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南县> 商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商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24-04-30 14:41
单位名称 商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促进文学、艺术繁荣提供服务。组织文艺演出、艺术创作等。
住所 商南县阳光世纪广场10楼
法定代表人 姚家明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商南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4万元 6.58万元
网上名称 商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商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商南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及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在全县文艺界走深走实。一是主题教育扎实开展。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和《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等内容,全年累计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主题活动、采风创作、展演展示、志愿服务等活动30余场次,切实贯彻贯穿文联工作和文艺活动全过程。二是文艺宣讲更接地气。成立文艺宣讲服务小分队3支,组织40余名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了“爱商南爱家乡”送文化下乡、“文艺六进书法进镇村”等活动,联合县剧团在金福湾社区开展“八五”普法主题文艺演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最新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服务发展大局,汇聚打造“四大名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一是主题实践丰富多彩。积极开展“爱我商洛点赞商南”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推出“四大名城看商南”主题网络摄影展,大力宣传商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广泛动员全县书画爱好者,精心创作“清廉商南”主题书画作品164余幅,完成镇(办)及县直部门30多个单位1500人次观展接待任务,15幅作品在“清廉商洛”书画展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清廉商南”书画展成功举办。二是“文艺六进”落地落实。全年累计开展“文化进万家”“文艺六进”系列志愿服务活动80多场次,策划开展了“迎春送福义写春联”活动40余场次,先后为赵川镇机关、郭家村、金福湾社区等单位,捐赠《商南红色文学作品选》《商南好家风》等优秀地方文化专著200余本,丰富了农家书屋图书种类。联合县诗词楹联协会和县朗诵协会举办了“古诗词朗诵会”,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中,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积极联系省市书画名家到老年大学和任家沟社区,现场开展书画笔会、文艺技能培训等活动,充分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文艺需求。三是文化项目再树品牌。围绕全县“生态茶城”建设目标,积极与省市县相关部门申请对接,争取了“挖掘商南茶文化”项目。5月中旬以来,先后组织县域作家开展主题采风、人物专访、选稿编辑等活动20余场次,编辑出版了一部20余万字、图文并茂,集史料性、可读性、文学性为一体的地方文化专著《茶乡放歌》,为商南“四大名城”建设和“茶旅文康”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12月14日的新书首发式,吸引全县50余名重点作家倾情参与、积极研讨,活动盛况先后在《商洛文艺》《中国农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报道,在县内外引起了剧烈轰动。(三)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力推精品、勇攀高峰的创作热情一是引导精品创作。县作协积极打造文学精品项目,配合县文联组织编辑《金丝峡杂志十年经典(小说卷)》,宣传推介商南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全面扶持引导,县内文学创作势头良好,发展迅猛。胡中华的长篇小说《履道》出版发行,姚家明的中短篇小说《一粒微尘》《幸福时刻》在陕西文学发表。杨富安的散文《大美莲花湖》在商洛市图书馆2023年度“爱我商洛”主题征文评比中荣获成人组一等奖,杨富安的作品《能出什么事》,田培信的作品《一张税票》,荣获“清廉商洛”文学作品征集活动小小说类二等奖,孔少艾的作品《九眼莲》荣获“清廉商洛”文学作品征集活动小小说类优秀奖。苏训博、吴振春等人在全国诗歌、散文等网络征文大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胡中华、朱金华、田培信、江霞、汪海珍、陈富中等县内实力作家在作家报、陕西工人报、商洛日报市级以上媒体刊物发表作品150余篇。二是推出文学经典。姚家明的中短篇小说集《冬日暖阳》于年初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比较有分量的中短篇小说共17篇,以纯熟的技法和淳朴的风格,将平凡的日常生活一一结构为传奇般的故事,以丰厚的生活基础和深刻的人性剖析,引导人们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下现实生活。书中穿插描绘了商南的奇山秀水和风土人情,充分展现了县内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内涵深厚的地域文化。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著名文学评论家马玉琛教授,以及众多读者,都分别给予了高度评价,该书在线上线上平台销售量已突破千余册,网上交流点评500多条,书籍一经推出就被广大读者火爆抢购。三是加强激励带动。成功举办“庆国庆诗词征文大赛”和“阳城杯”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对20余名获奖作者进行了集中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好文学评奖在活跃氛围、催生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经费支持,持续改进办好《金丝峡》杂志,为县内文学爱好者、作家群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先后开展了“商南文学如何突破发展”作家座谈会,“走进中建公司”文学采风,《阳城听雨》新书首发仪式和《雁汝诗词选》交流研讨会等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出精品的文化环境。(四)强化扶持引导,持续壮大新时代商南文艺人才队伍一是“两个优势”充分发挥。累计开展专业培训、采风实践、选题策划、创作扶持、学术交流等活动20场次,全面提升了商南文艺创作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运用“甪峰文学”“商南民间文艺家协会”“商南诗词”等媒体平台推送优秀作品300余篇,有力促进了优秀文艺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二是桥梁纽带作用突出。全县12个文艺协会深入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县作家协会、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于10月份之前顺利完成换届工作。8月以来,组织县诗词楹联学会积极开展诗词创作“六进八有”活动,编辑出版《商南诗词》,配合县委、县政府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县”,有力提升了商南文化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修订完善《商南县文联下属协会管理办法》,扎实开展文艺“两新”组织人员摸底工作,商南文艺人才电子信息库全面建立。姚家明成功入选陕西省“三秦英才”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在商洛乃至整个陕南引发轰动。甘发祥、杨富安和王海溶等3名同志被评为第三届“商南县优秀人才”,5名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入选县宣传文化人才服务团,市级以上文艺协会全年新增商南籍会员15名,全县各文艺协会纳新会员45名,有特色、有实力、有担当、有作为的文艺创作、文艺研究、文艺服务队伍逐步形成。(五)突出夯基固本,全面提升文联组织自身建设成效一是党建责任全面落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和机关党员“双报到”制度。策划开展了“挖掘商南茶文化文艺采风”“参观红色遗址牢记初心使命”等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县器乐协会党员干部为金福湾社区开办“宝妈课堂”葫芦丝教程培训3期,支部选派1名优秀党员干部充实驻村力量,协助帮扶村完成集体项目6个,党员累计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承诺事项22件,党建引领功能逐步增强。二是意识形态高度重视。定期对各文艺团体依法规范运行、意识形态监管等方面,易引发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进行排查研判,依法依规管好《金丝峡》杂志和各文艺团体多媒体平台,加强对社会文艺团体,民间艺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服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三行风艺德持续向好。在全县文联系统大力营造“勤快严实精细廉”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3次,其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商南文学影响力》荣获全县优秀调研文章评选活动二等奖。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商南县文联主席姚家明成功入选陕西省“三秦英才”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2、商南县文联副主席甘发祥被评为第三届“商南县优秀人才”。3、商南县文联被商洛市文联表彰为“全市文联系统综合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市文联系统信息上报工作先进单位”。4、商南县文联编印的《金丝峡》杂志被授予“全市文联系统优秀文艺期刊”。三、存在的问题1、协会建设有待提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协会在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文艺惠民的覆盖面精准度需要进一步提高。2、文艺创作活力不足。年轻文艺人才有待进一步发掘培养,部分作家创作格局不够开阔,创作思维不够灵活,文学评论人才短缺,文学创作对外宣传推广力度不大。3、经费保障缺乏受限。各协会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在活动开展、工作运行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制约,进而影响工作成效和协会整体建设。四、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下属各协会党组织建设,提高文艺惠民的覆盖面精准度,持续推进文联改革。2、进一步发掘培养年轻文艺人才,组织文学艺术采风,邀请省内名家到商培训,开阔本土作家创作格局,活跃创作思维,加强文学创作对外宣传推广力度。3、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经费,支持各协会正常办公和活动开展,努力提高工协会作成效和整体建设。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扛牢政治责任,抓实主题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通过研讨、座谈、演出等形式,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做好文艺宣讲,用文艺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见行见效。2、紧贴基层需求,提升文艺服务质量。科学制定活动计划,持续开展好“文艺六进”和“文化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辅导培训、慰问演出、展览展示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3、要着眼平台搭建,全力创作文艺精品。抓创作、抓创新,发挥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常态化开展培训交流活动,力促产生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力争在中省市官方文艺评奖活动中取得好成绩。4、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中心工作,做好县委宣传部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市文联奖励:2023年全市文联系统综合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全市文联系统信息上报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