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南县> 商南县社会救助中心(南南县居民家庭经济信息核对中心、商南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中心)

商南县社会救助中心(南南县居民家庭经济信息核对中心、商南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4 09:59
单位名称 商南县社会救助中心(南南县居民家庭经济信息核对中心、商南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政策制定、宣传培训、救助对象抽查、审查、公示和资金发放审核;做好救助对象经济家庭状况信息核对;指导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环城东路8号
法定代表人 王昌锋
开办资金 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南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9万元 4.5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商南县民政局的领导下,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强化教育培训,社会救助经办能力显著提升。1.定期召开专题学习研讨工作会议,引导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深刻认识社会救助对于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好兜底民生保障的职责使命。2.坚持月研判月安排,确保社会救助重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3.结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分批次组织开展全县社会救助业务流动培训工作,引导全县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深研悟透政策规定,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经办能力。4.广泛宣传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制定印发了商南县社会救助政策“一折通”、最低生活保障政策“16问答”等宣传材料。并结合走访排查,入户宣讲政策,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与满意度显著提升。二是强化精准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1.规范管理,应保尽保。严格执行《商南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按照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规定,夯实镇(办)政府受理、审核、确认及动态管理的责任主体,县级民政部门的监管责任主体,村(居)委会的协助主体。并强化月动态管理和定期核查,规范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审核审批、公开公示程序;落实刚性支出、必要就业成本扣减和生活必须财产豁免等规定,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及性和规范性。同时结合实际,下发了《关于对2023年度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落实月动态管理和定期核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月动态管理和定期核查内容及要求,进一步确保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工作的有序开展。2.综合施策,应养尽养。深入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同时先后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质量“大排查、大提升”活动、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工作。联合司法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重点整治因照料服务责任不到位、监管缺失等问题导致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损害等问题。依法维护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强化救急救难,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持续落实“先行救助”“分级审批”制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分级审批”和“先行救助”工作机制。制定印发我县《临时救助工作实施细则》及临时救助规范性文件《通知》细化明确“分级审批”和“先行救助”救助标准,充分发挥镇(办)临时救助储备金作用,提高临时救助工作时效,确保应救尽救。二是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统筹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准确摸清所属辖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状况。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临时救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四是强化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巩固成效显著。1.制定印发《开展2023年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瞄准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等主要返贫致贫因素,重点围绕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临时救助、残疾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落实分级预警、分类管理、限时核查措施,加强对低收入人口,尤其是“三类人员”的动态监测、预警和主动帮扶,按月建立已享受和未享受社会救助保障预警监测台账,不断提升监测预警和救助帮扶工作时效性。2.扎实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和救助工作。指导镇(办)按照动态管理要求,按程序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同时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按相关政策规定落实“单人保”政策,同时充分发挥“渐退帮扶”政策续航效能。3.以“兜底解忧暖民心”行动为载体,开展困难群众摸底排查。联合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强化低保等社会救助提质增效,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五是强化从严治党,树立社会救助公务人员良好形象。1.坚持从严治党学习教育,树牢群众观点,自觉践行从严要求,廉洁规定,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民生底线。2.制定印发了《2023年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从持续整治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社会救助风险点、信访事项处置和矛盾化解问题、经办人员近亲属申请社会救助备案、政策宣传等重点方面,对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持续推进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建设。3.组织动员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签订“商南县社会救助有关领导及经办人员近亲属不违规享受低保承诺书”,引导镇(办)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和村(居)干部强化社会救助工作的法治思维与廉洁意识。4.强化信访及群众反映问题处置工作,及时回应并处置困难群众诉求,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不符和相关政策的诉求,耐心地做好政策解释宣传、妥善化解矛盾,着力把信访对象中的突出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救助对象家庭经济信息核对工作开展情况。依托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不断完善信息库建设。每半年对全县所有在册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供养对象进行了信息复核,核对中发现有疑问的保障对象,逐一调查核实,对调查不符合的保障对象,及时予以调整。同时积极向市级民政部门申请核对,对筛查出的错误信息实行人工纠错,超出保障标准的对象及时剔除,确保救助对象识别精准。及时维护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准确完整录入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等低收入人口系统信息,实现救助动态监控系统数据与实际发放一致,确保系统数据全面准确,“账实相符”。全面真实的反映了救助工作成效。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1.夯实党建基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全会精神,组织观看张淑珍先进事迹,开展集体学习11次,举办学习研讨交流活动5次,开展基层党建业务培训4期,发放学习书籍100余册,组织撰写心得体会93篇;深化“两培养、两结合”,接收预备党员5名、培养积极分子7名。并将党建情况纳入社会组织年检,扩大“两个覆盖”,新增实体党支部1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1人,优化完善《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制度》,开展党建专项督查4次,推动问题整改15个。二是凝聚发展合力。加强经费保障,实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改造提升党支部活动室3个,创建三星级党支部2个,县老年护理院成功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充分发挥民政职能,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规范运行;通过共过组织生活、组建“为老服务志愿队”共同到社区、养老机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联建共建聚合力。三是聚焦社会责任。引导15个党支部落实“双报到”工作,开展各类志愿活动60场次服务群众1100人,有效带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拓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农技辅导员+农业示范基地+协会党支部”等形式,聘请科技专家开展政策宣讲与技能培训,为我县特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取得的主要效益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显著。2023年共审批城乡低保450户893人,特困供养对象88户88人。截止2023年底,在册农村低保4912户11286人,城市低保367户662人,特困人员1790人,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信息核对工作严谨高效。分发挥部门联动协作作用,实现不同部门间居民家庭信息共享,逐步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运行顺畅的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2023年核对新申请社会救助对象813户2507人次,预警996人次。同时开展在册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对象的半年信息核对工作,复核在册对象15914人次,预警4270人次。为促进社会救助制度的公平、公正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和科学依据。(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各级社会组织资源优势和党组织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关爱留守妇女儿童项目2个,苏陕协作劳务输出30批,举办苏陕协作叉车驾驶员培训班22期,5家社会组织6个项目成功申报全市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优秀社会组织”“优秀项目”案例。三、存在问题和困难一是我县没有专(兼)职村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基层社会救助人员力量薄弱。二是县镇村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政策理论水平和经办能力急待提高。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同时,充实基层社会救助人员力量,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二是强化社会救助业务指导和政策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及政策宣传,提高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群众政策知晓率。二是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会议纪要》精神,为我县落实落细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凝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三是持续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四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库建设,按规定严格开展居民家庭经济信息核对工作。五是持续开展社会救助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工作,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六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强基础、筑堡垒、提效能,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党建质量,为谱写商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