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第九医院(西安市铁路中心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病科、肾内科(含血液净化)、呼吸内科(职业病专业)、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神经外科、骨外科、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科、妇科、产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耳鼻喉科、传染科、小儿科、麻醉科、结核科、药剂科、检验科、输血科、放疗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病理科、中医科、针灸科、急诊科、理疗科、预防保健科(妇女保健专业、儿童保健专业)、计划生育专业、新生儿专业、介入放射治疗专业、内窥镜专业、CT专业、心电图专业、脑电图专业、B超专业、铁路信号厂卫生所、铁路结核病防治所的诊疗与护理·医疗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碑林区南二环东段15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冯占伟 | |
开办资金 | 12572.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3172.5万元 | 113297.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第九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90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基本运营情况2023年完成门诊诊次491206人次,急诊诊次61992人次,出院病人47204人次,床位使用率129.18%,住院患者手术10506台次,其中三四级手术3892台次。(二)创新机制,不断夯实党建“责任田”院党委充分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五大职责,做到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开展“五访五问五促进”走访、领导班子“坐窗口”活动,制定《“五查五助五问效”工作实施细则》,严格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监察督办工作,全年各项监督检查共51次689项。全年各项监督检查共51次689项。(三)全力推进,新住院大楼顺利启用成立医院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搬迁工作方案,倒排工期落实责任,召开现场咨询论证会,完成改扩建工程物流形式、供暖等调研确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和关怀下,在市卫健委及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新住院大楼于2023年7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四)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医疗质量1.整合资源,优化学科,以整体性、特色性、创新性对临床科室进行布局,扩增心血管病院、脑血管病院床位;重组骨科、普外科、妇产科;肛肠科、康复科、中西医结合科独立设科。2.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对高危患者或高风险环节进行重点监管;试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统筹调配全院床位资源,制定科室床位互助指导方案,有效解决了住院难和医疗资源利用不充分之间的矛盾。3.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持续向好,2022年我院国考成绩706.0分,等次:B+,较上一年度总成绩提升48.5分,在全国2112家三级公立医院中位列531名,排名提升10名。4.多措并举应对各阶段呼吸道传染病高峰,扩增发热门诊、夜间急诊、儿科,抽调百余名医护技支援,行政人员志愿引导、多部门联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5.开设午间门诊,科主任及副高职称医生周末门诊,24小时泌尿外科碎石门诊、普通外科腹痛门诊、消化内科胃镜门诊。开展MDT多学科会诊51次,多学科联合治疗、联合手术,疑难危重患者的治愈率持续提高。6.开展医疗质量查房,医疗文书专项检查,门急诊病历、检验报告、影像报告、病理报告等书写质量专项检查,临床合理用药、“集采”及国家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督导检查。对药占比、次均药费、DDDs、四级手术、微创手术等指标进行专项培训考核。编发《质量通报》12期。7.积极开展6S精益管理工作,设置神经内科二区、肿瘤内科等5个样板科室,全院推广。开展中医适宜护理技术一万余例、“互联网+护理”全年服务1285人次。成功举办陕西省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班,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急诊急救护理新业务、新进展培训班暨‘长安杯’急救技能竞赛”。8.启动绩效改革工作,搭建完成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DRG+KPI的薪酬制度分配及考核体系,通过绩效杠杆促使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及医改指标持续向好。(五)优化结构,构建人才梯队建设围绕医院发展需求与现状,招录博士3人、硕士49人;本科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8名。培养骨干医师5名、外派进修63名,促进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和医疗保障工作。全面启动中层干部选拔聘任工作,新聘任干部整体年龄由49岁降至44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5.6%,硕士及以上学历占34.8%,高级职称占61.6%。(六)强基固本,教学工作稳扎稳打夯实本科教学师资能力,开展本科教学会议14次,督导教学情况10余次。持续规范住培基地各项工作,2023年度招录31名住培医师,招收完成率97%,国家住培结业考试首次考试通过率98%,位居全省第二。(七)科研创新,为医院发展注入新活力科研项目申报142项、立项23项、结题验收16项。获批各级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3项,发表论文74篇,其中SCI论文12篇。组织药物临床试验培训,342人获取GCP证书,开展药物临床试验项目3项。(八)坚定不移,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完成中亚峰会、城市发展论坛、男排奥运预选赛等重大活动医疗保障20余次;组建市级医疗应急救援(烧伤)医疗队。派驻21名医生参加驻点支医工作,协助紫阳县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甲评审。对医联体单位开展培训72次3010人次;帮扶甘肃庆城县人民医院开展介入手术178台次。(九)文化引领,为高质量发展铸魂开展“我们的节日”、“三八”、“六一”、城墙健康健步走等系列活动,参加文卫工会组织的“趣味运动会”获“优秀组织奖”。开展“网上祭英烈”、文明交通、道德讲堂等活动。为职工发放生日蛋糕储值卡,“暑期送清凉”,慰问困难职工及病故职工家属。举办第二届暑期爱心托管班。(十)创新保障管理,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上线运行合理用药监测、前置审方、医保结算清单管理等系统。建立覆盖经济活动全流程的内控管理体系,规范采购行为,从源头把关,不断优化合同流转流程。适应医保支付改革,全年DRG组数499组、CMI1.15,DRG医保支付结算率79%。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消防安全、医疗纠纷调解等工作,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医院警务室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及医疗纠纷处置水平,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二、取得社会效益(一)2023年医院围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业财融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总诊疗人次同比增长21.1%,门诊次均费用降低0.17%,住院患者次均费用降低14.73%。(二)完成医院改扩建项目第一阶段工作,医院新大楼住院环境极大改善,技术设备“提档升级”,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有效缓解了我市东南区域医疗服务压力。(三)学科发展取得成效,影像科通过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终审;医学检验科通过ISO15189认可;心血管病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批西安市临床重点专科;西安市医养结合质控中心挂靠我院;获批陕西省首批美容主诊医师培训基地。(四)教学比赛再创佳绩,多人荣获教学竞赛奖项。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分别在医学界智库、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西安市卫健委医改进行时登载。(五)荣获全国妇女联合会“巾帼文明岗”、陕西省2023年度“公益活动先进单位”、第一届“长安杯”急救技能竞赛“团体特等奖”、全省卫生健康系统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等荣誉。三、存在问题一是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竞争力不强,外科发展偏弱;二是病种结构、收入结构不尽合理,效率指标仍有提升空间;三是信息智慧化程度不高,信息孤岛多,不能互联互通,支撑精细化管理的工具不足;四是人才不充足,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梯队,特别缺乏高层次人才。四、下一步打算(一)发挥党建引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则》,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二)加快推进学科建设,推动医疗质量提升。重视学科建设战略位置,调整学科发展重点。丰富查房形式,提升内涵质量。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合2022年度考核结果,找差距、定措施、补短板、延长板。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三)科教研齐头并进,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各类教学活动,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做好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依托高校平台,力争博士后创新基地。扩大招生规模,完成省住培招生计划与医学院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四)全面部署等级复审、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按照责任分工制定具体执行措施,分级任务、逐层落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确保复审、巡查工作顺利通过。(五)建立科学化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细则。制定2024年工作计划及任务分解表,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完善医保管理体制,逐步构建多部门、全方位、全链条的医保协同管理模式。搭建以业财融合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智慧运营管理体系,完善运营管理工作体系。(六)完善信息化建设,助推智慧医疗服务。实现医院智慧服务二级应用评价标准,医院互联互通达到四级甲等水平。(七)强化宣传队伍建设,分层推进宣传工作。搭建国家、省、市三级宣传平台,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八)规范后勤管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通过简化后勤服务流程,提升后勤保障效能。做好医院改扩建项目第二阶段开工前的准备,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我单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有效期截至2038年10月3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