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水产工作站(西安市渔政监督管理站)

西安市水产工作站(西安市渔政监督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4-28 16:11
单位名称 西安市水产工作站(西安市渔政监督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水产技术,促进渔业发展。水产技术推广管理和新技术引进与试验示范·渔业投入物资质量监测、渔业环境监测、水产病害的防治以及水产品的检疫、监测·受市农业农村局委托对我市渔政进行监督管理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文艺北路98号
法定代表人 涂兴中
开办资金 393.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2万元 12.3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我单位对2023年度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自查,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渔政监督管理深入推进一是持续加强“禁渔期”管理。坚持三部门联合印发禁渔通告,联合公安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开展河道巡查监管;加强“禁渔期”应急值守,加大线索收集力度,全年接听举报电话34起,移交违法捕捞线索16条。二是深入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对照市政府“市政函〔2020〕72号”文件和省市《秦岭保护条例》,梳理形成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任务清单。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全年督查海洋馆、水族馆等重点单位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4次;督查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日常管理9次。承办“全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分别为华夏文旅海洋公园、周至县黑河多鳞铲颌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站授牌成立“西安市水生野生动动物保护救护中心”“西安市秦岭水生野生动动物保护救护中心”,填补了我市多年来无专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护基地的空白。举办“渔政监管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护培训班”1期;协助办理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驯养繁殖证各1次。救护乌龟1只、放流大鲵3条。妥善处理汉城湖景区“鳄鱼事件”和“12345”市民热线投诉2起。移交游客举报疑似非法经营利用线索1条。三是积极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完成库峪河流域、辋川河流域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实现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资源调查全覆盖。组织完成沣河、涝峪河流域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完成全市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物种普查数据审核上报。指导周至县完成“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对黑河多鳞铲颌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黄池河段栖息地生境修复项目”实施方案调整论证。完成“西安市秦岭区域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组织完成《西安市水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规划(2023-2032年)》编制。陪同农业农村部检查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场调研1次。组织参加全国“2023年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与技术培训班”线上培训。参加市山水办“田峪河流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二期工程”和“太平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两个涉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项目实施方案评审会,就实施方案缺少流域渔业资源生态环境评价和必要的保护措施提出专业意见。四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增殖放流。组织在西咸新区斗门水库增殖放流鲢鳙鱼种12万尾。指导高新区在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增殖放流规格鱼种10万尾。现场指导周至县在黑河陈河镇段举办国家“十四五”第二批山水工程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子项目——黑河多鳞产颌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项目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多鳞铲颌鱼、秦岭细鳞鲑及伴生鱼类16万尾。指导长安区在太乙河流域开展增殖放流规格鱼种10万余尾。承办由市农业农村局与省铁路检察院联合举办的增殖放流活动1次,放流鱼类52万尾。五是加大渔政宣传力度。紧扣禁渔期、全国放鱼日、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月三个时间节点,开展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六进”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二)水产品质量安全稳中求进一是夯实质量安全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督促区县、开发区管理部门与水产养殖主体签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养殖主体水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二是持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水产品、饲料及养殖水体水质监测,定量送检鱼样188个、定性检测3个。组织实施省市下达的水产品抽检任务。完成全市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抽检和风险隐患排查专项监测结果,以及2021、2022年市级水产品定量检测情况统计上报。配合市局完成2021-2022年“菜篮子”项目中水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内容审计。完成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总结》。三是积极配合部省级圆满完成年度水产品监测任务。配合省级开展产地例行监测1次,抽检水产品15个;配合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开展市场流通环节例行监测抽样2次,抽检样品77个。陪同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到临潼区姚罗渔场调研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管控工作。四是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全市75余名渔业官方兽医参加水产苗种检疫线上培训考试,日常做好渔业官方兽医认定和注销管理。组织参加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渔业官方兽医线线下培训2期。五是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落实陕西省“两个计划”和“一个行动”,完成3批次苗种产地检疫。协调市场监管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3次。六是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全年组织出动检查人员420人次,开展渔业安全检查35次,向养殖生产单位配发灭火器50余个。组织举办渔业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消防安全演练1次。接受省农业农村厅检查组开展全省渔业安全生产交叉检查1次。组织全站职工参加冬季消防演练1次。全年没有发生一起渔业安全生产事故。(三)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取得新进展一是全力做好稳产保供。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发布渔业主导技术和主导品种。协助指导西咸新区斗门水库成功办理《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全市新增水产养殖面积498.103公顷(7471.545亩)。拓展蓝田县玉山镇峒峪村、焦岱镇荣家沟村发展稻鱼综合种养334亩。引进南美白对虾优质虾苗300万尾,推广养殖60亩,亩均产量369.67斤。巩固加州鲈推广养殖成果,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订《加州鲈(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规程》。配合督导10个涉渔区县推进养殖证办理。坚持开展全市水产品供应信息周报。二是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调研,完成《西安市渔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西安市休闲渔业发展调研报告》。组织召开鲈鱼发展座谈会,成立“全市鲈鱼全产业链发展联盟”,探索发展新模式。指导灞桥区鲸鱼沟、西咸新区斗门水库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指导鄠邑区玉蝉街办曲抱村、高新区东大街办北大村深入发展稻鱼综合种养,4个单位成功获批全市农业景区。参加“全省鲈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交流加州鲈养殖。组织临潼区澳洲淡水龙虾、高新区淡水鲨鱼、市站土著观赏鱼蚕豆眼等特色水产品参加第30届杨凌农高会,为西安展团增色添彩。12月,组织召开“全市现代渔业产业服务体系成立暨渔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对《西安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东渔西跃”计划实施方案(讨论稿)》进行了专题研讨。三是全方位开展渔业技术服务。坚持开展养殖病害测报和防治指导,及时发布暴雨天气养殖管理措施,减少灾害损失。组织站技术服务队深入池塘库边生产一线服务15次,帮助渔民解决实际问题10余个。10月份,协调市场销售采购代表深入渔场一线调研,组织全市9家养殖企业参加“陕西省水产养殖暨特色水产品产销市场对接会”,为特色优质水产品销售牵线搭桥,帮助拓宽销售渠道。指导灞桥区鲸鱼沟谋划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筹建渔业科普展示基地。指导西咸新区斗门水库谋划发展生态渔业、挖掘灵沼历史典故筹建“渔文化博物馆”。11月9日,组织为蓝田县暴雨受灾养殖户补助发放规格鱼种1112kg,帮助恢复灾后生产。四是组织开展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组织参加全国“2023冬季水产养殖主要疾病防控技术直播大讲堂”线上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技术培训。组织召开“全市设施渔业生态养殖技术培训暨现场观摩会”,邀请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工程化养殖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大鹏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林仕梅教授,分别就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和稻鱼综合种养进行专业授课。五是其他工作。陪同局主要领导到周至县青化镇联集村、司竹镇红丰村调研设施渔业及产业发展1次。陪同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领导到西咸新区斗门水库调研大水面生态渔业1次。二、取得社会效益(一)渔政监管全省领先牢记“国之大者”,积极履行秦岭生态保护职责。全省首家启动、连续三年实施完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实现秦岭西安段资源调查全覆盖。成立2个救护中心,制订1个发展规划,推动全市以秦岭区域为核心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走向长效化。(二)渔业转型风生水起设施渔业、生态渔业成为全市渔业发展主导业态。截至年底,全市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为主的设施渔业突破8000m3、稻鱼综合种养总面积突破2000亩。“一鱼(加州鲈)两虾(澳洲淡水龙虾、南美白对虾)”品牌打造取得成功。鄠邑区曲抱村“曲水稻香”等4个涉渔基地获评特色农业景区,渔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三)都市特色大放异彩人民日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致富经》栏目、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起点新闻、省农业厅官网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临潼淡水龙虾三产融合发展。指导临潼区“锦园”金鱼养殖技艺传承所,弘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养殖金鱼技艺,开展国内60多种土著金鱼品种种质保育,成为全国金鱼协会副会长单位。“大国农匠”获得者、临潼淡水龙虾带头人王旭升在省农民丰收节上获表彰。西安日报、西安发布、市农业农村局官网等主流媒体,全年报道我市渔业特色工作20余次。三、存在问题一是编制总数与事业发展不相匹配,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严重制约正常工作开展。二是对渔业三产融合发展、设施渔业高质量发展等典型案例总结提炼不够。四、下一步打算2024年,我站主要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定位,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实施“东渔西跃”计划,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以转型升级发展方式为主线,多维度推进、全方位发力,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3月,被陕西省水产研究和技术推广总站评为“2022年度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和“2022年度全省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物种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