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青龙寺遗址保管所

西安市青龙寺遗址保管所

发布时间: 2024-04-30 09:03
单位名称 西安市青龙寺遗址保管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青龙寺遗址提供保护管理服务。遗址保护和展示利用·遗址博物馆发展及公众教育服务·遗址相关历史文化研究、资料收集整理·遗址相关文物征集保管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铁炉庙村北1号
法定代表人 王敬巍
开办资金 1101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220万元 2071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破题之年。我所坚持深入学习关于文物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和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紧扣省委“三个年”活动和市委2023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全面提升我所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局机关相关处室的积极帮助指导下,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及取得的社会效益1、打造“博物馆之城”文化品牌及文创产品研发。围绕第47个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主题,我所开展了在博物馆日前后及当天通过博物馆进校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制作宣传展板,设立咨询处,为游客进行义务宣讲等方式宣传文化,增强博物馆与观众互动交流,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让博物馆真正发挥其作为重要文化基地的社会功能。为使青龙寺遗址文化得以更好的宣传,通过文创产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2023年我所借助独有的“龙”这一文化标识,创新制作了文创纸袋,文创纸杯、文创信封,文创融入日常生活,增强文化遗产活力。2、深化文旅融合,进一步扩大文物工作影响力。有序开展博物馆“五进”及“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一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结合馆藏特色,先后走进曲江绿地生态社区、雁塔区赵家坡社区、新城区昆仑社区3个社区;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西安辅轮中学、西安庆安小学、蓝田洩湖十里铺小学、宝鸡市蔡家坡镇龚刘小学5所学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惠及人数达到2000余人。二是依托传统节日文化,积极开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宣传活动,利用电子屏、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册等途径向游客朋友宣传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公众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了解。截止10月底,博物馆参观人数39万人次,景区参观人数157万人次。3.做好“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重大节日的宣传工作。活动前期制定宣传方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博物馆和纪念碑院陈列室参观学习,设置咨询台、宣传展板、发放资料,向游客宣传青龙寺遗址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法》等。4.扎实做好2023年“春季赏花”旅游服务工作。面对疫情后第一个春季赏花高峰,我所提早安排部署,精心组织,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安全接待。一是与雁塔区文旅体育局共同举办以“花见雁塔·樱动全城”为主题的第七届国际樱花节系列活动。二是线上联合陕西省图书馆开展以“烂漫樱花季——走进青龙寺遗址,一起云赏樱”为主题的直播活动,为游客展开一场特殊的云赏樱活动。三是完善团队预约流程,扩大我所志愿服务团队的服务意识和范围。四是“春季赏花”活动共接待央视、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华商报等媒体30余次、游客65万人次。5、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文物安全管理能力。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一是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与各部门、各经营商户、项目施工方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二是加大文物安全防范。在每日多次巡查、每月安全大检查基础之上,加大对博物馆、遗址、护坡区域等重点部位巡查力度,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重点部位巡查频次。汛期降雨量增多,完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防汛物资储备,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文物和人员安全。三是确保全年用电及消防安全。今年对博物馆电线线路进行隐患排查,夏、冬季节提前给各部门及经营户发放安全用电通知,明确所有线路插头及插板设施必须符合安全规定,人走断电;3月、11月组织开展消防综合演练,组织职工学习消防应急知识,提升我所消防安全综合能力。四是定期对安防设备、消防、技防系统、防雷器材进行维护保养。五是加强与驻地旅游警察大队沟通协作,我所安保人员定期参与治安管理、防恐防暴等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6、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一是组织开展青龙寺遗址建控地带内的安全巡查工作,重点对周边建设工地遗址安全进行巡查,建立建控地带巡查台账。二是继续推进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青龙寺遗址)建控地带的两处违法建设(陕西奥达企业集团责任有限公司铁一中教学楼及体育场馆工程建设和西安科技大学教职工周转用房项目工程建设)的行政处罚工作。2023年7月11日,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做出恢复原貌不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7月25日,我所受西安市文物局委托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11月17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两处违建复议作出裁定如下:撤销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2023)陕0113行审11号行政裁定;发回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重新审查。7.持续推进青龙寺遗址安防项目。为确保文物遗址的安全,提高文物遗址整体防范能力,该项目于5月确定提升整改方案及设计图纸、7月开始施工,10月17日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初步验收,10月23日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合格,10月27日市文物局组织专家验收,现已顺利通过初步验收。8、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利用能力。积极推进青龙寺遗址保护相关工作。推进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四有”档案管理;每周两次不可移动文物巡查,定期拍照比对,并做好记录;加强博物馆、文物库房、东陈列室展厅文物巡查,落实安全责任;开展调查研究。9、.组织实施文物保护项目,继续推进护坡抢险治理工程及遗址本体保护项目。组织实施青龙寺遗址地面塌陷抢险维修项目,7月中旬完成招投标工作、预计11月下旬完成项目四方验收,及时上报项目初验申请;组织实施青龙寺遗址护坡东段岩土工程勘察、变形监测项目,对遗址区护坡东段进行深度勘察和阶段性监测,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计划于12月底前完成项目实施。10.强化支持保障,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任务,有序开展专技人员职称评审、聘用工作;组织专技人员参加2023年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二是本年度我单位参加市文物局、市财政局、市文旅局等组织的政治思想教育培训、文物保护管理与利用培训、消防安全培训、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网络培训、预算管理一体化资产管理培训20余次。三是加强与文博兄弟单位业务交流学习。组织干部职工赴西安事变纪念馆、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11.逐步提升微信公众号运营能力。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向游客提供青龙寺遗址概况、博物馆基本陈列、景区智慧导览等线上服务,全年制作发布信息12次,共计28篇,全年累计阅读人数约278635人次,公众号关注总人数突破70万人。12.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我所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一是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网络文明传播、“网上祭英烈”、国家安全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国家网络安全周”等相关内容;二是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做好创文、A级景区复核迎检工作及资料上报工作;三是完成“最美景区评选”申报工作,填报“最美景区”评选表;四是为提升游客体验,提供优美舒适的游览环境,不断加强园容绿化服务管理。二、存在不足及2024年工作计划1.文物保护执法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2.公众教育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3.工作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和环境水平需进一步加强。4.特色亮点不够多。2024年,我们将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局党组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凝心聚力,勤奋工作,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服务群众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继续廉洁担当,高效务实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物保护发展事业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