国内知名大咖为我县文化产业特派员和“新村民”代表,共商留坝文旅发展新思路,助推留坝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4月19日至21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暨“礼赞新时代·共创文明城”惠民演出和“大地欢歌”2023年中国绿色旅游发展大会文艺演出在留坝县影剧院盛大举办,特邀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来留表演,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视觉盛宴。4月27日,“大地欢歌四季村晚”系列活动在江口镇红色文化广场举办,全镇各村的村民纷纷拿出各自的“镇村之宝”,一展特色乡风,让农民群众当主角,展现农民风采农村风貌,演出精彩纷呈,乡亲们掌声不断。11月1日至2日,著名作家王蓬等一行14位文化大咖莅临留坝,围绕栈道、红色、乡土等优势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交流采风活动,为我县做好历史文化传承和遗址保护工作,更好地带动当地文化旅游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2.积极开展全民阅读书香留坝活动。以“进社区、进校园、进消防、进景区”等形式,先后组织举办“好书共享·你我共阅”读书分享活动、“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第28届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第十一届陕西省阅读文化系列活动、“健康同行·快乐人生”公益性知识讲座等活动20余次,向县中心敬老院、县域偏远中小学捐赠各类书籍700余册,新增馆外服务点1个,购买复兴文库一二三编,已完成编目整理上架,累计新购置图书5万余元,在春节、清明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持续做好图书馆的规范管理和免费开放工作,全年总馆累计接待读者2万余人次,图书流通1万余册次,为全县广大读者提供了便利,切实提升了公共阅读服务效能。线下举办了第五届丝路朗诵大赛暨汉中市第七届朗诵大赛留坝片区选拔赛、十一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系列活动、“送书进校园·书香庆六一”等诵读活动;线上举办了“三秦最美领读人”“三秦最美阅读空间”“百名馆长来荐书”等视频征集活动、名句名书答题活动、新书推介等活动,全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阅读和文化活动50余场次,获得县级以上媒体报道30余篇次。全省各地选送的110名选手的“三秦最美领读人”荐书视频,经过层层筛选,54名选手进入第三季“三秦最美领读人”大赛,我馆名列其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参与性。3、两馆免费开放持续推进。免费开放成人及少儿阅览室、书库、地方文献室、书画室、展览厅等部室,并坚持晚上、周末免费开放,每周开放时间达67小时。4、深入挖掘非遗手工艺人,打造非遗活态化展示工坊。通过对8个镇办实地摸排、走访调研,挖掘民间技艺人员85人,围绕剪纸、刺绣展示和讲留坝故事等,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次,春节期间组织8个镇办在县城老街、紫柏广场进行民俗巡演;在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留坝老街设立非遗文创展厅,展示了张良庙花木手杖、刺绣、藤编等100余件省市县级非遗物品;利用电子屏对省市级6个非遗项目进行循环播放,在展厅墙上制作并悬挂了全县45项非遗项目,进行竹编、打草鞋、刺绣等非遗活态展示项目6个。结合非遗进景区,在“4A”景区---张良庙设立非遗展厅一个,3月16日至19日,组织参加了南郑区陈村举办的“2023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非遗展示活动”“抖转新遗潮起国风”非遗短视频征集大赛,并上报作品2个,我县省级非遗项目--张良庙花木手杖首次亮相市级非遗展示活动,多途径助力非遗文化“走出去”,大大提升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按照非遗工作“五个有”的要求,制定了《留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明确非遗专职干部3人,非遗传承人校外辅导员1人;积极落实非遗进校园“四个一”机制,由文旅局牵头,文化馆和县教体局配合,及时安排相关人员到汉台区龙江文化站进行舞龙舞狮等非遗工作的调研对接,并邀请该文化站的专业老师来我县职业中学进行舞龙舞狮技艺培训,帮助组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立非遗传习基地,目前正在购置舞龙舞狮等教学设备,做前期准备工作。3月14日在留侯镇中心小学开展“童心向党红色传承非遗保护你我同行”非遗主题活动,6月9日,在留坝老街举办了“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粽香端午·乐享非遗”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线上推广“褒斜栈道的故事”视频,线下举办了留坝县民间艺术技艺剪纸、民歌培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大加强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并受到了游客群众的广泛关注。依托市级非遗名录张良庙与紫柏山的故事、褒斜栈道故事为素材,研发出张良(留侯)和栈道文化为主题的手提袋、收纳袋、杜邦纸袋和文创扇等50余种文创产品,在景区景点进行售卖。我县的省市级非遗项目多次到市县非遗文化活动中展示,反响很好。5、强化监督检查,全力推进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强化督查,确保文物安全。坚持保护第一,统筹抓好系统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力度,在全县县级以上文物单位和田野文物点,根据各文物的级别和本质属性、特点等,分别落实了1至2名文保员,安装了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牌,明确了各级文物点的责任人责任。对不可移动的省级文物----南河街三圣宫的保护力度,针对该文物建筑年久面临垮塌的危险,及时撰写抢救性保护方案,已于7月通过省文物局立项和批复,下半年通过多次对接省文物局和文保院,积极编撰南河街三圣宫三国战争故事壁画保护修复方案,目前方案正在评审,待审核通过资金到位后按照报批程序及时进行抢修;同时于6月5日完成我县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材料撰写工作---武关河造像龛、留坝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2处文物申报资料已上报市文旅局。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做足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始终坚持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督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整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要求各镇(街道)不定期对所辖文物单位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增强文博单位安全防护能力,保持严打文物犯罪高压态势,强化文物行政执法督查,坚决守牢文物安全底线,近年来没有一起“文物‘法人’违法案件”的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通过各级财政加大投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文化馆、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不但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还提升了留坝对外宣传形象,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和好评。2.对新建分馆开展指导工作,并引进超星系统作为两馆智慧管理平台,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不断完善总分馆制建设,目前文化馆所有乡镇分馆都已纳入文化馆总分馆系统。按照县级图书馆整合县域内的公共阅读资源,实行总馆主导下的文献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借统还工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馆藏文献总藏量较少,藏书结构有待优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考验,文化馆图书馆两馆合一,特别是图书馆专业人才缺乏,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岗位人才奇缺,数据库建设滞后,无法开展高质量图书馆服务工作。2、改进措施扩充藏书量、收藏和整理地方文献资料、增加读者的阅读量。建设完善和补充两馆内配设施和服务内容,加强网络建设,计算机设施和数字资源建设,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下一步工作打算开设春秋季免费艺术培训班。培训班涵盖拉丁舞、健身球、国画、少儿硬笔书法、旗袍走秀、成人声乐、古筝8个门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好镇村文艺骨干培养,重点从农村优秀青年中选拔培养镇村文艺辅导员,有效发挥基层文化人才在文化事业发展中主力军作用。充分利用陕西公共文化云、喜马拉雅、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更新,及时推送实时动态及新闻资讯、美文鉴赏。打造阅读品牌。举办好“书香留坝全民阅读”,力争2024年底,在县城人口密集区、足球营地等景区景点新建成2个直属分馆、1个城市书房、新购置5万元的图书,切实提升公共阅读服务效能。通过创新“城市书房”、提升“特色分馆”、实施“名家领读”、发起“有声阅读”等,助力打造“书香留坝”品牌,推进公共图书馆提档升级,组织指导多种形式的农民读书活动,使农家书屋切实服务“三农”、方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的“文化大课堂”。非遗申报和传承工作。将全县非遗传承人有序组织起来,以培训、展览、下乡巡演以及开展非遗逐级推荐申报等方式,努力打造更高级别的非遗项目,将新思想、新政策和非遗文化传承一起“传入寻常百姓家”,着力提升留坝知名度。认真抓创新,做好文物保护。与全县人民认真落实好“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推介方式,进一步提高文物景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