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 2024-04-30 09:29
单位名称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技术应用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住所 西安市阎良区人民西路48号
法定代表人 张敏华
开办资金 44702.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040.24万元 127719.42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从业人数  6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变更登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全面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奋力推进首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双高计划”建设等重点工作,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谱写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一)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举办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读书班。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10次,赴陕西理工大学干部培训基地现场实践研学1次,举办专题报告4次,各级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140次。校领导班子成员完成专题调研报告7份、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报告1份,二级学院班子成员完成调研成果14个。(二)宣传思想文化软实力更加彰显。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4门,获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学团队标兵”称号1个、“教学能手”称号3名。外宣稿件70余篇,《奋进“双高”打造航空职业教育品牌》等稿件被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央广网等国家级媒体刊载。学校官微保持全省第一、全国第一方阵优势,在全国职业院校视频号影响力排行中名列前茅。获评“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为陕西首家获评高校;我校学子荣膺“陕西好人”称号。获陕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持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基层组织四化建设,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连续7年获评“好”的等次。获批全国“样板支部”1个,省级“示范高校”1个、“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3个,省级以上创建单位达12个,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形成基层党建“一片红、红一片”的良好局面。强化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党总支组织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全覆盖。(四)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顺利召开第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班子成员,明确了学校改革发展新思路、新目标。进一步健全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工作运行机制,优化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立重点任务落实“清单制”。着力打造“西航铁军”,狠抓“选育用管”四个环节,提拔副科级8名,交流任职8名,选拔挂职干部6人。强化干部培养,选送2名干部参加高校年轻干部“励志筑梦”专题培训班,举办中层领导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五)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聚焦政治监督,捍卫“两个确立”,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以及“第一议题”制度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监督。聚焦日常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开展干部提醒谈话60余次;在招标采购、教师招聘、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强化全过程监督。聚焦廉洁生态,动态完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纪律教育,建成“一镜一展三室”廉洁教育馆;连续3年获省廉政文化研究会优秀组织单位,获教育部廉洁教育系列活动案例展示优秀作品1项。在省纪委监委对全省高校纪检机构考核中,校纪委获得优秀等次。完成3个党总支政治巡察,实现校内政治巡察全覆盖。(六)教学改革硕果累累。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实现获奖等级和数量历史性突破。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教学标准34项。入选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12本、省级16本;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13门。技能大赛获国赛一等奖3项,省级以上奖项45项。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6项。获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七)科研能力稳步提升。累计获批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3个,居省内高职院校第一;航空用轻合金精密成形技术创新团队作为唯一高职团队,顺利通过全省首批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验收。新增厅级以上纵向课题63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专项1项,为省内高职唯一立项;首次获批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项目各1项。新增横向课题155项,合同金额1435.09万元。新授权专利31项、软件著作权20项;完成专利转让17项,交易金额20余万元。在陕西高校秦创原建设工作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中获A+等次。获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获批陕西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助力双高专业群建设。(八)双创育人成效显著。首次入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并获二等奖1项;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银奖、铜奖各1项。在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中获7金9银26铜;获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赛冠军1项。立项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4门。承办教育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高级特训课程”培训班,培训人数89人;全年组织大型创新创业活动6次,参与学生近3000人。(九)招生就业富有成效。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新生6107人,报到率96.03%。其中1212人录取分数超过所在省份本科线,定向培养军士分数线各省均超过上一年度。牵头申报的“筑梦启航”工作室获批2023年陕西省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省赛获金奖2项、铜奖2项。举办校园招聘会、军工人才专场等11场大型招聘会和463场企业专场招聘会,6场网络双选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2023届毕业生5477人,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6.77%;扎实推进精准就业帮扶,帮扶建档立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十)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开展评先树模,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1人、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领军人才项目1人,获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人、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5人,陕西最美退役军人、“三秦工匠”和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各1人。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3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9人。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工作,完成8名青年英才计划,全年逾3000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深抓师资国际化水平培养,组织34名教师赴国外开展访学活动;新认定“双师型”教师46名,“双师”教师比例达94.6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完成80人的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审工作。(十一)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全年共完成校内外招标采购项目206项,总中标金额53298.11万元。加速推进新校区(一期)建设项目,启动8、9、10、11、12号公寓楼和2号学生食堂建设。启动航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设计工作。投资1062万元完成人文素质楼改造、南北校区学生公寓楼宿舍粉刷等各类维修改造项目。完成搭建校园5G网络,实现校园全覆盖,累计建设80间智慧教室。与中国工商银行西安阎良区支行开展银校合作,助力400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十二)“三融战略”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成功入围全国首批、西北唯一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成立全国工业无人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入选陕西省首批现场工程师培养、校企合作典型生产性实践项目4个,遴选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8个。与宝钛集团等重点企业合作,建立中国特色学徒制班3个,通过订单班及学徒制班就业人数达到1000余人。入选“产教融合100强”,连续6年获昆山开发区校企合作优秀院校二等奖。创建的“阎良航空工匠”技能型劳务品牌入选陕西省劳务品牌及品牌创建单位;承接阎良区人社局毕业大学生就业培训900人。突出“军民融合”,顺利输送385名陆军定向培养军士入营;获“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连续五年荣获“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开发军工领域合作伙伴3个,培训西安市退役军人104人;再次获批军队退役飞机1架,拓展学校军机维修实训条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23年2月16日至2028年02月16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