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城市管理处

渭南高新区城市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4-04-24 08:14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城市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环境卫生、市容市貌、防汛市政设施、绿化的建设管理维护;公园广场、路灯、道路的管理修护;城市排污管网等设施的管理维护;接入排污管网排污户的排放手续审批;排污设施资料及技术档案管理。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西段58号
法定代表人 焦林
开办资金 228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8万元 511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11月29日,法定代表人由赵亮变更为焦林,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处在区党工委、管委会及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就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设想汇报如下: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投资1800万元的公厕建设项目,目前已完工9座;投资3000万元的渭南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及转运设施的采购,剩余3座垃圾中转站建设未完成;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生活垃圾分类创新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土地预审、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财政配套资金承诺、环评,同时与土地储备中心沟通建设地点的土地进行征迁、划拨等手续;投资4022万元的东排渠提升改造工程,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投资1200万元的东排渠提升改造工程(二期),目前已完成招投标手续及初步设计方案,并报送海绵办审批;投资1100万元的张西排洪渠修缮维护工程,该项目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等待结算审核;投资9183.43万元的北区雨污分流综合提升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北城街、风貌街南北段三条路段的改造,完成工程量的30%;投资1621.2万元的北区东区雨水提升泵站水毁修复改造项目,目前完成22公里的管道清疏,以及南侧池壁池底的开挖,完成工程量的40%。2、环卫保洁质量不断提升开展为期2个月的全区卫生提升大整治活动,全年共完成接待观摩230余次,卫生综合整治活动10余次,垃圾收集清运2520车次、村组垃圾清运5640车次,清运垃圾6万余吨,安装更新果皮箱300余个,公厕设施集中排查检修240余处。为保障路面清洁见本色,坚持道路机械清扫每天8小时,环卫洒水保湿每天10次,真正做到环境卫生“六无、六净”。3、道路管护日趋规范全年共完成了市政道路修补2万余平方米,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灌封处理18万余米,人行道花砖修复9000余平方米,无障碍设施通道修建413平方米,破损道岩石更换200余米,破损井盖井篦更换400余套,道牙石刷黄132.2公里,道路标线施划42279平方米,震荡线施划650平方米,保证了我区市政基础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确保了群众出行安全。全年共计清淘、疏通检查井4000余座,移除盖板4195米,清理垃圾3457立方,确保了全年排水防涝工作的顺利开展。4、绿化养护科学高效我处负责的区内园林绿化管护涉及面积130万平方米,全年累计绿化带、草坪修剪10余次,垃圾清理15次,病虫害防治喷药15次,行道树涂白套红1.5万余棵,道路绿化及公共绿地病媒生物防治4次,清除区内枯树155株,交通事故损毁苗木恢复5处,透水砖铺设950平方米;完成全区绿化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共计清理折断枝条150余处,死树117棵,扶正倒伏树木13棵,恢复塌陷坑49处,处理突发事件3起,十字路口隐患处理10余处;完成春秋两季绿化补栽工作,共计栽植乔木54株、小灌木29.15万株、麦冬4.14万平方米、草坪1.5万平方米。同时,完成了对崇业路隔离带、东风大街人行道等路段“增花添香”绿化提升工程,全力打造了“绿不断线、景不断链,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绿化环境,为建设靓丽高新贡献力量。5、照明设施不断优化全年共维修路灯593盏,保养变压器30台,处理变压器周围塌陷2处,处理路灯电缆老化故障34处,更换老化路灯电缆275米,处理区内交通事故损坏路灯2套,国庆节灯杆加装红旗700余面,公交站厅、箱变等安装公益广告300余面,改善了辖区照明环境,提升了我区管理服务水平。其他工作完成情况一是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以多种形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组织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进课堂”等活动。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小区参观培训22次,并合作开展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宣讲员11名。二是防内涝抢险工作顺利完成。修订完善了《2023年度高新区城市防内涝应急预案》,成立了260余人的防内涝应急抢险队,共设十个应急抢险分队,按照积水监测点分布划分责任区域,定人、定岗、定责,确保人员力量“拉得出、用得上”;开展防汛备汛工作,对区内泵站抽排水、市政抢险设施等进行检修调试,同时排查物资储备情况,及时补充更换,有效提升了防内涝处置能力;出动500余人,车辆30余辆,顺利完成了7月12日、7月28日两次特大暴雨内涝抢险,数次防内涝值守抽排,以及雨后道路淤泥清理等工作,全力推进了防内涝工作落实落细,确保了安全度汛。二、社会效益情况1、市政基础设施维护改造等工程,为区内居民正常出行及区内防内涝提供保障。同时,积极协调解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供电局等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我区落户企业的用水、用电、用气等问题,为我区企业顺利落户提供基础设施保障。2、环卫制度的完善,实现了环卫工作精细化和网格化管理,环卫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利率达95%以上。使我区的空气质量、降尘减霾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环境卫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全区群众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3、绿化管护工作的不断加强,是建设全区形象工程的需要,同时是创建环境文明的重要举措。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二是环卫、园林绿化机械设备保有量不足,需更新添置。改进措施:一是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全力推进项目进度;二是提高环卫、园林绿化设施设备投资更新力度,及时与上级部门对接,加强资金投入力度。下一步计划一是坚定“项目为王”,严抓投资落实。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聚力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及城建计划项目,加快项目施工图设计、预算评审、现场勘察等前期工作,保证后续施工按时进行,并认真梳理重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专人定期与项目单位对接,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二是强化职能工作,确保精准服务。坚持做好全区58条道路、300余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区内井篦井盖、道牙石、花砖等的更换修复,200余公里雨污排水管网的排查,7000余杆路灯的检修,以及130余万平方米绿化带的养护工作,改善全区市容市貌,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