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渭南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发布时间: 2024-04-24 08:09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行政审批事项服务。负责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协调解决集中事项审批办理出现的问题;办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对进驻大厅的各部门行政审批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
住所 渭南高新区敬贤大街东段行政服务中心二楼
法定代表人 王兵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9.2万元 375.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7月因机构改革,对法人及举办单位进行了变更,全年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行政审批服务局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党建为引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行政审批服务运行机制新模式,实施“常态化入企走访机制”,为做好“以企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以“深化改革”为抓手,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一是开展事项划转工作再梳理。印发《渭南高新区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划转工作方案》,成立渭南高新区政务服务事项管理专班,以“三个强化”推动机改后全区事项梳理划转工作,形成高新区政务服务“一张清单”。二是稳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成立区级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改革工作推进会。围绕企业群众高频办事需求,将具有关联性的高频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形成15项“一件事一次办”高频事项清单。三是用足用活“容缺办理+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代办”模式,推进项目手续高质量审批。持续运用“1+5+N”工作模式及“红黄蓝”三色管理机制等,探索“告知承诺制+并联审批+事中事后监管”试行办法,建立“白名单”企业管理机制,助推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四是建立健全审管联动机制。制定《渭南高新区加强审管联动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实施方案》,建立审管信息归集和交流互动机制,进一步厘清审管职责。实行“一口监管”“双向互动”模式,推动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形成审批与监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二)以“惠企利企”为宗旨,为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一是建立常态化入企走访机制。树立“以企为本、服务至上”工作理念,建立“12345”工作模式、“入企走访+诉求接待”双向服务及问题协调处理机制,制定《重点工业企业常态化包联方案》,深入收集企业生产、经营及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意见建议。二是创新开通渭南高新区“企业服务110”专线。建立工作机制,制作《“企业服务110”工作手册》,明确服务内容及工作流程,高效收集、转派诉求,向企业提供“一站式、及时办”的诉求响应服务。三是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推行服务企业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组建“1+1+N”企业服务团队,为区内114家重点工业企业提供“一对一”、“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四是开通“企业开办政银一窗通”。联合建设银行渭南分行在其营业部设置“企业开办政银一窗通”服务专区,提供“企业开办+银行开户+公章刻制+贷款咨询”的全链条服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政务,用足用活“容缺审批+承诺制+并联审批”审批模式,率先试点完成全市首宗“标准地+带方案”出让,创新开通“企业服务110专线”,积极推行企业服务专员。2023年以来,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744户,其中企业及农专社1089户,个体工商户1655户,审核立项169个,总投资308.26亿元;办结各类行政审批事项2205件,办结率100%;政务大厅累计受理各类事项17万件,按时办结率100%,其中受理“办不成事”业务326件,“楼小二”帮办企业注册12件,发放税务自助终端发票1812份,群众满意率达100%;政银一窗通新增市场主体69户,帮办代办事项39项。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对标国家政务服务有关标准规范,区内12个村级便民服务站未达到标准要求,造成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多点办”服务模式稍有滞后。整改措施:加大对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和运行经费保障,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坚持稳中求进,扎实推进审批改革。一是持续延伸政务服务触角。加快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加强三级联动,确保赋权事项有效承接运行,强化基层政务服务队伍建设,全面打造标准化区、街道(社区)、村三级政务服务大厅。二是向“数”而行。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重塑再造审批服务流程,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双向共享、实时推送。(二)持续优化创新,提升营商环境品质。一是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开展“五送”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信息、送法律、送金融,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机制上再优化,创新举措解决难题。把解决企业的核心诉求和关键问题作为重点,依法依规、高效处理企业发展难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