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碑林区>
西安市碑林区政务服务中心
西安市碑林区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6 14:24
单位名称
西安市碑林区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群众、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组织实施区级部门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办理;对审批事项进行督察、督办和统计;受理服务对象对工作人员的投诉;全区政务及行政审批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东大街8号东门商贸中心2号楼1-3层
法定代表人
高海娜
开办资金
23.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碑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万元
1.6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碑林区政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单位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认真完成各项业务。(一)通力合作,一体化政务服务水平走在前列。一是按照西安市关于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要求,全面梳理标准化办事指南,不断优化办事流程。二是全力推进一体化平台“四电”系统建设与应用。三是在全市率先开展跨层级业务线上流转审核办理,实现一体化平台在街道、社区层面全覆盖。(二)积极拓展,“一业一证”改革惠利面持续提升。制定《碑林区“一业一证”改革试点行业目录》,结合前期改革经验和工作实际,将洗浴、超市(便利店)、网吧、游艺娱乐、幼托、文体社团6个行业纳入改革范围,为碑林企业更快更好发展贡献力量。(三)整合资源,“一窗通办”推动企业审批效能提升。优化推出企业全生命周期追踪服务,整合税务登记、公积金缴存、银行开户、创业扶持、经营许可等服务事项,实现企业设立、变更、简易注销等事项“一窗通办”。同时,针对创业园区、高校就业中心、楼宇集群等开展“企业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上门宣讲最新法规制度、进行政策解答。(四)迭代升级,“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扎实落地。全力贯彻落实全省15个“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工作要求,协同区卫健局等4个部门,推动改革扎实落地。同时充分发挥审批事项集中优势,制作了“设置自助售货机”“无人超市”“开轰趴馆”3个新业态服务套餐,为新业态经营者在我区开店创业提供高效服务。(五)数据赋能,推出“碑林智慧政务管家”一站式平台。集聚了信息查询、远程抽号、VR全景办事、政务服务驿站等多项功能,让企业群众“在家就能办、一次就办成”。其中以政务服务驿站为主要内容的《碑林区开通“企业直通车”,助力企业全面发展》案例获评全市审批服务“十佳”创新案例。(六)主动靠前,“小切口”服务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绘制“重点项目生命周期事项树”,逐项解决企业从立项到竣工的各阶段困惑,同时“碑周到”代办员主动开展项目走访,实现从“单一受理”到“全程办结”、“网上审批”和“流动办公”的有效融合。其中《打好5张“创新牌”,释放项目代办新动力》案例获评全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代办服务创新案例。(七)三级联动,持续巩固提升“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一方面,在街道、社区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指导基层大厅进行规范化提升,打造了文艺路街道,南院门社区、保吉巷社区、东关社区、黄雁社区等5个全市便民服务示范站点。另一方面,不断强化特殊群体上门帮办服务,通过健全制度、组建队伍、强化培训、优化服务,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八)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一是主动加入全国审批服务百区(县)联盟,与来自北京、江苏等23个省、市的199家政务服务机构跨省合作。二是针对办件量大、办事频率高且紧密关系民生的事项,在周末为群众提供线下延时服务。三是充分发挥市民中心平台优势,集中发布、动态梳理我区制定的各类惠企利民政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市民中心现场接待服务群众279994人/次,其中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80212件、公共服务事项199782件;免费刻制印章6982套;免费寄递951件。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9800余次,提前、延时服务4500次以上,事项办结率100%。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网通办”落地不实。部分业务专网数据未与全省一体化政务平台对接共享,导致同一项目在多个系统中重复申报。二是协调联动机制还需完善。市、区事项承接的不对称,导致审批部门与上级部门存在“一对多”问题,信息互联互通还有待加强。2.改进措施:(一)数据赋能,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扎实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全面深化“四电”改革,为实现深层次“一网通办”奠定基础。积极探索智慧精准服务,强化政务数据分析,找准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的体验感。(二)机制联动,提升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效能。强化市区联动,加快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充分发挥“碑周到”代办服务职能,积极与市、区相关部门对接,不断优化审前辅导、审中协调、审后跟踪全链条、一站式无偿的市区联动代办模式。探索“政务+园区”“政务+楼宇”服务模式,让企业办事“不出园区”“不出楼宇”,确保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次性办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绩效情况:无2、受奖惩情况:无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