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 2024-05-07 09:39
单位名称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财经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财政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保险、电子商务、财政税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审计实务学科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相关专业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1号
法定代表人 程书强
开办资金 4707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701万元 44980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从业人数  57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党建引领坚强有力。学院稳步推进“党旗飘扬工程”,主题教育期间解决师生关切问题45个,主题教育特色亮点工作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刊登报道。新增1个省级党建标杆院系和1个省级党建样板支部,荣获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顺利召开第二次党代会。2人获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标兵、2人获教学能手。“万人千天行动”实践育人项目作为陕西高校推荐项目参评“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二、内部治理规范有序。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调整内部机构,建成中韩全北学院,获批应急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增设了审计处、发展规划处、基建处,完善了一章八制,规范了信息公开。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持续加强作风建设,细化目标责任考核,推进办学条件达标,顺利完成职称评审、干部选聘、专业负责人选拔工作,资产管理便捷高效,财务审计精细规范,工作氛围风清气正,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全省“教学、人事、资产、预算、审计、因公出国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食品安全示范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智慧校园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2023年度最具社会影响力高职院校”。三、教学改革精准有方。学院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推进学分制改革,“厚德育人”与“评价改革”分别被《陕西工作交流》《陕西教育工作情况》刊发,获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评估验收优秀单位。5本教材获评国家“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6本教材获评陕西省“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成14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入选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了双高专业群和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的全覆盖。聚力双高建设,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新申报无人机应用技术等6个新专业,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双高建设”获教育厅领导“工作理念新、思路清、机制全、举措实,国家级标志性成果产出多”的评价。四、产教融合再结硕果。学院不断深化“政行企校”合作,新增合作企业120余家,合作院校30余所,与华为、用友、中联等头部企业携手共建5个产业学院,开设39个订单班。成立优选级华为ICT学院、陕商文化研究中心,召开了首届教学工作大会和陕西财经职教集团成立大会,举办陕西省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智税云财”实训中心和RAP智慧财经产教基地,开展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打造“陕财”美育特色品牌,美育案例获得全省优秀案例一等奖。五、师资队伍硕果累累。学院围绕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着力补短板、促改革、建机制,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硕果。实施全覆盖专题培训,安排辅导员、教师、处科级干部赴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井冈山、延安培训提升;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强化各岗位、各职级考核激励,择优入编、择优晋级,形成了比贡献、比业绩的干事创业氛围。启动名师引领计划,发挥现有名师作用,引入医学、军事等多名教授、博士担任专业带头人,先后取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赛一等奖、国家信息化标杆校、教育部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国家级资源库、教育部“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项目”,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德建设示范团队、青年创新团队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六、对外合作成绩显著。学院着力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布局,大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层次和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全北学院成功获批,首届90个学生全额招满。聘请外教3名,选派22名教师因公出访赴国外开展交流合作,选派8名学生赴加拿大、韩国开展学历提升及交流学习,选派6名教职工参加“2023年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提升暑期研修班”;与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达成“博士行动三年计划”项目,派遣7名教职工赴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进行博士学历提升;与希腊奥利森职业培训学院共建“中希秦岭工坊”,我校三套专业标准获希腊权威评估机构TQUK六级认证;成功入选金砖国家未来技能课程开发和国际团体标准制订“副组长单位”。七、人才培养亮点频现。学校大力实施“厚德育人工程”,培育时代新人。团队获奖总数142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厅116项,历史上首次获得的有51项。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8金2银8铜,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陕西总决赛中获4金2铜,成绩位居全省第二;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奖12项,居全省高职院校之首,“三下乡”工作连续8年获省级表彰、连续2年获团中央表彰,在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中荣获第一,学院的心理育人、资助育人、文化育人、体育育人、实践育人等效果显著,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夏帕克提、团省委书记徐永胜到校调研学团工作。八、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投资4400万元,完成图文中心和教学实训用房改扩建,新增教学行政用房6729㎡,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选址顺利变更,与属地积极对接征建拆迁。争取政府支持600万,企业赞助500万,老旧社区改造“惠民工程”将在年后如期启动。投资800余万元,192间智慧教室建成投用。OA办公系统、财务数字化系统高效运行,让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一站式”服务站正式运行,举办了首届教职工荣休大会、首届离退休职工团拜会,提高了餐饮供应质量,做好了师生医疗服务,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提升了师生满意度。九、招生就业持续两旺。2023年分类考试招生计划完成率列全省第一,报考人数突破2万大关,创历史新高,在全国高职高专“择校”排名上位列第23、全省第一,在校生规模达到1.65万人,在册学生达到1.8万人。书记、院长带头访企拓岗265家,建立了194人的就业创业师资库。专升本上线率连续5年95%以上,全省第一。举办大型线下双选会,参会企业达580家,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开展了10场专场网络视频招聘会,共计提供就业单位1524家,提供就业岗位61650个。与20多家企业和单位举行了政校企协同创新签约和授牌仪式,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赋能添力。截至2023年底,我院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96.73%。十、服务社会持续发力。成立科学技术协会,横向课题立项同比增长23.6%,纵向课题立项同比增长19.8%,项目经费到账同比增长21.5%。累计获批社会科学研究课题63项,专利申请备案62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累计达500多万元。先后入选省科协评审专家1人,获批“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1人,“乡村振兴决策咨询专家团队”1个,获建“陕西省会企校企项目”1项。获批首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黑瓷技术研究与人才培训服务”项目成功获批陕西省会企校企协作项目。连续六年获评“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成功申报陕西省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机构,继续教育全年累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社会考试、乡村振兴公益培训等20余次,创收1600余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二等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批“陕西省高等学校智慧校园示范校”。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勇获8金。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计获奖42项,获优秀组织奖。获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赛项一等奖。荣获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新道杯”数智财经赛项(高职组)荣获全国一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1、中国工商银行咸阳分行慰问学校师生,并向我校捐赠200盒布洛芬缓释胶囊、200盒连花清瘟胶囊。2、中国联通咸阳市分公司向我校爱心捐赠医用口罩15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