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

发布时间: 2024-04-24 16:53
单位名称 安康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本科学历合格人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哲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文学类本、专科学历教育及成人教育,相关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
住所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92号
法定代表人 钟生海
开办资金 80182.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1547.86万元 92148.8万元
网上名称 安康学院 从业人数  97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提升1.专业与课程建设成效突出。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3个专业顺利完成教育部普通高校师范类二级认证专家进校考查,2023年受理专业数量居省内同类高校第一。2.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新突破。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重视教师教学和教研能力提升,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类项目11项,其中重点攻关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取得历史最好成绩。3.“1+1+N”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面向安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学校“三服务”办学定位,以强化学生社会适应力、职业发展力为目标,持续优化“三层次+五模块”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通过整合校内外创新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多方协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4.审核评估取得阶段性成效。成立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安康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安康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重点、特色建设项目计划》文件,开展审核评估培训会3场、推进会4场,组织专题调研1次,完成安康学院审核评估专题网站改造,及时发布相关工作动态、学习资料,有效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审核评估工作有序推进。5.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生在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479项,其中在第九届“互联网+”大赛陕西赛区竞赛中获得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8项,实现主赛道金奖零的突破;在陕西省第二届高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在第十四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二、强化学科建设和有组织科研,科技创新工作开创新局面1.学科建设扎实推进。对标新增硕士授权单位及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审核条件,有序推进达标建设工作。深化特色学科内涵建设,加快智慧农业等交叉学科布局,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明显提升。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工作站建设,与江苏科技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毕业3名。秦创原科技创新实验中心投入使用,科研支撑条件得到有效改善。2.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联合企事业单位申报并获批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3个,“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康学院分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发挥“科创驿站”作用,重视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支,“蚕桑科技创新团队”顺利通过教育厅验收,获批富硒魔芋全产业链等安康市“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支,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人。3.科学研究成果突出。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6项,科研经费总额4608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1篇,出版专著12部。4.“三项改革”成效凸显。290项专利科技成果实现单列管理,6项专利实现转移转化,安康学院技术转移中心被认定为2023年度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三、紧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社会服务工作展现新作为1.校地合作再续新篇。完成省市共建安康学院第三轮协议签订。扎实推进《服务安康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落实。2.智库和人才科技支撑作用显著。《新时代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凝聚共识的创新实践》研究成果获省政协主席批示,被安康市政协采纳实践。主持起草的《安康市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3-2030年)》《安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7项制度、规划、方案被市人大、市政府采纳。3.包联帮扶工作再获佳绩。落实学校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完成“两联一包”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持续做好白河县“双百工程”帮扶工作,在省级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中获评“好”等次。四、坚持师德为先,师资队伍建设再创新佳绩1.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常态化、阶段性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隆重举办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首次开展了从事教育30年特别荣誉评选表彰,切实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发挥榜样引领作用。2.高层次人才引育成效明显。按照“引育并举、刚柔结合”的方式,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全年引育博士42人,超额完成任务,引进硕士58人。3.教师发展工作扎实推进。落实《安康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教师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教师岗前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专题培训,培训教师1000余人次。4.教师职称评价改革持续深化。根据新时代教育评价要求,持续有序推进教师职称评价改革,修订《安康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安康学院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等制度,进一步细化职称评审类别及标准,分级、分类、分模块、分学科设置条件,定性定量相结合,全面考核教师业绩。五、坚持立德树人初心,学生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1.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和待遇保障机制。按照生师比1:200配备专职辅导员队伍。全年举办辅导员专题培训12场、306人次,辅导员政治能力、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2.学生日常管理得到加强。坚持抓“两早一晚”和文明养成教育,强化早操、早课、自习检查和文明督查,持续开展学生课堂违规使用手机整治。举办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3.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到位。严格落实中、省资助政策,全年参与勤工助学学生916人次,发放劳务费40万元。703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为2000余名学生办理学费缓缴共计1000余万元。4.第二课堂育人取得实效。以“四保障、六抓手”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做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线上“双创”训练营培训2000余人次。六、强化服务保障,内部治理能力得到新提高1.校园稳定安全工作扎实有效。细致做好意识形态、校园治安、消防、食品、实验室安全等管理工作,及时研判学校稳定安全工作形势,定期开展校园安全排查,稳妥处置应急突发事件,巩固提升省级“平安校园”创建成果。2.财务运行平稳。强化预算调控功能,稳妥化解债务集中到期风险,为深化内涵建设和“三保”提供稳定财力保障。获取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3952万元,省级专项资金中的生均补助经费4780万元、建设发展专项3073万元、高校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奖补50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到账经费较上年增长1061万元、增幅12%。省市共建安康学院市级财政专项500万元按期到账。3.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及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工作职责,审议、审定国有资产管理、采购项目议题34项。有序推进资产清查及审计问题整改工作。4.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完成“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检查评估工作。江北校区3号学生宿舍完成基础施工,1号、2号学生宿舍楼完成施工图设计单位招标,现代电子信息楼室外附属工程和化工学院实验室功能改造项目竣工,消防设施维修及联动工程完成施工。5.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江北新校区建设安置小区遗留问题化解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水电改造进入施工阶段。在“过紧日子”背景下,教职工收入保持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安康学院语言学教师团队”入选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获陕西省第九届校园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荣获全省“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