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档案馆

渭南市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4-23 15:57
单位名称 渭南市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会提供档案保存和利用服务。接收、征集、整理档案,提供档案业务咨询、目标认定、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开发宣传档案资源。
住所 渭南市西岳路南段7号
法定代表人 郑文军
开办资金 46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共渭南市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5.9万元 265.8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档案局馆的精心指导下,市档案馆认真学习中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记“四个好”“两个服务”,聚焦“国之大者”,用档案记录、解读“中国之治”,自觉在“两个大局”下谋划和推进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市档案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汇报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是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印发十个县(市、区)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反馈意见。完成渭治办渭河北大堤新冯滩面综合整治工程、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灌区北干二级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等7个项目档案验收工作。完成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分局、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潼关县秦东镇人民政府等6家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AAA认证工作。完成《“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自查自评工作。每月报送5个在建县级综合档案馆新馆建设进度,对华州区、华阴市、潼关县档案馆新馆建设情况进行督导。调研潼关县城关镇兴隆社区、大荔县东城街道畅家村等地档案工作。赴合阳县开展最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授课;赴华州区进行《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授课。印发《关于全面落实机关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的通知》。以两办名义印发《关于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通知》。指导市委办中国-中亚峰会档案工作、市委组织部主题教育档案归档工作。全年解答市直各机关、各县(市、区)关于十四五中期评估工作、档案统计年报工作、AAA认证等业务咨询69次。统计10个县(市、区)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情况调查情况。档案业务指导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档案支持。二是做好档案收集管理工作。收集、整理3064册中华版本资源,完成登记、打包、装箱(共计40余箱),送往西安市国家中华版本馆收藏。对未进行数字化加工的馆藏档案中的涉密档案(渭南市粮食局1990年至2018年永久档案和渭南市农业局2011年至2015年永久档案,共9800余件),进行筛查、登记,做好涉密档案前期解密工作。根据中省市关于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要求,参与市人代会,及时将重大会议资料收集进馆。共整理、归档、编目108份文件。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市档案事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完成全市611家单位的汇总、审核、上报工作。印发《渭南市关于开展古籍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档案馆盘点馆藏,将馆藏1949年以前出版的古籍进行登记上报,形成《古籍存藏和保护现状调查表》。将馆藏习仲勋照片集进行复印、装册(两套共834张、10册)、编制文字说明,其中一套与邓小平和习仲勋给渭华起义、大荔县档案馆、大荔县自来水厂的题词复制件一同捐赠给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征集珍贵档案资料的通知》,在《渭水之南》平台上查找需征集进馆的视频资料包括“十八运会”、“巩固国卫成果”、“中国-中亚峰会”等357条,并编制视频目录。全年从市体育局、市文联等单位征集各类图书资料36册。不断丰富馆藏内容。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档案局(馆)、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安排部署,高度重视汛期档案安全工作。档案基础业务得到巩固提升。三是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调试运行数字档案馆网络平台三期项目档案管理系统。指导渭南市职业技术学院、市中心血站等单位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工作。完成民国档案目录二次复审工作。统计市档案馆及各县(市、区)档案馆信息化及数字档案馆(室)基本情况报送省档案馆。完成二级等保信息系统测评工作。完成省档案馆副馆长解华波一行来渭调研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情况准备工作。对白水县、华州区、经开区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调研。维护日常安全网络运行。设立等保二级机房,全年处理档案馆查档系统故障4次。档案数据网络安全进一步加强。四是完成市档案馆部分新馆搬迁工作。按照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要求,进行新馆前期调研、准备工作。对照《档案馆建设标准》,起草并向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报送新馆办公用房、服务用房、技术用房(一至五层)分配方案及智慧库房建设、信息化建设搬迁初步预算。目前,部分办公人员、办公设备已搬入。二、社会效益情况:一是切实为群众服务。全年共接待查档5344人次,调卷19254卷,打印复印5774页,接听电话查询3145人次。办理在职退休人员医保费征缴1255余人、退休人员申报手续158人、养老保险个人信息核定1628人、养老保险退费82人、个人养老保险转移172人、退休人员享受独生子女补贴手续152人、慢性病申报手续169人、在职人员身份证历史数据录入有误68人、就业困难人员补贴143人、死亡人员抚恤金申请183人、医保在职转退休补费73人、特殊工种核查上信息46人、养老合并账户62人、补费人员调档案108人,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查档窗口收到群众赠送锦旗1面、感谢信10封。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成效明显。二是强化档案宣传编研。积极开展“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联合渭南广播电视台拍摄的《渭南档案记忆》澄城篇在“环境热线”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档案里的渭南》上、下集在“渭南宣传”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在全市档案系统开展“档案中的黄河革命文化”主题展播活动,组织各县(市、区)档案馆报送征文选题26个。开展“奋进新时代兰台谱新篇”主题征文活动,共向国家档案局报送征文30篇。围绕9.5档案法颁布日,开展档案法答题活动。积极参与由四川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等17个省级综合档案馆主办的“江河奔腾红色追寻”——长江黄河流域红色珍档联展。向济南市档案馆提供有关黄河流域档案工作文字材料5000余字,照片20余张。配合省档案馆开展《三线建设在陕西》系列专题片拍摄工作,提供馆藏档案目录115条,档案扫描件9份26张。全社会关注重视档案工作氛围越来越浓。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档案专业人才缺乏。二是档案安全保管存在隐患。改进措施:一是继续抓好干部培训,加强干部工作能力,提升档案干部队伍水平。二是积极做好新馆库房搬迁工作,解除档案安全保管隐患。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切实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二是积极做好档案开发利用。三是持续推进档案业务指导。四是有序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五是不断优化档案宣传工作。六是提高档案安全防范能力。七是抓紧抓实机关党建工作。八是大力推进干部培训教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荣获全省档案宣传工作组织奖;在2023年度全省档案宣传工作中荣获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