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南县> 洛南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洛南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9 16:30
单位名称 洛南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烤烟、食用菌、水杂果、豆腐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和特色产业政策落实等职能。
住所 洛南县环城西路农业农村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师建荣
开办资金 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南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5万元 5.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和大力支持下,特产中心坚持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市场化为主线,着力推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烤烟方面15个镇(办)、98个村、2134户烟农共种植烤烟7万亩,其中千亩村17个、新烟农145户、新烟田5272亩;发展万担镇8个、千亩村20个,同比分别新增1个、3个,确保了种植规模稳定。累计培育25-50亩职业烟农1562户;50-100亩家庭农场157户;100亩以上新型种植主体21户,三大新型种植主体种植面积5.5万亩,占比78.5%,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全县累计收购烟叶766.9万公斤,实现烟农收入2.52亿元(含补贴)。预计全年收购烟叶895万公斤、烟农收入2.8亿元(含补贴)、上缴烟叶税5400万元、户均收入13万元、平均亩产值4100元以上,烤烟产业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并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烟叶产值、烟叶税收、均价、烟农户均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烤烟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食用菌方面2023年全县从事食用菌产业农户3320户,从业人员达8100人。全县累计发展食用菌新型经营主体70个,食用菌栽培大户152户;建设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农业产业基地35个。2000万袋专业化菌包生产智慧工厂正常生产,现有冷库51座,其中100吨以上的16座,100吨以下的35座,储量7600吨。全年发展食用菌4200万袋(其中香菇3200万袋,平菇700万袋,木耳300万袋),预计菌类总产4.4(鲜)万吨,产值3.92亿元。种植羊肚菌218.5亩,产量32.8(鲜)吨,产值655.5万元。(三)水杂果方面1.蓝莓产业初见成效。三要镇龙山村,建立了洛南县独一家蓝莓种植基地,面积30亩,初步形成规模。2.综合科管工作效果明显。古城镇、麻坪镇孤山村、三要镇示范园进行综合科管,科管率达到82%以上。(四)一村一品方面向市特产中心报送了四季旅游线路,对休闲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配合组织了保安镇农耕文化展示及春节系列活动并进行了资料报送。豆腐方面今年以来,我县抓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为,加快推动豆腐产业规模化发展,着力做大做强豆腐产业,为打造康养之都赋能助力。走访企业。走访摸排了在行政审批局备案的115家豆制品生产主体,召开了豆腐生产主体座谈会,形成了《洛南县豆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出台政策。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洛南县豆腐产业发展办公室,制定《豆腐产业发展规划》。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大豆单产提升行动整建制推进县机遇,积极对接支持豆腐产业发展政策,印发了文件,不断强化目标索引和政策供给,加大土地流转、良种引进和技能培训,着力建设高品质大豆生态种植示范基地。投入600万元,完成大豆扩种8万亩,在石门、保安、四皓、古城等地创办高品质大豆生态种植示范基地1万多亩,累计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5200多人就业,户均年增收2.3万元。3、建产业链。先后开发豆制系列产品20多种,带动1万多名群众就业,累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目前,全县豆腐产业遍布16个镇(街道),发展豆腐制品生产、销售及餐饮企业780多家,含市级龙头企业4家、豆腐干加工主体26家、鲜豆腐加工户378户,注册登记的豆制品加工市场主体76家等,年产豆腐产品1.2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亿多元。4、招建园区。投资3000万元,加快推进融加工、体验、销售、文旅于一体的洛南县现代豆腐产业园建设,计划将于今年12月份建成投产。5、组营运公司。组建了洛南豆腐加工销售运营公司,加快整合豆制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取缔环保不达标的小作坊,建立现代企业标准及管理制度,力促豆腐产业提档升级。以“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为抓手,组织企业开展外出考察学习,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组织县内豆制品龙头企业参加了中国豆制品行业年会,组团参加了“中国豆腐宴上海争霸赛”并荣获金奖和金厨奖。组织开展洛南豆腐品尝推介系列活动及以“传承非遗励心志、劳动实践育新人”为主题的“青少年豆腐制作体验及文化传承”豆腐文化节活动。大力实施“品牌”驱动,创立“百年王家”“洛源老刘家”等5个特色品牌,4家企业获市级龙头企业称号,5家企业获“SC”认证,拥有“洛南豆腐”用标企业3家。“洛源豆腐干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洛南豆腐”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不断加大“洛味缘”农产品公用品牌营销力度,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模式,洛南豆腐、洛源豆腐干等洛南特色农产品从县城“小餐桌”不断走向全国“大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6、举办节庆。10月2日至4日在我县举办了以“游汉字故里,品洛南豆腐”为主题的2023首届洛南豆腐节系列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西安市民嗨吃专享券发放活动、洛南豆腐西安推广专项活动、开幕式和千家万人品豆腐活动,在音乐小镇、花溪街、金江广场等主会场和分会场组织搭建洛南豆腐制作技艺展示区,邀请网红大咖,美食主播利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现场展示洛南豆腐制作技艺,推广洛南豆腐文化;组织创意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动员洛南餐饮商户在豆腐节期间将豆腐作为店内特色菜品推出豆腐干、豆腐皮、花干夹馍等与豆腐有关的美食,通过洛南所有餐饮商户的宣传推广,让更多消费者和市民游客了解洛南豆腐;组织洛南所有豆腐农户、小吃摊主、农产品商家、企业在豆腐节期间主动在城区范围摆摊售卖洛南特色产品,形成豆腐节及千家万人品豆腐全民参与的热烈氛围。据统计,三个会场活动期间销售烩豆腐、热豆腐4.53万份计45.3万元,鲜豆腐5.83万斤计29.1万元,豆腐皮、豆腐干等豆制品4.59万元,臭豆腐0.62万元,烩豆腐及豆制品合计销售金额84.86万元;洛南核桃、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销售22.65万元,总计销售181.96万元。以古城肉夹馍、三要泡馍、橡子凉粉为代表的特色美食销售持续火爆销售金额52.69万元。豆腐节活动带动全县共接待游客19.1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7亿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软白金”。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烤烟产业存在问题:一是自然灾害多发,对烟叶产量质量影响较大,给烟农造成一定的压力,严重影响到烟农的效益。二是烤烟综合体建设推进差异较大。整改措施:一是完善烤烟生产激励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烟农素质,提高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减小烤烟综合体建设推进差异。2.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食用菌产业链条较短,缺少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市场销售体系建设落后,仍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产业附加值不高。整改措施:大力发展食用菌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产品直销等新型业态,拓展、延伸销售渠道,培育龙头企业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具有吸引力的优势项目,从单一的卖鲜菇、干品,发展到精细加工,从盐渍、酱制品升级到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3.水杂果产业存在问题:大樱桃、葡萄园区建设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观光农业园区。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大樱桃、葡萄园区建设力度,着力打造集樱桃生产、采摘、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一体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山地与田园结合式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区。4.豆腐产业存在问题:大多数豆制品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较传统,缺乏对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产品更新慢,附加值不搞,加工能力和外销能力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整改措施: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与扶持,出台一些有效的扶持激励政策,给豆企产业化经营创造一个宽松的生产环境,以提升洛南豆腐加工技术和产品附加值。四、2024年工作打算促进烤烟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实现我县烤烟生产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保持新常态下烤烟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成立专业的食用菌技术指导团队,深入生产一线指导,解决菇农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抓好其他园林水果果树的科管以及果品的销售工作。指导大樱桃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组织化建设及生产经营,进展品牌果业,生产无公害果品。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豆腐产业园的建设。牢固树立支持豆制品产业化经营,自觉把豆制品产业化经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豆制品产业化服务体系。6、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